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8章 天文大旱
西國方面,被幕府將軍足利義藤任命為因幡、伯耆、備前、備中、備后、美作、出雲、隱歧八國守護的尼子晴久此時可謂是威風八面,真的自以為是成為了八國的真正老大了。
實際上此時真正被尼子家控制著的只有出雲、隱歧、伯耆三國,其中隱歧國還只是兩座不怎麼大的島嶼罷了。其餘的各國,因幡國是被山名家控制著,對尼子晴久是絕對的鳥也不鳥,畢竟伯耆國正是被尼子家從其手中搶走的呢。而備前、備中、備后、美作四國,有一大部分地區正被大內家以及毛利家的勢力所佔據著,實際上也並非完全聽從尼子晴久的號令的。這跟政良的情況不一樣,政良的肥前、肥后、筑後、筑前、豐前五國守護,其中肥前、肥后、筑後、筑前四國完全是羅氏家的領地,而豐前國以及豐后國的大部分地區都屬於羅氏家。所以相比起來,尼子晴久八國守護這個稱號實際上是很廢的。
但是即便如此,尼子晴久也覺得此時正是借著成為八國守護這一股對尼子家上下的鼓舞之氣,當即決定往石見國銀山地區進軍。但是這個時候,他才發現,那個該死的毛利家也已經將勢力延伸到了石見國的邊境,似乎也有意奪取石見的銀山地區。要是尼子家大軍在進攻這個地區期間,側面的毛利家出兵對尼子家夾擊的話,那尼子家就危險了。於是在與眾家臣商議了一番之後,尼子晴久在今年秋收之後正式出陣安藝國,討伐毛利家。
在出陣之前。尼子晴久曾經考慮過拉上一些幫手前來夾擊毛利家的。他首先想到的。自然就是曾經寫信讓他注意毛利家的政良了。但是羅氏家剛好在這個時期正在長門國的豐浦郡地區與內藤家、陶家「死磕」。況且邀請羅氏家前來攻擊毛利家。只有兩個方向前來相助,一是通過長門國、石見國沿海水道抵達出雲國,與尼子家大軍匯合后再出陣,一是直接通過被村上水軍眾把持著的瀨戶內海攻擊安藝國。這兩條道路不是山長水遠的,就是威脅重重,羅氏家是絕對不會應邀前來的。
既然邀請羅氏家出兵相助是不可能了,尼子晴久蘇隨即又想到了安藝地區的一向宗。於是他立即派人趕往攝津國的石山御坊城求見本願寺證如,向其提出了下令安藝地區的一向宗協助尼子家進攻毛利家的請求。但卻是遭到了本願寺證如的拒絕。自此之後,尼子晴久就記恨上了一向宗,並且在不久后在自家領地內開始打壓一向宗,由此造成了不少的混亂。
得不到一向宗的幫助,尼子家只好自行出陣了。而面對尼子家的入侵,毛利元就也拐著拐杖親自出陣迎擊。雙方在安藝國邊境連續激戰了數月,直至去年年末才消停下來。雖然尼子家大軍此次出陣並沒有向安藝國領地內推進了多遠,但是卻將毛利家的軍勢打得躲在了城砦中龜縮了起來。尼子家上下的士氣頓時大增。而毛利元就這一邊也終於意識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要對付尼子家,就必須先將尼子家中最為精銳的新宮黨解決掉,此時他的心中已經有了一個很好的計謀了。
從這些情報上來看。倭國各地的豪強大名都在按照歷史的軌輪在不斷前進。而羅氏家這一邊也自然是不能落後的。在羅氏家已經基本將長門國等新佔據領地控制下來后,政良當即下達了「拆城令」。下令筑前國、豐前國、長門國各地除了在邊境地帶以外城砦外,其餘的所有城砦都要拆除。
這個命令自然是對這些新佔據地區當地的豪族產生了不少的影響的,畢竟豪族們早就已經習慣了躲在自己建造的城砦中生活,現在突然將他們的圍牆拆了,他們自然是感覺到非常沒有安全感的。於是以豐前的城井家、筑前的秋月家、麻生家為首,一部分家臣聯合向政良請命取消這個拆城令。
對於這些人的請命,政良自然是沒有理會的,他只是讓東鄉平次與山本勘助出面接見了這些人。一見面,東鄉平次就直接責罵起這些豪族道:
「本家法度明確規定,除家督居城以及各番隊駐地以外,除非是因軍功而被家督親自批准,其餘任何家臣不得擁有自己的城砦。難道諸位是打算讓本家家督自行違反本家的法度嗎?還是各位以為你們的軍功足以令主公批准你們可以擁有自己的城砦了?」
「還是說,你們自認為你們對本家的貢獻甚至比我們這些人都要巨大了?難道,你們心中有著據城謀叛的想法?」
面對東鄉平次一句接著一句的責問,尤其是最後一句有關謀叛的質問,頓時令到城井家、秋月家等家臣嚇得出了一身冷汗。於是紛紛極力辯解起來,直到最後他們從小倉城出來后,他們才意識到,方才他們都忙著為自己的辯解了,反而將向政良請命的事情忘記了。
醒悟過來的眾人當即面面相覷起來。難道現在回去再次求見家督大人?但從方才的情形來看,是斷然沒有結果的了,他們家中經過數代人不斷修築而城的城砦看來是定然要被拆除了。
