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三縣之地
主要依靠寒門、豪強可行嗎?當然不能!
曹魏所重用的那些寒門、豪強,相當多數默認這一情況,甚至成為司馬家族的重要功臣。畢竟這沒有損害他們的利益,還可以分一杯羹,何樂而不為啊。
大漢的崩壞和曆史上百年後那場災難與這些士族,以及投靠士族的寒門、豪強密切相關。他來到這個時代別的不說,絕對不能讓這片土地以四分五裂或動蕩不安的狀態迎來時代的變局。
必須以比曆史更加強悍的基礎和積極的方式去把握時代的變遷。否則可以說是白來這個時代了。
要有足夠的力量才能掌控這些家夥,這比直接為敵要聰明、成熟和科學多了,當然更加挑戰。
童遠一咬牙,狠狠地掐了自己一把,自己才剛有一點點基礎,而這幾日已經略有放鬆,連整頓部隊,收攬人才的事情都懈怠了。
他叫來胡琅兒和黃於前往校場,練習騎術、射箭和陣法。果然如他所料,不僅僅是自己,連帶手下都已經在長安待得慵懶起來。
“還記得我們是什麽人嗎?我們是新西涼軍!我們的使命不僅僅是複仇,還要發揚董家和我邊軍的意誌。這天下還遠遠沒有太平,我們在長安這幾天想讓大家明白一個道理。”
“這樣的日子好不好?很好!但你們現在還沒法擁有,除非你想就享受這幾年,然後重回顛沛流離的狀態。”
今日在場的士卒大多來自邊境,隨著西涼數次叛亂家鄉恐怕早已不存在了,家人要麽安置在隴西、天水、安定諸郡,要麽暫居三輔各地,要麽早已慘遭劫難化作黃土。
“為了我們的家鄉,為了我們的生活,為了這天下,去戰鬥吧!隻有付出更多你才能真的擁有!”
“吼吼!”新西涼軍士卒知道童遠新任平北將軍,當然要響應他的號令。
“三日之後,吾等將前往夏陽、郃陽以及衙這三縣之地。但是,等待我們的將是河東、上黨、上郡還有河套,最後是整個並州。”
“董家和我許諾的土地和家鄉,你們到了三縣就可以擁有,如果不夠,就繼續!”
“吼吼吼!”
士卒們聽到這裏遠比之前吼得更加大聲和積極。胡琅兒、黃於、耿清三人愈加佩服童遠,跟著他不僅是有好的前景,而且整個軍隊都開始一點點不一樣了。
三日之後,董家大軍浩浩蕩蕩的出發了。之所以浩大,並非因為兵馬眾多,更是由於隨行的車隊、牲畜、腳夫規模非常龐大。
有口糧和少許錢財供應,三輔大量難民和青黃不接的村民主動來搬運物資。聽到董家的威名和龐大的物資,誰也不擔心他們言而無信。
在十餘萬百姓、近萬牛馬驢騾和三千餘各類車輛的支持下,也往來三次,耗費了五萬石糧食和不少錢,方才全部就渡過洛水,進入三縣之地。
夏陽縣令和張既等人率領近萬軍民前來迎接,但在萬餘兵卒和七、八萬民夫、難民的對此下顯得聲勢甚微。
既已到達,童遠下令分發糧草,由新西涼軍執行,董家扈從監督。
除此之外,他下令“凡此次出力的壯勞力,都可以自願帶家人搬到這裏,到時統一安排土地、官吏進行屯田。董家和這支軍隊給他們保障。”
“但是屯田不同於自家土地,需要平日種地,閑時做工,戰時出戰。如果沒有退路了,這裏隨時打開大門,歡迎加入。”
消息傳出引起一陣轟動,不過也就一陣。畢竟他們之中不少人還以為自己回家繼續種地,生活就沒問題了。
最後隻有六、七千人願意留下,當然是和他們的家屬後續會漸漸搬來。
童遠也不著急,現在他手握兵馬、糧食、土地和大義,正是施展一番拳腳之時。
如若在這亂世想要吃飽活下去,並且不被戰事摧毀,最好的方式是加入屯田,自己保衛自己的財產。畢竟小農經濟過於脆弱,在這亂世十幾年間,八成以上的他們和其家人,快速化為黃塵。
曆史上曹操招撫大量黃巾流賊屯田,最終成就一支龐大且實力強勁的青州軍,成為魏武征戰的基礎。
青州軍再配上這個時代最為精銳的漢軍騎兵、烏恒突騎、匈奴騎兵、羌胡騎兵混合編製的虎豹騎。就真正的橫行北方無人能擋。
不過,童遠也不是“一刀切”,他計劃在破壞嚴重的衙縣與郃陽率先推行屯田,至於夏陽除了分配無人土地並開墾荒地之外,並沒有大的調整計劃。
實行屯田、發展畜牧、鼓勵商旅、整頓兵馬、安排官員……
事情太多了,他一個人根本抓不過來,而軍中眾人大多目不識丁,粗俗不堪,難以承擔上述重任。本地官吏大多庸碌之輩……
哎,對了,怎麽忘記了他。張既可是大才,而且精通民事,自己能不能將他收為己用,委以重任呢?
