第703章 記載中的混沌
陷陣營效率很高,很快有人來報。
“將軍,全島已經摸了一遍,長寬各兩百步,除了碼頭這裏的洞穴和屋舍,沒有其他建築。”
“好,一隊兵馬跟我來,其餘人嚴守各處。”
“諾!”
島上碼頭附近的一排屋舍中,走出十幾名丁零人,不分男女老少,全都神色緊張地盯著高順、呂玲綺等人。
呂玲綺一陣亢奮,已經安奈不住莫名的興奮,吼道:“你們管事的人是誰?快點出來!”
丁零人以略微憤怒的目光,看著身材高挑英姿颯爽的呂玲綺,搞得她更加惱怒。
她身高接近八尺,放到後世已經超過一米八,穿上黑色拋光明光魚鱗甲,軍中無人不讚歎其容貌和氣質,沒想到這些丁零人竟然會怒目看著自己。
“可惡!不配合可是會死的!”
呂玲綺揮舞一柄十字型長戟,卷起一陣飽含著殺氣的旋風。
“丫頭,別著急,他們可能聽不懂。”
高順製止呂玲綺,招呼鮮卑翻譯過來,正要表明來意。
“不用那麽麻煩~”
一個溫和的老爺爺聲悠悠傳來。
丁零人全都變色,往旁邊洞穴望去,隻見一位和煦的方臉長者,步履穩健地走出洞穴。
“大漢來的客人們,你們這些年在找什麽,我已經聽說了。”
呂玲綺臉上浮現一絲得意笑容,快步走向丁零老人。其餘十幾名丁零人見狀,趕緊動身想要阻止。高順等人也立刻握住刀劍木柄,準備應對突發情況。
老人笑著擺了擺手,丁零人全都停下腳步,麵色無比擔心地看著他。
“不用緊張,大漢的朋友們,你們要找的隻有我知道,請你們跟我進來吧。”
說完老人慢慢走進洞穴。
呂玲綺第一個跟了進去,高順等人安排好接應,也趕緊追進洞穴。
道路一開始很狹窄,隻能三人並排,後麵是坡度很小的下坡,小路卻變寬到五六人之亂寬。
裏麵已經點燃火把,而且有一股空氣氣流從裏麵緩緩流出,洞穴內想必不是徹底封死的,而是另有空隙甚至出口。
走了五六十步,終於到了洞穴內一處非常寬闊之處。
此地距離外麵有五六十步,東西寬也不下五十步,連高度也至少有二三十步。
這是洞穴內一個巨大的空腔。
丁零老人轉過身來,笑容依然和睦。
“大漢來的客人,你們要找的存在,叫什麽呢?”
呂玲綺眼神變得無比期待,甚至冒出一絲絲白光後就,脫口道:“混沌……”
“……混沌……”
丁零老人仔細思考這個混沌到底是什麽。
突然,他好像想到了什麽。
“史記,對!就是史記,記載了混沌,這是一個人的稱呼。”
呂玲綺原本無比期待的眼神疑惑了一下,剛才眼中的白光也稍微褪去了一些。
老者打著火把,找到石壁上一處壁畫。這壁畫似乎記載了什麽人物、圖形和事件。
眾人借著掛在各處的火把,看到其他地方還有許多壁畫。
有一幅畫了一支大鬆鼠,一身毛發好似刺蝟,竟然能用作武器;有一幅畫了一顆大鬆樹,上麵落了一支孔雀,樹幹上一幅笑臉;還有一幅是一個人的靈魂到了一頭豬身上,跑去一條河去坑蒙拐騙……
這些壁畫栩栩如生,明明隻是一幅簡單壁畫,卻好像真的發生過一樣。
“這些畫有蹊蹺,不要看!”高順的聲音驚醒眾人,眾人思緒又重新回到探尋的寶物上麵。
“……嗯……過來看這幅畫,這是史記裏記載關於混沌得事。”
呂玲綺帶幾名侍衛向前,高順繼續保持陣位。
壁畫非常簡單,就是一個人形,被許多人斥責的樣子。
“這就是混沌,史記中的混沌。”
“什麽意思!”呂玲綺有些憤怒,握緊了十字長鐵戟。
老者緩緩說道:“昔帝泓氏有不才子,掩義隱賊,好行凶慝,天下謂之混沌。”
這話的意思是,曾經帝鴻氏有個沒有一技之長的兒子,平時掩蓋他人善行包庇奸邪,喜歡作惡,天下人叫他為混沌。
呂玲綺聽他這樣說混沌,竟然暴怒起來。
“這是史記中五帝本紀中的內容,不是我自己杜撰,女英雄要找混沌,這就是記載,某絕無半句虛言。”
“哼!”
呂玲綺專心練武,史記還真沒讀過,現在無法反駁,而且聽得出來對方應該是有憑有據。
“嗯,史記有這麽記載,可是還有更久遠的記載,更強大的混沌吧?”
高順雖然專注於練兵打仗,但是史書和兵書也是沒少看,否則對前人兵法戰例一無所知,也無法將兵馬帶到更高的高度。
丁零老人給出這麽一個結果,顯然應付不了頗有些見識的高順。
“……嗯……確實這個混沌不強大,你們也一定不要成為這樣的人……那我再想想,關於更久遠的記載,更古老的混沌……”
老者仔細摸索著壁畫,隨著火把移動,石壁上閃現一個又一個故事,終於他在三個巨獸模樣的壁畫前停下了。
呂玲綺等人仔細觀看,隻見南北兩頭巨獸似龍非龍,但是有眼耳鼻口等,中間那個竟然沒有五官,隻有非常震撼的卵狀身體。南北兩頭巨獸正在對中間巨獸刻畫這什麽……
雖然隻是壁畫,可是所有人都能感受到壁畫縮畫之物的震撼力量。
“再尋找混沌……應該是這個了。”
丁零老者盯著呂玲綺,同時用餘光鎖定高順,一字一句地說道:
“這是莊子記載的故事,足夠古老,十分亙古,就是你們要找的。”
呂玲綺問道:“我能感受到它的強大,不過這記載了什麽,又意味了什麽?”
老者道:“南海之帝為儵,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混沌……”
話說一半,呂玲綺、高順乃至呂布軍將士全都為之一振。
老者目光顯露一絲警惕,隨即恢複和藹,繼續說道:
“儵與忽時相與遇於混沌之地,混沌待之甚善,儵與忽謀報混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嚐試鑿之’,日鑿一竅,七日而混沌死。”
“這就是莊子記載,七竅出而混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