直接反抗?可是現在自家的軍勢都已經被解散了,甚至連家臣都被羅氏家以這樣那樣的借口給分封到了基本無法在短時間內聯繫得上的地區定居去了。而領地中的領民,不管是新遷徙而來的新領民還是舊有的原領民,都被羅氏家的誘人法度所吸引了,已經牢牢跟隨在那些被羅氏家內政閣任命的各地村頭、町頭的周圍,成為了羅氏家的忠實擁護者。要是反抗的起來,他們突然發現,最後也只能帶著幾個族人反抗了。
當然,他們也並非是一無所獲。至少在加入羅氏家后。他們的領地的收入將會提升不少。這些人當中也是有不少熟悉農耕的人才的。在看到羅氏家內政閣在他們領地上推廣的各種農作物的種植、農耕工具以及農耕措施后。都知道這將會令他們的領地收入增加不少。有了更多的收入,他們就可以加入到目前羅氏家內部正大行推廣的商貿上去了。
實際上他們還不知道的是,按照羅氏家的用人制度。由於此次請命時件的發生,至少在未來十年以來,除了為了安撫他們而由情報閣與軍事閣聯合審議,並且給政良親自審批通過的其家族族人以外,他們家族的其餘所有族人即便是再有才華,都將得不到進入羅氏家官方機構的機會了。這主要是為了讓這些依然還沒有融入羅氏家體系的豪族們無法在羅氏家的機構中暗中形成一股潛伏著的不穩定勢力。所謂防患於未然。這些規定是必須要出台的。
就在羅氏家領地內密鑼緊鼓地通過組織領民參加徭役以及出動奴隸番隊等方式進行大規模的拆城運動之時,終於從今年的特殊天氣災害中恢復過來的豐前國東南部的杉家等豪族又蠢蠢欲動起來了。
得知這一消息的政良卻是冷笑不已,前段時間因為救災以及攻略長門國而暫時讓你們這些傢伙喘一喘氣,現在你們倒是自行送上門來了。於是政良也當即向豐前國甚至豐后國各地邊境的番隊下達了動員令,隨時準備向這些地區出擊。
當然,雖然雙方都希望對對方出陣,但是都有著一個默契。那就是都準備等到天文二十二年()的春耕結束后再行開戰。只是就在這個時候,歷史記載中,天文年間最大的一場旱災來臨了,史稱「天文大旱」。
正所謂大澇之後必有大旱。古人的確是不欺人的。去年的連續暴雨與颱風天氣后,於是在進入天文二十二年以來。老天就連一粒雨滴都沒有下過。到了五月份后,乾旱天氣進一步加劇,天空中太陽猛烈,氣溫急劇上升。高溫的天氣下,各地的溪流河川的水位急劇下降,甚至直接乾枯了。更讓人頭痛的是,一些山區由於高溫而自燃起來了。由於倭國山林眾多,一旦一處地方燃燒起來,在這樣高溫的天氣下的助長下,瞬間形成了一大片的山林大火。土地乾旱開裂,河流斷流乾枯,山林漫天大火,一時間到處都是一片世界末日的景象。
這一次的災情,已經不是像去年一樣僅僅局限在某些倭國區域了,而是席捲全國。甚至從王海的口中得知,明國也發生了相同的災情,因此在這一段時間裡,被遷徙往羅氏家領地的明國移民也大幅度增加了,於是政良趁機將這些明國領民分散安置到了肥后國、豐后國、筑前國以及豐前國這些此前明國移民不多的地區。
這樣的災害情況,一直從天文二十二年年初持續到了八月份。倭國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響。所幸的是,經過十多年的發展,此前羅氏家在肥前國、肥后國、筑後國都建立了比較完善的水利體系,所以這三處地區受到的影響幾乎是最少的,當地的春耕以及這段時間的農耕都得到了極大的保障。
而稍為晚一點成為羅氏家領地的筑前國西部地區與豐國國中部地區,由於水利設施也修建得不少,雖然還沒有達到完善的程度,但是也令到當地受到的影響降到了最低,起碼是保住了當地的春耕,預計秋收也是得到了保障了。
相對的,受影響最大的,自然就是這一段時間剛剛被羅氏家佔據的筑前國東部五郡、豐前國中北部五郡以及長門國豐浦郡這些地區了。由於被羅氏家統治的時間較短,這一段時間裡,羅氏家內政閣的主要工作是在當地登記人口、檢地、遷徙安置領民、委任從羅氏學府畢業或者從羅氏家常備退役的人員到當地任職、組織有償徭役或者安排奴隸番隊拆除各地城砦等工作。至於開墾田地、修築行軍大道,以及最為重要的修繕水利這些工作還沒有開展。
於是僅僅憑藉當地的舊有的水利設施,當地的春耕以及這段時間的農耕自然是受到了極大的影響了。準確地來說,這些地區的領民只能聽天由命,靠天吃飯了。政良在這段時間在當地的巡視期間,發現基本上只有靠近河流小溪的一些田地得以繼續耕種,至於地勢稍高的一些田地,是被徹底荒廢了。
當然,所謂有害就會有利,這一次的大旱,對於羅氏家而言,也並非全是壞事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