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 張郃大戰李通
文醜的五千騎兵即刻出發,這些袁軍精銳的實力,本不在新西涼軍重騎兵之下。
但這半年來,他們先是圍攻公孫瓚,然後轉戰千裏來到上黨郡奔波,又在太行山路中艱難行軍。
原本寶貴的戰馬沒有馬掌,早就受不了這等損耗。現在,文醜他們隻得換乘軍中普通騎兵的戰馬,即使如此,全軍還能夠使用的戰馬,也僅有三千多匹。
剩下的精銳騎兵,不得不選擇拉貨的駑馬,成為騎乘步兵,跟隨文醜立刻出擊。
這批騎兵很快通過處於袁軍控製的山區,又回到他們昨日經過的大路上。
不少士卒對於大軍盲目奔波,又走回頭路充滿怨言,再加上馬匹損耗、補給不足等,更讓他們士氣不振。
但是,赫赫有名的文醜將軍時刻與他們在一起,他放棄特殊待遇,與士卒同吃同住,非常受將士的尊敬與愛戴。
文醜將軍都沒有一絲抱怨,他們還有何擔憂呢?
二十裏大路,轉瞬即逝。
一路上沒有遇到敵軍,雖然有些蹊蹺,但他們來得這麽快,敵人沒有防備也實屬正常吧。
“前方有敵軍,保持戰鬥隊形,直接攻擊!”
“諾!”
文醜前方正好撞見一些匈奴騎兵,他們隊形鬆散,裝備較差。
這支騎兵不愧是袁軍精銳,即使馬匹不佳,也能在行進中迅速轉變為攻擊陣型。
匈奴騎兵慌忙射箭,但倉促射擊幾乎無法突破袁軍的兩檔鎧與紮甲的阻擋,最後僅僅放倒了十餘匹戰馬。
兩軍瞬間逼近,展開冷酷血腥的白刃戰。
匈奴兵雖然自幼在馬背上長大,但在裝備、隊形全方位劣勢的情況下,隻是徒勞地招架一陣,然後被袁軍精銳幹掉。
一些匈奴兵看情況不妙,施展回旋騎射的本領。可是,單體騎弓威力有限,隻對馬匹造成了有效殺傷。
文醜大怒,抽出他三石硬弓瞬間爆射十支箭,接連射翻匈奴數人。
其餘攜帶了弓箭的將士,也紛紛射向匈奴人的後背,瞬間造成可怕的殺傷。
匈奴兵抵擋不住,風一般地潰逃了。
……
不遠處的黃崖洞旁,童遠看了看戰場情況。
放羊牧馬的匈奴是好匈奴,學習種地紡織的是好匈奴,離開族群,融入大漢家庭的更是好匈奴。
可是,當他還是匈奴人的時候,打仗已經無法對抗一流的對手了。
這樣的匈奴人隻有主動投靠大漢,或者甘當誘餌、輔助的意義,否則就是亡!
“報,呼廚泉、劉豹來報,說是已經折損超過一千人,他們實在頂不住了,請求撤退到預定地點。”
張方躍躍欲試,說道:“主公,時機到了,讓我們上吧!”
徐晃、賈逵、楊阜也覺得可以出擊了。
童遠卻看了看整體形勢,朗聲道:“放三道狼煙,讓張既那裏猛攻!依計劃決清漳、濁漳兩水!徹底困住袁譚,阻攔張郃!”
接著他命令道:“另外傳令下去,黃崖洞周邊伏兵,一炷香後再出擊!”
“諾!”
“殺!”
山穀之中的袁軍又一次頂著箭矢檑木,發起攻擊。
李通頭一次經曆這樣焦灼的戰鬥。如果說顏良是武藝高強,有萬夫不當之勇,那這個張郃就是智勇雙全,用兵奸詐又迅猛。
張郃在第一次搶攻丘陵不下以後,就非常仔細地安排攻山。
他安排一批大盾兵,掩護一批民夫在小丘下挖掘著什麽。
李通等人不知道他們在搞什麽,也不為所動,一心守好製高點與道路,不讓張郃沿清漳水支援顏良。
不一會,張郃又派人進攻。
李通依然命令箭雨覆蓋,加放滾石檑木衝擊敵陣。
可是,袁軍先用大盾鎧甲防禦箭矢,而看見滾石檑木竟不慌張,隻是有序的規避到兩邊,躲開了攻擊。
“怎麽回事?他們怎麽知道往哪裏躲?”
他下令多投放滾石檑木,以為增加量就可以解決問題。
可是,袁軍再次左右閃避,讓出一條條道路。
李通仔細觀察,發現袁軍進攻的山坡上,出現了很明顯的數道溝,不管是石頭還是圓木,都往低處走,順著淺溝滾下去了。
這些淺溝很明顯是剛才袁軍民夫挖的,在山坡挖這些溝,它們果然在對付山上滾石、檑木方麵,展現出奇效。
李通說道:“哼!雕蟲小技!眾兵將隨我衝殺!”
“吼吼!”
數百屯田軍跟著李通反衝殺袁軍,他們居高臨下以逸待勞,又有裝備、體力方麵的優勢,一陣激烈肉搏,將敵人擊敗。
可是,張郃看到情況,親自帶領大戟士齊上,先在這一輪進攻中壓製住對方再說。
這些大戟士不僅擅於平原列陣作戰,他們也經過相當程度山地作戰訓練。
他們的戟也不是較為傳統的“十”字形,而是“卜”字形。
“卜”字形的戟雖然看起來橫刃少了一段,但強度比“十”字形的更高。所以在執行鉤、啄、割等殺傷時效果更好,甚至可以輔助山地行軍。
張郃與大戟士迅速衝上不高的小丘,一排排長戟揮舞,雖然沒給裝備精良的屯田軍造成重大殺傷,但很輕鬆就壓製住後者的氣勢。
李通見況不妙,仗著自身武藝出眾,直接撲向張郃試圖擊敗敵將。
張郃也是一樣想法,直接挺槍交手。兩人鐵槍對鐵槍,就在山坡上惡鬥起來。
李通是俠客出身,後來也做了一方小諸侯,他的武藝是在生死中磨煉出來,招式多是呈狠鬥勇之勢。
張郃出自河北名門,其武藝、兵法愈發爐火純青,後來又在各方戰場上磨礪。他雖然年紀將近三十,但已是傲視群雄的名將了。
兩人槍對槍,鬥了三十回合,暫時沒分出勝負。
李通心知此人武藝高強,立刻跳出戰團,喝令後排將士放箭,射住袁軍的反擊。
張郃的大戟士被箭雨阻攔,連張郃身上都掛了數支箭,所幸鎧甲質量高,沒有被傷到分毫。
不得已,他隻好暫時撤退,準備略作休整,展開下一輪攻勢。
李通退回山丘,看到西邊天上隱隱有幾道狼煙。
不一會,專門盯著信號的士卒過來稟告,說是確定信號來援,是二十幾裏外的主公所在地,如此說來是要發動掘河之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