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三國之重振北疆> 第一百三十八章 常山之戰在即

第一百三十八章 常山之戰在即

  對於青壯較多的屯田,張既想了想說道:

  “這個目前順利,各隊把地分給各戶,哪戶人壯,地好,工具多,哪些搞得好。也有兩個屯,是像老弱一樣,互幫互助,以工換工,用一天牛,換三天人幫忙。搞得還更好一點。”


  “不過,有一個青壯多的隊,本來把地和工具集中到二十戶,結果反而搞得很不好,內部爭鬥,矛盾很大。”


  “他們是軍屯還是民屯?”


  “是軍屯”


  童遠想了想說道:“還真是西涼老兵凶狠自私的風格啊。讓他們把地和工具分回去。不過,他們暫時降為民屯。這樣自己內部亂成一團的兵,必須吸取教訓。”


  “另外,這回生產搞得好的屯,全部在過去分配的基礎上,增加副食配給。搞得最差的,軍屯待遇降為民屯,其餘副食也不要想了,沒他們的份。當然,並非用心出力、分工合作原因的,可以酌情考慮。”


  張既答道:“諾!對了,要不要推廣老弱搞得好的那些隊的方式?”


  童遠說道:“可以在各屯宣傳,但不從我們這個角度推動。如果各屯、隊願意且合適,讓他們自己決定,縣鄉吏員這邊做好宣傳和支持就足夠了。青壯多的那種搞得好的也一樣。”


  他又補充道:“不過,那幾個老弱兒童比較多,分工合作特別好的,除了物資鼓勵以外,我打算讓教學識字和技能的人,重點關照一下他們。這也是他們應得的。”


  張既笑道:“甚好,在目前吃食標準之下,進一步提升和推動教育以及上升通道,是比多分物資更好的辦法。相信那些老人家都會很感動的。”


  除了部分近期分配的以外,糧食主要集中在郃陽。這兩縣情況就暫且這樣。然後是河東這邊幾縣的情況了。


  河東搞屯田的主要是皮氏、汾陰、北屈、平陽和楊縣這五縣。之前一共安排了十五萬人,其中七萬多包括家屬在內的軍屯,剩餘為民屯。


  這幾個地方,宿麥種植得很晚,此時剛剛完成收獲,估計不會向張既那邊可以很快統計上來。不過,有裴徵、裴緝這樣的能人,以及麵前從河對麵交換過來的優秀屯戶,估計很快就有結果。


  不出十日,河東這邊也有了結果。不算各地豪強以及其他諸縣原本就有種植宿麥的地方。光算五縣的軍屯、民屯,共收獲,麥子七十九萬石。


  其中,人口較多,土地相對平整的皮氏、汾陰和平陽就超過六十萬石。楊縣也有十萬石,至於山裏麵的北屈縣,本來就沒有照搬各地種麥,而是以牧獵漁礦為主。所以產量較少。


  不過,經過換算,畝產比對麵低不少。隻有二百七十多漢斤,也就是後世的畝產麥子,接近一百四十斤的水平。


  裴緝精於民政,再加上裴家早就學習關東和《四民月令》,相關經驗很充足。他分析道:“這個產量不及郃陽以及關東,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種植時節太晚。主公平定河東已經是十月底,各地十一月底才完成耕種。這個時節能有這個收獲已經是很不錯了。”


  “第二,各地水利情況不一。這種麥和種粟有很大不同,麥雖然耐寒,但不是很耐旱。像是河水與汾水臨近的皮氏、汾陰兩縣就稍好些。平陽和楊縣附近雖然河流眾多,但缺乏維護。如果能讓軍屯工程兵馬休整,估計會更好。”


  童遠對於裴緝很是讚賞,後續就讓申隆的卸嶺部,一麵往河東腹地探索挖掘墓和礦,另一麵也把道路、橋梁、溪流等一並修繕。


  現在糧食暫時存放在各縣,七十九萬石,給河東、太原這邊一共十五萬屯戶和不足一萬的精兵食用,估計隻能到十一月份。正好那個時候,新種下去的粟也會成熟。


  兩麵三熟也是夠吃,不過就要靠庫存和稅收,進行貿易、吸納人口以及應對可能出現的變故了。


  不過不論如何,屯田開展的非常成功。除了糧食以外,軍屯保持了良好的戰鬥力,並且參與大量建設,還保證了馬匹、肉類、工程等。


  童遠也讓裴緝和其他負責屯田的官吏,鼓勵搞得好的,對做的差的進行總結和勸誡。按照這個趨勢,相信到了深秋,統轄的區域又會迎來一次收獲的喜悅。


  至於明年春天,種麥還是種粟,就可以根據各縣情況安排。總之,隻要能保護百姓,讓他們安心生產生活,就算是解決了這個時代的最基礎的問題。


  可是,戰火會找上門來,沒有能力應對的話,這一切不過一場虛空大夢。


  七月,張燕、賈逵傳來噩耗。袁紹大軍在燒毀於毒山寨之後,沒有罷兵回到鄴城,而是直接率領大軍一路向北,侵入上黨,掃平了黑山軍南部和中部。


  黑山軍劉石、青牛角、黃龍、左校、郭大賢、李大目、於氐根等渠帥,因為之前援助於毒,損耗過大,無力阻擋袁紹軍。


  寧死不降的他們,在一個月之內,大多隕落,與弟兄們一起共赴了黃泉路。


  少數殘存的,鑽進了太行山中南段的各處溝壑,短時間是難以再組織起人馬了。


  黑山軍首領張燕那邊,屢次殺入冀州,卻都被袁紹軍殺退。


  按照往常,袁紹軍傾巢出動,留守兵馬是阻擋不了張燕攪亂各處的。但這次不一樣,因為袁紹特別安排呂布等著他,兩方殺得昏天黑地,張燕最終還是鬥不過“九原虓虎”!

  童遠見到張燕、賈逵使者的時候,大吃一驚。


  按照他的記憶,這個袁紹直到消滅公孫瓚,甚至官渡之戰的時候,張燕都領著十萬黑山軍,占據著大片山區。怎麽現在有快要滅亡的趨勢呢?

  他並不知道,現在的情況與曆史上基本一致。如何選擇,就要看他現在的分析判斷了。


  童遠與張燕已經達成同盟,這一次還是要出兵對戰袁紹,隻是這一次地點是在北邊的常山。


  曆史上,分量很重名氣有限的常山之戰,就這樣到來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