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洛陽的民心
楊修不看張遼,反而對諸葛亮說道:“吾聞孔明在隆中有美名,又是心懷天下可比管仲樂毅,日常行動中就由孔明來帶隊吧?”
??諸葛亮微笑道:“都尉之名自然聽從,隻是這三個月時間,某發覺巡城監定位還有些不明確。”
??“此話怎講?”
??諸葛亮侃侃而談道:“巡查洛陽各縣,給各個士族和縣鄉百姓支援,這並非尋常官吏會做。軍營訓練與將士一同訓練,可是巡城監又非武職。”
??楊修卻沒有任何動搖,反而問道:“孔明以為巡城監該如何定位?”
??“哈哈哈,就怕某說出來,會有損都尉的形象。”
??“但講無妨。”
??“四海商幫,巡城監在模仿四海商幫。”
??“孔明先生不會覺得巡城監會參與經商吧?”
??“當然不是,四海商幫本意並不是經商,而是借用開明士族的商業人脈,聯絡各地人才,收集情報樹立威望,所以百姓對其稱讚,甚至覺得縣鄉官吏不如他們。”
??“巡城監則是大漢朝廷,以非尋常官吏,走官吏、軍將、士子、商人、百姓之間,輔助樹立威望。某以為,這是巡城監設立的目標吧?”
??楊修麵容呆滯了幾個呼吸,然後笑道:“哈哈哈,人稱孔明乃是臥龍,吾還不信,今日不得不承認真是比傳說還厲害。”
??“這就是巡城監的定位,就是要比童遠的四海商幫和曹操的情報網絡更有優勢,贏得士族百姓的支持。”
??聽了定位,張遼、黃月英都做沉思狀,唐姬則繼續保持冰冷的微笑。
??諸葛亮心想“如今優秀士子有孔融和徐庶上下兩個途徑團結,兵馬方麵有段煨的無畏軍精銳和楊彪的部曲家丁,唯一有缺失的就是普通百姓這邊。巡城監先把洛陽及周邊這項事做好,確實是一條正途。”
??“隻是,洛陽四海商幫分會的羅偉、鮑出等人行俠仗義、熱情幫助各地百姓,深得民心,雙方的關係肯定不能激烈處理。”
??“原來是要做四海商幫的角色,這要是說出去恐怕反而會損害朝廷形象吧~”一直沒開口的唐姬說話了,當然她在眾人認知中叫做朱靚。
??楊修不好回答這句話,隻得說道:“如果做的不好,自然有損形象,若做得好就不用擔心。”
??這就是巡城監人員齊整的第一天,新的團隊正式開始行動。
??洛陽作為都城暫時恢複安寧,還隻是十年之內的事。
??更為要命的是,大漢都城是作為緩衝區域存在,而不是真正統領天下。
??從西邊潼關到東邊虎牢關,隻有400裏長,而南北寬還不到80裏。兩個對立的強大諸侯——童遠和曹操,似乎隨時都會為爭奪洛陽的控製而發生摩擦,一旦大戰將是生靈塗炭。
??可是,誰又能知道,這是大漢天子劉協夢寐以求的景象呢?
??如今,兩大諸侯間已秘密簽署和平條約,緊張關係實際得到緩解,對外故意表現出緊張激烈的樣子。
??……
??洛陽西市。
??這裏由於地處洛陽城外,多數官吏不會插手多管閑事,且現在居住者多是普通百姓和收攏而來的流民,治安狀況很成問題。
??“若想熟悉洛陽城外的民情,就需要多走訪巡邏。”
??楊修這麽安排四名巡管近期的工作。
??“兩人一組,仔細了解這裏究竟是什麽情況吧?如果不做調查走訪,即使智慧能力如我等,也無法真的聚攏民心呢。”
??“特別是西市周邊,有兩夥勢力經常鬥毆,雖然在四海商幫威懾下不在市裏打,但是私鬥還是不少的。而我,則要搞定城裏的事情,孔明,這裏先交給你帶隊吧……”
??四個人回想起楊修的安排,就是一陣無語。
??諸葛亮和張遼商議,兩人分組,分別開始巡查走訪。
??以西市為界,東南交給張遼和朱靚,西南由諸葛亮和黃月英,然後再正南十裏匯合。
??這片區域按道理由附近縣鄉安排官員,並且依靠本地三老薔夫,可是這些由各地百姓逃難而來,選出的吏員要不然和官員關係密切,要不然就是花錢得來,結果根本無法有限控製這一區域。
??一些本地自發群體和四海商幫正好構成平衡,前者生活在此劃分地盤管理,後者往來四方服務西市又收獲民心。
??上次兩夥人鬥毆,不知道最近又在私鬥的是不是他們?
??再這麽下去,洛陽城西確實沒洛陽朝廷什麽事了。
??諸葛亮、黃月英邊走邊看,不時詢問小攤販日常生活如何,可是百姓一聽說他們是朝廷官員,無不麵露厭惡的表情。
??“這些官領了好多糧食呢……”
??“洛陽本來是我們難民和商隊堅持恢複起來,結果他們直接占了……”
??“哪是占了?那是偷!是搶!”
??諸葛、月英對視一眼,他們其實能理解百姓為什麽這麽想,可是這樣下不行啊。
??莫說大漢中興,就是洛陽周邊都民怨沸騰。
??不知哪個孩子在附近嬉戲,聽說他們兩人是官,也不知道畏懼,撿起土塊就要打。
??孔明護住月英,喝止道:“如有意見可以明說,怎麽不分說就動手?”
??那小孩看諸葛亮極為高大,語氣嚴厲而不可撼動,嚇得竟然要哭。
??“欺負小孩!惡官欺負小孩!”
??“惡官惡官!”
??“欺負小孩!欺負小孩!”
??其他幾個玩伴怒斥他們,一浪高過一浪,連附近大人也過來指指點點。
??諸葛亮平心靜氣說道:“官與官不同,怎能一概而論?”
??那幾個大人哪裏說得過諸葛亮,護著孩子們去別處玩,一邊走還一邊說道:
??“惡官除了征我們的糧,搶了洛陽城,還要欺負小孩!”
??黃月英看夫君麵色有些凝重,安慰道:“夫君別擔心,我們不是那樣的官,做好大家肯定認可。”
??諸葛亮說道:“我其實最擔心的不是我們自己,而是擔心百姓心中對於朝廷官員的看法,洛陽多少次紛爭,最慘的就是周邊百姓啊。”
??兩人雖然感慨,但還是認真做好巡查。
??走著走著,到了一處屠戶和工匠集中生活的區域,這裏多數人正在忙碌,可是有個別年輕人盯著他們看,甚至摩拳擦掌準備動手。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