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援軍到了
關於下一步怎麽做,新西涼軍召集屯長及以上展開了討論,有人認為應該立刻趕往長安匯合李傕大軍,還有人覺得情況尚不明朗,不如繼續據守夏陽。
其實童遠是想收服徐榮、胡軫和他們手下近萬兵馬的,畢竟自己人手太少。
“固守夏陽,既違背我軍為太師報仇的目標,又錯失發展良機,所以不可行。”聽到童遠這麽說提出固守的幾人麵上無光,而建議反回長安的軍吏們麵露喜色。
童遠話鋒一轉說道:“不過我等貿然前往長安並不穩妥,這並不是說我西涼十萬大軍拿不下長安,而是我們的背後還有一隻敵兵。那就是剛剛退去的徐榮、胡軫部。”
黃於說道:“這一點也是,可他們沒有投降我軍或者李傕等人,想必還是忠於朝廷。我軍兵少,固守城池可以,要對付他們卻也太難。”
眾人議論開來,都說那徐榮用兵不凡,敵軍數量有占服敵軍投降。”
童遠心想,耿清上回和自己、張既一同深入亂軍之中臨危不懼,成功把數倍於己的敵軍招降。這回肯定也有辦法。
於是說道:“我也正有此想法,隻是不知你想怎麽說服他們?”
耿清道:“第一是大義,徐榮、胡軫跟隨太師很久,都是賬下有名虎將。他們在邊疆廝殺數十年,但隻獲得中郎將的職位,這都是朝中鄙視軍旅的奸臣、不不食人間煙火的大士族排擠所致。某多年來也深有體會。
“第二,今長安以東,我西涼十萬大軍勢不可擋,王允固然多智,呂布凶猛異常,但他們無論如何抵擋不住我軍天下第一的戰力。”
“第三,據我所知這胡軫也是我西涼出身,特別是他素來和呂布不和。我們討伐王允、呂布,對他來說隻有好處。估計他很可能一並加入討伐王允、呂布的行列。”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我軍是渭陽君的部下。如果他們投降別人很可能遭到排擠,甚至有危險。畢竟李傕、郭汜、樊稠、張濟等反攻長安的主要將領都曾是他們手下。”
“但投靠渭陽君完全不一樣,這等於是向董太師繼續效忠。同時我等也需要他們的支持,他們也不用擔心被打擊報複的危險。有此四點,成功機會很大,清定然不辱使命,說服他們投誠。”
耿清說完之後,軍中眾人無不歎服。
論臨陣指揮,胡琅兒的表現有目共睹,幾次交手都是損失較少,不論是指揮騎兵還是弓箭手都很在行,更是對童遠忠心耿耿。
黃於手下弩兵精銳,兩次危機之中都大放異彩,平日裏頗為詼諧健談。但是經常講話說不到不到重點,而且所部是倒鬥出身,特別作戰能力強,但士族、豪強肯定對他無甚好感。
耿清原為西涼軍駐紮夏陽的統帥,加入較晚,部下戰損較多。但是他閱曆頗豐,很具有膽略,並且口才較好,還通政事,是軍中不多見的多能人才。
這一次提出深入敵營,說服徐榮、胡軫二將,並且能總結出這四個要點,軍中實在是沒有第二個人做得到。
童遠略微思考,笑著說道:“甚好,甚好,耿軍候此四點分析正中關鍵之處,可以說得上庖丁解牛。不過還欠缺一把利刃,眾人可知是什麽?”
胡琅兒說道:“恐怕還需要渭陽君所部到達,對方才會真的相信。”
黃於專門和胡琅兒提不同意見:“這恐怕不是最關鍵的。我看還是要有靠近長安的西涼大軍攻陷長安,或者有大批人馬支援我等,他們才會屈服。想當年,我等在河東為盜,就是聽聞強勁的丁原並州軍和太師西涼軍到來,才……”
童遠見黃於又開始他的模式,趕忙說道“嗯,不錯,我認為就要渭陽君和援軍齊至,這兩點都具備之後再去說降他們,也隻有這樣才能盡最大可能保障耿軍候的安全。”
耿清立刻拜謝,童遠繼續說道:“雖然早先已經派出信使,但現在需要有人帶著新的使命,聯絡李傕等將軍,請求援軍增援,”
胡琅兒起身道:“末將雖是胡人,但受渭陽君和童校尉賞識才有今日。況且在董家和西涼軍中效力已久,說不定可以遇到些故人。”
“好,小心為上。若是有人敢對你們不敬,就是與渭陽君和我新西涼軍為敵。”
“諾!”
兵少就是吃虧啊,自己沒能遇到更多潰散的西涼軍收入麾下,現在隻有千人上下跟隨。想想李傕等人在賈詡的幫助下,從率領幾千人的校尉,搖身一變,成為十萬大軍的統帥。
賈詡這還是出於自保,沒有歸心於李傕就有這樣的實力。自己現在身邊沒有謀士輔佐,唯一接觸到的張既也沒有認可自己,而且偏向政才,後麵要怎麽收服賈詡或者其他曆史名人呢?
第二日辰時用完朝食以後,董白等人帶領兩千餘人馬趕來,董家大纛威風不已,張錄、申隆等人陪伴在董白車架一旁。
童遠仔細望去,雖然兩千餘人都是青壯男子,但僅有五百是真正的兵卒,其餘都是民壯。好在張錄曾經胡嘯綠林,率領過大批匪盜,統帥這隻臨時的兵馬也還算是駕輕就熟。
童遠立刻領軍出城,還未來得及寒暄,西南方向忽然黃塵滾滾,旌旗若隱若現,馬蹄聲不絕於耳。顯然有上千大隊騎兵趕來,而且一定是一隻實力不俗的兵馬。
頓時董白那邊臨時拉起的民兵心生膽怯,即使董家兵卒在那裏不停地呼喊吆喝,也隻是勉強穩住。試想如果這些民壯真的上陣殺敵,遇到弱者打打順風仗還好,一旦兩軍廝殺焦灼,恐怕他們會直接逃跑。
隻見來的那些騎兵漸漸靠近,童遠發現那邊竟然全軍都是騎兵。幾名斥候這是返回童遠這邊大聲報告:
“稟告校尉,胡琅兒軍候聯絡上張濟將軍,張濟將軍侄兒張繡親領五千騎兵支援渭陽君。”
童遠頓時大喜“好!速速稟告渭陽君。然後好生歇息,戰後到時有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