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四章 涿郡的突變
王修見到管統,陳述袁譚投靠烏桓蹋頓,以及烏桓人大舉入侵的情況。
管統氣得痛不欲生,幾乎昏厥過去。
曹操又派遣兒子曹昂,親自登門勸說,如此管統願意率領義軍,北上渤海北部。
他選擇於滹沱水以北,背水安置野戰工事,與士卒一同在最前線紮營,嚴防蹋頓的入侵。同時,安排斥候隨時為曹軍騎兵帶路,截殺小股流竄的敵軍騎兵。
至此,渤海樂安等地盡歸曹操。
烏桓不敢輕易南下騷擾。
袁家積攢的大批物資,也為其北上幽州,提供了重要幫助。
……
蹋頓已經拿下漁陽郡南部,於是在雍奴縣與袁譚匯合。
蹋頓迎接道“哈哈哈!袁公子別來無恙,這回到了吾的幽州,就是到了自家土地,切莫見外。”
袁譚心中嘀咕,這幽州乃是其父驅逐白馬惡賊,奪下來暫讓蹋頓都督,怎能說是他的幽州。
孔順見袁譚麵色不善,擔心被蹋頓嫉恨,連忙打圓場道“單於迎娶了主公的義妹,自然是一家人了。以後共同征戰,定能讓袁家主持天下。”
“哈哈哈哈!”
蹋頓大笑,朗聲說道“這是自然,有姐夫帶路,吾的大軍即可勢如破竹,何愁袁家無法振興?”
袁譚也隻好苦笑,他這個姐夫無兵無糧,除了帶路還有什麽選擇呢?
“報!大單於不好啦!”
蹋頓看到斥候從西邊返回,臉色微變。
斥候看了眼袁譚、郭圖、孔順等人,不知該不該直接說。
蹋頓說道“他們是自己人,會為大軍介紹地形,聯絡義軍,當然不用回避。”
那斥候說道“高幹!高幹來了。”
袁譚大奇,這高幹是袁紹外甥,本和袁譚是一家人,後來雙方生了嫌隙,以至敵對。
萬萬沒想到,這高幹竟然也投了蹋頓!
不過也不奇怪,這高幹與匈奴、烏桓多有交情,這回踏頓勢大,又娶了袁家女,確實關係更進一步。
蹋頓說道“高幹來了是好事情,為什麽說不好了?”
斥候說道“高幹先被曹操部將突襲,後來又有人反叛,十天內丟了整個涿郡,連支援他的千夫長都陣亡了。”
“什麽!”
“涿郡丟了!”
斥候繼續道“他們一共隻剩下800騎,狼狽逃了過來。”
從袁紹的內鬥政策學得精髓的袁譚、袁尚一直爭鬥不止,處於上風的袁尚自然得到袁熙、高幹的支持。袁尚戰死、袁熙被抓給高幹帶來了機會。
高柔是高幹的得力助手,此人對於袁紹父子的所作所為耳聞目睹,對袁譚更是失望透頂,袁家是黃鼠狼下崽一窩不如一窩。
郭嘉早收集了高柔的資料,知道他是個具有正義的人才,利用此人可能把高幹拉攏過來,避免過多的死傷,還能為曹操爭取一些力量。
高柔與潛入河間的國源配合下說服了高幹投降了曹操,曹操安排高幹駐守涿郡,配合閻柔、田豫在涿郡阻擊烏桓南下、西進。
起初高幹將7000兵馬布置在涿郡西北部的良鄉一帶,士卒自發痛恨胡虜,打退了烏桓數次小規模進攻,自己傷亡不大。
可高幹進駐涿州後又被袁譚派來的孔順說動,暗裏投降了蹋頓,此時高柔被蒙在鼓裏。直到高幹把高柔調到偏僻之處聽令,高柔才感覺高幹有什麽事隱瞞了他。
涿郡以南沒有烏桓兵,隻有少量漢人郡縣兵臨時駐紮,那讓高柔帶領2000主力向烏桓進犯相反的方向進軍,高幹意欲何為?
帶著疑問高柔派親信去方城找高幹詢問,第二天中午親信帶回了高幹的命令。
內容是現在已經歸附蹋頓。蹋頓是袁家的部下,烏桓南下是為袁家複仇,是來對付袁家的敵人曹操,等把曹操趕出河北後再想法把軍權奪過來。並且說袁譚已經投降蹋頓,正北上迎接烏桓大軍,讓高幹投蹋頓也是袁譚的意思,曲線救袁,打敗曹操後會把河北歸還給袁家。
蹋頓已經派來1500騎兵配合高幹,兵分三路南下、西進,為烏桓大軍籌集糧草,高柔行動方向為範陽、廣望,500烏桓騎兵不久就到。
看了高幹的書信高柔哭笑不得,這個糊塗的堂兄避開自己投降烏桓,把哥倆和7000河北兵帶到了絕路上了,連回頭的機會都沒有。
投降曹操的話隻能說是背叛了袁譚,可袁譚在河北已經臭名昭著,那是棄暗投明;投降了烏桓那是漢奸、是叛漢,是賣漢賊,永遠被漢人唾棄。
高柔欲哭無淚,快速思考著自己和堂兄及其7000河北兵的未來,7000兵涉及上萬家庭,數萬人口,他們有未來嗎?如何改變他們的命運?
如果把手下2000兵解散了,他們又有多少人能和父母、妻子團聚?有多少人被幾方的軍隊殺死?有多少人被抓丁?多少人凍餓而死?
還有堂兄及其5000兵何去何存?高柔真想一死了之,但他不能死,他要為這7000兵負責,這7000人是無辜的呀!
半天後一個名叫脫韃的烏桓千夫長帶著500騎兵到來,此人身高九尺、膀闊腰圓、力大如牛,一張大餅臉,兩隻鱷魚眼,兩腮虯髯,活脫脫一個虎豹熊羆。
脫韃兩隻30斤大斧從不離背,一口漢話十分流利,說話如打雷悶聲悶氣,一頓飯能吃五個人的量,脾氣暴躁,誰要惹他生氣了,輕者傷身、重者傷命。
脫韃對高柔及將領還算客氣,對漢兵那就毫不手軟,甚至對烏桓兵也動粗。
那些烏桓士兵個頭一般比漢人粗短、精壯,都會漢語,嗜好飲酒,喜歡漢族的生活,生性好鬥,崇拜強者,欺淩弱者。
有兩成士兵身穿黑黢黢的皮甲,八層士兵身穿毛皮衣物,腳穿牛皮靴,手使彎刀,背背牛角弓,一壺木杆箭掛在腰上。
聽脫韃說這500人是部落裏的精英,久經沙場,其他兩隊稍弱,這次作為先鋒南下為後續大軍籌集糧草,高柔這2000兵主要是負責糧草安全。
脫韃讓高柔配100名騎兵帶路,向西南百裏的各鄉搶糧去了,高柔帶領1900步騎不緊不慢的跟進,一路收集馬驢車、車夫壯丁。
喜歡三國之重振北疆請大家收藏()三國之重振北疆搜更新速度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