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三國之重振北疆> 第四百八十二章 曹操袁紹對峙

第四百八十二章 曹操袁紹對峙

  部分人看得出這是異想天開的計劃,莫說淳於瓊能不能斬斷曹軍補給,就是八萬人合在一起,能阻擋曹軍勢頭就已經不錯了。


  多數人都不說話,因為荀諶已經暗中派人拉攏不少人物,讓他們相信曹操是明君,尤其是擅於用人。


  淳於瓊得令出去準備,其餘眾人也要各回各家。


  “唉!”


  一聲沉重的歎息,沮授再次站出來勸阻袁紹。


  他說道:“淳於瓊將軍嗜酒如命,屢戰屢敗,絕不能承擔此重任。隻有固守鄴城周圍,盡量與幽州停戰,才能擊敗曹軍。”


  沮授的話說完,無人敢出聲附和。


  袁紹眯了眯眼睛,問沮授道:“先生對說得話可負責嗎?”


  沮授心中一寒,已經知道了結果。


  可忠誠與品德不允許他後退。


  “主公,萬萬不可以淳於瓊為主將。他……”


  “鐺!”


  一聲巨響,袁紹一掌重拍案幾,怒道:“膽敢亂軍心,汙蔑大將!”


  “將他拿下,收監在軍中,看我領軍破曹操!”


  “諾!”


  袁紹雖然身邊沒有大將,可忠於袁家的死士力士尚有很多。


  當年刺殺呂布的那批死士向前,將沮授拖了出去,關押在軍中。


  袁紹現在對領兵之人已經不信任到極限了。


  特別是張合、田豐和崔琰等河北人背叛他的事,讓他對沮授愈發不敢信任。


  現在,不關在鄴城,而是隨軍看押,就是怕其他河北人背後搞什麽動作。


  他將守城的重任交給追隨他最久的逢紀和將領孟岱,然後自帶著郭圖等出戰曹操。


  至於荀諶等人,有名聲無兵馬。


  而且其人最近很安靜,除了結交同僚友人,並沒有插手軍權或者牽涉曹操相關的事。


  所以,他對荀諶等人,隻是命令細作盯緊,沒有安排兵馬專門防範。


  袁本初時隔一年,再領大軍出征。


  曹操固然有一定實力,但他卻非常熟悉對手。


  善於使用陰謀詭計,依靠屯田在本土作戰很厲害。


  可是真輪打仗的本事,上到將領下到士卒,從來都是北方強於南方,河北強於河南。


  曹操背刺的意圖隱藏得很好,可陰謀過後終究要硬碰硬。


  五萬袁軍從正麵迎戰曹操的主力,而對方不過兩萬人而已。


  曹操將糧草後勤安排在河內郡東北的蕩陰縣。


  此處對應後世的鶴壁市,有山有水有平原,既便於運輸也利於防守。


  主力大軍則北上至漳水,也就是後世安陽市一帶,迎戰袁紹的主力。


  此處距離鄴城不過二十餘裏,曹軍斥候發現袁紹依舊分兵三萬,往東南而去。


  曹洪曹操道:“孟德,袁紹敢在我軍當麵分兵,是看不起我們啊。要不直接發起進攻?”


  看著對麵袁軍依然是他兩倍以上,曹操感歎道:“袁本初不容小覷。”


  “他看出我本人在河內,可後續兵馬補給,還要從濮陽方向運來。這是算準我軍戰線較長,要打我們的命脈啊!”


  “隻要耽擱上半個月,其北部兵馬南下,到時候就是我軍以一個河內郡為基礎,對抗整個冀州。”


  “如此焉有不敗之理?”


  “嘿呦!這裏麵還有這麽多門道。”


  曹洪先是驚訝,可又疑惑道:“這麽說來,不就應該立刻進攻,不要被對手拖延時間嗎?”


  “哈哈哈!”


  “他袁本初如此布置,當然也知道我軍會傾向於急戰。可是你看對方陣勢,早早就做好了防守反擊的準備。”


  曹洪仔細觀看袁軍陣型,隻見一排排大盾兵在前麵,掩護了許多弓弩手的樣子。


  兩翼及後方估計有近萬騎兵,一旦曹軍攻擊不利,這龐大的騎兵反擊起來,估計會給他們造成巨大傷亡。


  對方騎兵位列後方,也是看準了曹操少部分騎兵精銳,所以先用大盾長槍弓弩阻遏勢頭,再進行騎兵大戰。


  看來強攻絕非上策。


  由於戰線過長,不得不分散些兵馬接管新拿下的許多縣城,曹軍雖然打到鄴城以南,可形勢一點也不樂觀。


  難道這個時候讓荀彧他們動手,拿下鄴城擾亂袁軍後方?


  不!

  時機還不到,此時發動恐怕會讓荀彧他們死於城內。


  第一天,雙方隔漳水對峙,並沒有打起來。


  當晚,曹操召集眾文武議事。


  此時,夏侯惇剛從濮陽渡河,曹仁坐鎮許昌,夏侯淵領軍在冀州南部,於禁進入上黨。所以武將以曹洪、曹純、樂進為首。


  文官方麵,荀彧潛伏在鄴城,程昱在兗州統領一方,目前是郭嘉、荀攸、毛階、劉曄等隨軍。


  樂進率先說道:“主公,袁紹受挫於童遠,論將領和單兵戰力不如我方精銳,末將願為前部,夜襲敵營!”


  曹操知曉樂進驍勇果敢,是他身邊一把破敵斬將的利刃。


  可是,這把破敵利刃,現在就用可是有點早啊。


  荀攸說道:“樂將軍不要著急,雖然我軍追求速戰,但需先積攢小勝,試出對方虛實,挫傷敵人銳氣,再全力一擊以破之。”


  曹操說道:“公達所言甚是,對付袁紹這種對手,肯定要反複交手幾次,才能奠定勝局。”


  眾人又討論了許多試探對手的方法,可大多是尋常辦法,起不到試探虛實、挫傷士氣的效果。


  這時,武將中一人出列道:“末將有辦法!”


  眾人望去,見是中軍校尉史渙。


  史渙早年為曹操門客,後來東征西討以忠義勇猛著稱。不久前,在奪取河內上黨中,表現突出。


  他說道:“末將統領的斥候發現,袁軍以鄴城為糧食後勤中樞,他們運糧時間和道路已基本摸清,何不偷襲車隊?”


  曹操大喜,說道:“此計甚妙,正可以試探虛實且挫敵銳氣。隻是對方是何人負責押運糧草啊?”


  史渙說道:“由於袁軍將領折損較多,我部隻知道對方姓‘王’,卻不知何許人也。”


  曾經在袁紹手下的朱靈說道:“從末將的記憶裏,姓王的將領,確實沒有出名的。”


  眾人以為這是個無名之輩,可郭嘉卻輕笑了一聲。


  他說道:“此人乃是王門。初從公孫瓚,後來投降袁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