不管行不行,先從這件事做起。
他初步安頓好士卒修整,下令將物資分散存儲於夏陽、郃陽兩地之後,難得有半日空閑。此時來找張既,張既正帶領夏陽吏員清點物資,準備轉運、倉儲事宜。
童遠沒有任何平北將軍的架子,也不安排下屬前擁後簇。徑直來找張既,一番寒暄之後,邀到一旁樹下席地而坐。
他先從安置兵馬一事說起,“現在大軍回到夏陽,軍隊人數增長到一萬餘人,但是各部混編,有董家及新西涼軍兩千餘人,西涼軍四千人,夏陽縣兵三千人,另有新附的楊奉部四千人。”
“除此之外,這次還有俘虜的兵馬,吾讓部下好生提供夥食並初步篩選,其中三千人適合收編。另外還有無家難民和追隨的人口,男女老少不下四萬餘人。”
“某以為軍隊如何重組、整頓,人口怎樣安置是個學問,需要德容兄的支持啊。”
張既知道他現在是夏陽縣丞,實際承擔著此地的主要事務。日後定然和董白、童遠要接觸很久,自己隻能全力以赴,斷沒有不作為的可能。
他回道:“聽聞將軍已有屯田的打算,不知可有計劃?”
童遠說道:“不錯,我正有此意,目前已有初步的想法和計劃,但具體操作起來沒有任何經驗。此外糧食方麵雖然充裕,但如何供給也需斟酌。”
“是的,兩百萬石雖然足夠三、四萬軍卒吃食,但終有耗盡的時候。在某看來,保留五千脫產精銳武裝,其餘盡量參與生產。”
童遠知曉多數兵卒會願意分一份土地之後再去務農,如果土地屬於公家,眾人耕種這種屯田模式,恐怕隻有三成兵卒願意。
“如果推行屯田,納入屯戶的百姓又該如何分配糧食呢?”
張既對於這類事務顯得胸有成竹,回答道:“若要真搞好可以給脫產士卒每月兩石糧,軍屯將士每月一石半,屯內男女壯勞力每月一石上下,其餘婦女及老弱、兒童一百至兩百(漢)斤不等。”
童遠略有所思,這裏的斤當然是漢斤,但這個數字還是聽起來比較誇張,最主要的原因是勞動強度較高,且缺乏肉類和油水。
張既精通民生,他所說肯定是適合的,自己搞屯田,手下吃糧正好以此為基礎,再加上自己的規劃。
童遠繼續他的高配給的計劃:“某認為精銳士卒兩石但還要配給肉類、奶類和蔬菜,但相應的也隻有全軍最強悍者才能做精銳。凡參與屯田的都給吃好,但是他們從此都是我的人馬。”
“婦女兒童和老弱也是一樣,入屯戶者今年供給增加。他們也都是我的人馬,但為了保證不欺上瞞下,如若表現好可以上升多分糧食。反之下降的話,輕則轟出轄區,重者要讓他們知道董家的威名是怎麽來的。”
張既聽後略做思索問道:“將軍是否也打算將數萬俘虜、難民及新附的人口歸為屯戶,開墾耕種郃陽與衙縣?”
童遠不知張既在已經知曉自己要屯田的情況下,為什麽還要這麽問。其實此時還沒有後世曹操開創的那種安置流民的屯田。東漢軍隊中人數最多的郡縣兵亦兵亦農,一旦戰事暫停駐紮時也會耕種。所以他人還不知童遠的屯田是要改變兩個縣製度的屯田製。
他沒有什麽猶豫地回答道:“這數萬人口全部安置在兩縣,並且劃歸屯戶,按月給予口糧。”
張既為童遠的慷慨和魄力所驚訝,但效果如何還要看具體執行的情況。
他考慮到今年遭遇的兵禍情況,說道:“頜陽與衙縣如此安排,那兩地原先難民如何處置?是否把他們也編入屯戶?”
此時他已經知道兩人可能對屯田理解有所不同,於是認真說道:“正是,不管他們是否能夠作戰或者家中有無壯勞力,這一年之內他們隻需認真勞作,竭盡所能,自然不會讓他們餓到。我思慮在這亂世,實行大範圍屯田,方能集中力量掙得生存的空間。”
童遠沒有注意到,張既略微有些感動,這亂世普通百姓一旦遭遇變故隻能變賣自家土地給士族豪強尋求庇護這一條生路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