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三國之重振北疆> 第562章 劉協的大計劃

第562章 劉協的大計劃

  更可況,河北的輿論早已倒向曹操,袁譚上位後倒行逆施非常不得人心,大勢基本已定。


  高柔暗中答應響應曹軍,並勸說高幹投降曹操。


  高幹猶豫數天,最終答應投降曹操,率領7000兵馬獻河間、渤海北部給曹操。


  如此袁譚徹底處於包圍圈之中,無法脫困。


  ……


  洛陽方麵,當聽說曹操拿下壺關的時候,伏完、孔融等心中竊喜。


  可是,徐庶卻提醒他們,曹操陰險狡詐,恐怕後續不會背刺童遠。


  不久後,傳來曹操閃擊袁紹的消息。


  劉協深深感覺到情況不妙。


  另一邊,童遠和劉璋繼續友好合作,一點也不著急鯨吞西川。劉表進軍上庸也是雷聲大雨點小,看見童遠做出不卑不亢的反應,就不敢繼續深入了。


  劉協等人的全部算計都推進了一半,可是後一半全都不如意。


  “國丈這究竟是怎麽回事?”


  劉協有些氣憤,之前伏完和孔融自稱計策完美無瑕,必能讓曹操童遠打成一團,如今他們各自向相反方向進軍,怎麽看都不像要打起來的樣子。


  “唉~”


  伏完歎息一聲,回道:“司馬懿那邊一直沒有回信,六號那邊已經盡力,除非此時暴露,直接進攻曹賊挑起戰事。”


  劉協說道:“現在還不是時候,畢竟大計劃還沒開始,他們還是在大計劃的最後出現比較好。”


  伏完說道:“疾風劍聖分析了一種可能性。”


  劉協定了定神,這徐庶不是他嫡係團隊,但頗有些後起之秀的狀態,他的意見肯定要仔細聽一聽。


  “他判斷,劉曄應該是個誘餌,司馬懿可能……可能已被發現。”


  “什麽!”


  劉協幾乎要急得站起來,伏完也知道這件事有多麽嚴重。


  司馬懿是大計劃七人之一,大計劃其實是大漢振興計劃的簡稱,雖然司馬懿隻知道大計劃的一部分,可如果被曹**問出相關內容,情況將非常不妙。


  伏完說道:“這件事,七人內部的孔融等人都不知曉,徐庶作為核心支持者,也不會對其他人說出這個可能。”


  劉協站起來走了一圈。


  他心中先向高祖、光武祈求,希望能克服目前的困難。


  “怎麽,忘了我嗎?”


  “武帝!”劉協心中凜然。


  “這點困難就難倒你了嗎?”


  劉協靜靜地聆聽心中浮現的聲音,接著越聽越興奮,之前的擔憂全都消失不見。


  過了一炷香時間,伏完看到天子精神煥發,就像當時召集他們新的振興團隊,又製定出大計劃一樣。


  “立刻推進大計劃第二步!”


  “以朕和大漢朝之名,召集天下義士入洛陽,特別是諸葛孔明!”


  “通知呂布那邊盡快探尋武帝追尋的秘寶,這不是為了長生不老,而是為了大漢亙古縱橫!”


  ……


  曹操這邊完成包圍圈,緊挨著戰線就開始修建平虜渠等一係列運河。


  這些運河首先要修建加固的河道和防洪的堤壩,然後是規劃航道引水並挖掘泄洪道。


  完整的工程至少要一年時間,可是防洪及部分試航的部分可以加緊建設,爭取在夏秋兩季暴雨就能發揮作用。


  曹操抓緊時間消滅袁譚。


  可到了關鍵時刻,夏侯惇、臧霸和劉備的南下進展緩慢。


  袁譚部將與各縣多投降的情況下,唯有樂安太守管統多次擊敗渡河的曹軍,甚至還通過伏擊擊敗了曹將尹禮、吳敦。


  臧霸不得不親自率軍圍困管統,自然無法進軍。


  此時,與臧霸、孫觀、吳敦、尹禮一同投靠曹操的昌豨,在泰山以東反叛,孫觀不得不抽兵回防。


  由於這支兵馬,由泰山群賊收編而來,一陷入僵局就四處劫掠改善夥食,讓本來倒向曹軍的民心發生動搖。


  青州別駕王修,派遣熟悉地形的義士千人,讓他們號召鄉間豪強,反抗軍紀較差的曹軍。


  一時間,連夏侯惇都被義軍所阻,不得不進行治安戰。


  劉備在平原國收攏流亡百姓,安置土地恢複生產,也不大舉進攻。


  夏侯惇知道曹操有意讓劉備長期停留在平原郡這無險可守的地方,所以也不催促其進軍。


  如此,曹軍南線基本陷入僵局。


  北線方麵,相對比較順利。


  高幹一投靠曹操,袁譚的整個防線塌了一半,原本重心放在南皮與河水一線的他,根本不知如何填補北邊的漏洞。


  郭圖無計可施,趕緊派人向洛陽、遼西、襄陽、吳郡等各地求援。除了遼西蹋頓以外,誰也無法快速施以援手。


  辛評則發動辛家的一切力量,盡可能聯絡各地士族豪強,動員各家部曲家丁。


  袁譚有些灰心喪氣。他最信任的郭圖、辛評已經使盡渾身解數,頗有能力的王修拖住了南線曹軍。可北線曹軍就如落下的鍘刀,一點點朝著他的人頭逼近。


  終究是躲不過嗎?

  這時,袁紹之前的主簿李孚,說有破開曹操包圍圈之策。


  袁譚與李孚接觸不多,自袁紹病逝以後才有所往來。之前眾多機要也沒和他商議。


  不過,聽說他的他多次協助袁紹化險為夷,現在當然要聽聽他的辦法了。


  李孚看了看袁譚灰心喪氣的樣子,感覺遠遜於逆境中的袁紹。不過也正好,這樣的情況才能執行這個險計。


  “主公,眼下可用詐降之計拖延時間,一旦洛陽那邊認真起來,曹操無法繼續動手。”


  袁譚說道:“詐降!現在局勢緊張,不會一詐降就沒有回頭路了吧?”


  李孚說道:“曹操用兵甚快,可是終有人可以製約其發展。時至今日,他是不會冒著名聲掃地的風險,將主公往絕境上逼迫的。”


  袁譚大喜,連忙詢問操作細節。


  可是聽了李孚的介紹,他反而皺起眉頭。


  這損失也太大了吧,讓劉氏她們真投降倒也省了不少麻煩,可是使者和割地的事情,他不太能接受啊。


  李孚說道:“在下願為使者,保證爭取半月時間。”


  曹操在河間國北邊的文安縣接待了李孚。


  上次與袁紹交戰時,這個年輕人就令人印象深刻,不知這一次投降是真是假。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