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三國之重振北疆> 第二百九十章 得到天水士族支持

第二百九十章 得到天水士族支持

  童遠剛說完就隱隱約約聽到有歎息之聲,循聲望去,竟發現歎息來自蘇則、裴緝、孫資等幾人。


  蘇則看到童遠詢問的目光,起身回道:“此地曾是漢土,武帝時曾經安排兵馬在此屯墾,然而幾百年來這靈州也和朔方、上郡一樣,完被胡人各部占領。”


  裴緝補充道:“即使是長跑河套貿易的商人也不不知那裏是羌人的哪個部落,亦或是匈奴殘部盤踞,甚至可能有鮮卑人南下占據也說不定。”


  童遠望向賈詡,隻見他也是略微悲傷的表情,顯然是說胡人早在那些漢土那裏安家紮根了。


  “看來要光複的地方還有很多很多,請諸位與我一同盡力,希望早日重振北疆吧。”


  他又看了一眼延安郡與北地郡交界的區域,竟然一個縣也沒有。突然想起後世這裏似乎有沙漠,隨即指向這裏問道:“這片土地是否異常困苦,不適合生活居住?”


  裴緝說道:“這片土地草灘廣大、河水澄清,是胡人夏季非常喜歡的放牧區域。不過,由於畜群過於龐大、再加上一些砍伐,最近倒是聽聞有一點點像西域了。”


  童遠微微咬牙,他來到這個時代除了要讓這片土地以更好的狀態迎戰時代變遷外,還有一個日漸看重的目標,那就是讓黃土高原不被破壞那麽嚴重,讓北邊的沙漠稍微少那麽一點點。


  看來一切還都來得及,寧夏到河套以西竟然是水草豐美之地,他聚集的有誌的優秀男女,不在此時建功立業更待何時。


  他豪氣地宣布,傳令張既、申隆,讓他們從並州修整向西的道路,新設一個戰鬥工程職能的屯田縣。在發展農牧工礦的基礎上,保護植被樹木,不要過於破壞周邊。


  “我希望那裏有一道長城,是由少量屯田人口和大批樹木組成的綠色長城。”


  “綠色長城!?”眾文武從沒有聽過這樣的名字。


  童遠眼神堅毅地說道:“有綠色長城,我們就能在站住腳。那裏不能簡單生般內地農耕的經驗,也不能像胡人一樣搞大幾十萬牲畜啃光那裏,具體的辦法就需要並州屯戶一步步探索了。”


  賈詡開口道:“理應如此,武帝的時候就是因為開墾農田,結果很快出現荒漠,連看似湍急的河流也迅速枯竭,所以很快就退出了那個區域。”


  “想要光複並州,振興北疆,需要先適應那裏的水土,找到一條站住腳的發展模式,再輔助以強大的軍事、充沛的物資,才能真的做到。”


  徐榮也感歎道:“當年的蒙恬沒有做到,甚至衛霍的成果也逐步消逝,叫他們的故鄉都短暫淪為匈奴的駐地。”


  說到這裏,他朝童遠深深一揖,鄭重道:“今日某能在主公的帶領下,投入到這樣的誓言之中,實在是非常榮幸與感謝。”


  眾文武也紛紛稱讚,搞得氛圍有點奇怪,好像要從事什麽為天下化成灰燼的事業之中一樣。


  他輕輕咳嗽了一下,開始重新調配兵力布置。


  他看向徐榮、黃於、去卑,下令道:“第十二、十一旅聽令,你們兩部跟隨我與文和先生,進駐漢陽、隴西兩郡,結好士族、豪強、吏民、羌氐,保護西部商旅。”


  “諾!”


  “第十旅聽令!”


  徐晃出列道:“末將在!”


  “你部進駐祋祤、雕陰等地,保護並州西南側道路、商路的開拓。”


  “諾!”


  最後對胡琅兒和屯田軍各將領道:“其餘兵馬各司其職,做好訓練與生產,特別是騎兵第三旅,一定要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熟練掌握各類技戰術,畢竟全員具裝騎兵很不容易啊。”


  “諾!”


  這意味著騎兵第三旅仍然駐守馮翊、京兆,一方麵進行訓練,另一方麵繼續防備剛剛歸降的李別、李暹手下的飛熊軍。


  而衛覬、蘇則、裴緝等文官暫時返回馮翊、河東等地,繼續發展民生,儲備各類物資。


  童遠暗自發狠咬了咬牙,壓製住剛剛心裏浮現的一股狂傲之氣,盡量不去想什麽凶狠的對敵手段。


  漢陽郡郡治冀縣城,楊家迎來了一批客人。


  年紀輕輕的楊阜,已經是獨當一麵,眾人認可的本地士族領袖之一了。此時,他正接待一位頗為年輕的將軍。


  童遠說道:“距離上次會麵已有一年多了,現在各家情況怎樣?”


  楊阜介紹道:“本郡在郃陽侯與賈刺史的治理下一切安好。不過涼州韋州牧被害時,擔任從事的尹奉、閻溫正好在張掖郡,險些被叛亂的和鸞所害。”


  “幸虧有常年在河西經商的商隊掩護,才勉強逃回天水。隻是現在各家往河西的貿易受到當地新起豪強的衝擊,又擔心韓遂將亂兵引向這邊,所以人心不是很穩。”


  童遠略微感歎道:“這羌亂實乃我大漢頑疾,不過我確定要認真解決這件事。那些匈奴人現在老老實實的安頓下來了,這邊也可以的。”


  楊阜沒想到童遠說話這麽直接,趕忙拜謝。


  童遠又問了西北貿易的事情,果然如王異等人介紹,楊家和趙家非常願意支持他們開設一條新的貿易線。而且他們對於西海一帶的部落比較熟悉,完全可以作開路先鋒。


  童遠了解到,原本涼州牧韋端還在的時候,盡量精兵簡政減少涼州各地兵役的壓力,也讓漢胡關係有所緩和。這種情況下,他們才能源源不斷地將西域商品轉運中原。


  可是韓遂他們稱霸以後,雖然沒有禁止貿易,但大量人口被征用,商路上飲食、貿易、居住變得非常不便。新搭設商路,取代原有路線是勢在必行。


  有了楊阜的態度,很快趙家的趙昂、尹家的尹奉也都投靠童遠,正式加入他的戰車。


  這趙昂文武雙全,與新西涼軍早有接觸,尹奉也是頗知邊事,尤其擅於搞西域商業。童遠將趙昂納入無畏軍體係,讓任直屬營都尉。尹奉任隴西郡長史,專門對接商路事宜。


  兩人竭心盡力,


  接著又把韋端之子韋康,從京兆升到隴西擔任太守,天水士族對此都對他的安排額手稱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