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釜底抽薪
奉天殿外,秋日高懸於空,開了整整一上午大朝會終於結束,文武百官拖著饑腸轆轆的肚子匆然告退。
奉天殿內,戶改局局長黃準,漢王朱高煦,趙王朱高燧,以及六部尚書內閣學士則被李天留殿議事。
自在的倚在龍椅上,讓小太監給一眾重臣盡數賜座,李天眯起了雙眼:
“諸位可知朕為何沒將劉清二人處死?”
這種小廷議的氛圍要比朝會輕鬆許多,大臣們也沒那麽拘謹,刑部尚書金有德拱手一禮,奉承道:
“可是陛下即位改元,已懷恩為重,不忍見血光之事?”
李天嗬嗬一笑,命小太監去禦膳監傳幾道小食,搖頭道:
“爾等都是朝中肱骨,國之棟梁,就沒必要再說這種客套話了,朕不殺劉清二人的道理很簡單。
他二人雖犯欺君之罪,但根子卻不在他們身上,不改變朝中官製,朕就是再殺十個都禦史也沒用。”
見皇上如此直白,一眾重臣皆是訕訕發笑,金有德麵露尷尬,拱手道:
“可朝中三司六部,三院九寺乃是太祖爺定下的祖宗之法,陛下貿然變動,恐怕朝中會有非議。”
刑部尚書金有德所言,也正是其他大臣所擔憂的,廟堂之上稍有變動,對於天下萬民而言便是翻天巨變,更何況是改變朝中官製。
不過已經嚐到改革甜頭的黃準卻不這麽認為,起身看向金有德道:
“金尚書此言差矣,祖宗之法雖輕易不可廢。但,此一時彼一時。
彼時天下局勢動蕩,自然需要錦衣衛監察天下,但此時天下政通人和,再有錦衣衛這種特權衙門,隻會助長其囂張腐敗之風。”
金有德身為文官集團的一份子,自然無法反駁黃準關於錦衣衛的發言。
但金有德擔心的是大變之下,必定會觸動一部分人的利益,若是因為大變致使朝局動蕩,那實在是得不償失。
稍加沉吟,金有德拱手還禮道:
“黃局長誤會本官了,本官並非是反對改革,而是自古以來,凡是大變必生大亂。
若大亂之下改革成功倒還好,若是出了差錯,本官實在不敢想象會發生什麽。”
看著黃準和金有德拌嘴,李天心中暗暗吃驚。
改革戶籍才三天,朝中就已經出現保守派和改革派了嗎?
把其他重臣的反應都記在心中,李天咳嗽了兩聲,打斷道:
“金尚書的擔憂乃是情理之中,朕能理解,不過改革並非一時之功,還需從長計議,兩位愛卿不必現在就爭論不休。”
皇上發話,兩位大臣自然沒什麽好爭的了,拱手告罪一聲,趕忙回身落座。
李天見狀微微頷首,看向一旁正襟危坐的朱高煦,含笑道:
“高煦啊,朕想把錦衣衛暫時交給你轄領,你可願意?”
發生正陽門一事後,朱高煦已對皇帝寶座提不起半分念頭,被李天突然點名,下意識打了個哆嗦,麵露惶然道:
“陛下何出此言,臣弟.……臣弟絕無忤逆之念。”
李雲雖然不明白今早朱高煦為何跟個傻子似的,拉著親衛在正陽門外操練,但對朱高煦現在的反應,李天還是十分滿意,滿臉春風道:
“高煦你緊張什麽,為兄就是問問你,又不是要砍你的頭。”
砍頭?
朱高煦身子一抖,自己這個親哥哥果然是記著仇呢,趕忙俯身拜地:
“陛下,臣弟願意辭去天下兵馬總督一職,先帝喪期過後,臣弟馬上就藩外出。”
見平日裏囂張跋扈的漢王如此惶恐,一眾大臣皆是麵露異色,唯有楊士奇暗暗發笑,拱手起身道:
“漢王殿下願意就藩外出,實乃深明大義,陛下,既然漢王殿下不願轄領錦衣衛,就不要強人所難了。”
兵馬總督一直是李天心中的一根刺,見朱高煦這麽知趣的請辭,李天更覺心情舒暢。
不過讓朱高煦轄領錦衣衛可不是他心血來潮,親自將朱高煦從地上攙起,李天語重心長道:
“為兄自然知道高煦你一片忠心天地可鑒,但朝中改革在即,人才短缺,朕觀便滿朝,也唯有高煦你能擔此重任了。”
朱高煦一直以為李天先前是在試探他,但見李天現在的神態又不似作偽,朱高煦也是滿腦袋漿糊,想不明白為什麽。
錦衣衛哪怕撤去南北鎮撫司,但依舊是有刑捕之權,這麽重要的衙門李天會交給他轄領,朱高煦不信。
見朱高煦不吭聲,李天也懶得再勸,不容拒絕道:
“傳朕旨意,加封漢王為太子太保,錦衣衛總指揮使,另賞金一萬。”
楊士奇雖然不明白皇上此舉為何,但還是蹭的起身應道:
“廷議結束後,老臣讓內閣馬上擬旨,不過陛下,漢王殿下還掌領龍驤四衛,若是再加錦衣衛總指揮使一職,老臣擔心漢王殿下會分身乏術啊。”
朱高煦聞言眼神一縮,心中憤然不已,原來在這等著他呢。
兵馬總督加龍驤四衛換一個被腰斬的錦衣衛,狗皇帝好深的算計。
不過明麵上,朱高煦作出了一副十分讚同的姿態,連連點頭道:
“楊首輔說的有理,陛下,臣弟還是不要轄領錦衣衛.……”
“無妨無妨。”李天擺著手,打斷了朱高煦,昂然道:
“龍驤四衛朕再派人便是,但錦衣衛一職,唯有漢王能擔此重任。”
朱高煦沒想到李天居然根本不給他迂回的機會,默然良久,沉聲歎氣道:
“臣弟謹遵皇命。”
示意朱高煦回座,李天也沒忘了朱高燧,稍加思索道:
“高燧啊,皇後前兩日剛給朕清點完皇產,朕聽聞你頗有經商之能,以後朕的皇產就拜托你了可好?”
朱高燧臉色一抽,經商低賤,李天這麽光明正大的誇讚他有經商之能,這不是赤裸裸的打臉他的臉嗎。
不過朱高煦都已經被釜底抽薪,扒皮成錦衣衛的指揮使,連個拒絕的權利都沒有,朱高燧也不敢再觸怒李天,起身垂首道:
“承恩皇兄信任,臣弟必當竭盡所能,為皇兄料理好宮中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