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全力西進
劉布他在主力集結完畢以後,就命令主力部隊出發,離開泰州前往瓜州鎮,這時候,光從海上南來的劉家軍精兵,就多達四萬之眾,這還是主力軍團,可以這麽說,山東東三府和遼南府能夠調動的機動兵力,基本上都被調動了,四大主力師,而且也都成建製的抵達了揚州府,在泰州進行集結,然後一路西進,抵達瓜州,進入臨時的大營,準備渡江。
瓜洲鎮在揚州府江都縣南四十裏長江之濱,《元和誌》曰:昔為瓜洲村,蓋揚子江中之沙磧也,沙漸漲出,狀如瓜字,遙接揚子渡口。
其自唐開元以來,漸為南北咽喉之處,其地當運河之口,與南直隸江陰遙遙相對,舊有城,今為鎮,本朝設千戶所駐兵於此。
瓜州千戶所名為千戶所,實際的兵丁不足百人,在劉家軍抵達了以後,馬上的就放棄的抵抗,投靠了劉家軍,成為了劉家軍的一員。
劉布就把他的渡江軍團大營設置在這裏,主力也在這裏集結,他的主力準備集結完畢以後,就會渡江作戰。
而他的兩支艦隊,已經沿江向西進發,一路炮擊沿江的城市,特別是長江對麵的江陰城,更是受到了他們的重點炮擊,江陰乃海防重鎮,南京的門戶,朝廷在此這裏駐有大軍進行防守。
但其平時兵力已經十分的空虛,少到了隻能夠欺負老百姓,對付土匪山賊都沒有能耐的時候,但是自從劉家軍出現在這裏以後,南京守備緊急的往這裏調集了數千人馬進行駐防,順天巡撫也都迅速的調動了援軍在此,他們知道如果劉家軍西進,首奪的就是鎮江縣。
鎮江古時候叫做京口。
京口瓜洲一水間,
鍾山隻隔萬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王安石的這一首膾炙人口的《泊船瓜洲》是大多數人印象之中瓜州的印象。
鎮江地處長江下遊,北臨大江,南據峻嶺,形勢險要,為兵家所重。
其地為江南運河的北口,過長江與江淮運河相聯。
東吳在此置卒戍守。東晉南渡,征北、鎮北、安北、平北等將軍府及北中郎將府常設於此,因有“北府”之稱。
東晉末年北伐,疆土擴至淮北,京口的軍事地位始漸下降。至南齊永明二年桂陽王蕭鑠為南徐州刺史,罷京口軍府,梁末侯景之亂,江北淪陷,在京口複置重兵。
沉舟畔側千帆過,枯樹樁前萬樹春,昔日爭霸天下的古戰場,在太平盛世以後,已經變成了名勝古跡,變成了文人墨客憑吊的古戰場變成了經濟繁榮船,船隻往來的縣城。
但是因為今天劉家軍突然間的出現,又把這裏變成了戰場,變成了南北爭霸的關鍵。
劉家軍他與別的軍隊有很多不同之處,這就是他們的水軍特別的強,甚至要比南方的還要強。
在以往南北對峙的時候,都是南朝的水軍強大,可以在關鍵的時候給北軍以致命的一擊,抯止其渡江。
而且當年太祖皇帝,稱霸天下,他一手所創辦的水軍,也都差不多是天下無敵,打敗了所有的敵人,大明的水軍可是強悍無敵,但是隨著他軍事製度的腐敗和政治的腐敗,當年那一支縱橫天下,所向無敵的水軍,也都逐步的沒落了。
而且長江兩岸因為長期的太平盛世,大多數地方都已經刀槍入庫,放馬南山,根本都沒有什麽重兵,即使是鎮江這樣的重鎮,其駐兵不超過千人,而且還存在著極其嚴重的吃空餉的問題。
自從劉家軍崛起以後,南京守備武將,還有應天巡撫他們還是迅速的往這裏調派的軍隊,進行增援。
但是這一種臨陣抱佛腳的辦法,沒有令他們的防務實力得到增強,而是士兵到位了以後,也都沒有足夠的武器,出現了將軍手上有兵,卻不知道如何指揮,士兵守城,卻不知道如何守的局麵,城牆之上,其荒草長得比人頭還高,大多地段,都非常的破爛。
更重要的是他們缺乏守城的重型武器,現在守城如果沒有大炮,沒有投石機這些大威力武器,很難以對攻城的敵人造成傷害。
而劉家最強大的水軍,早已經都是了光顧了這裏,使用他們的大炮,多次的炮擊的鎮江城的城門,把這裏炸得更加的稀巴爛,更加的破敗。
出乎意料的就是,守軍雖然處於絕對的劣勢,但是他們的意誌卻是相當的頑強,如果是別的地方,經過幾輪炮擊,看見了劉家軍神勇不可敵的大炮,這些官軍早就舉旗投降了。
但是這些守軍大多數都是當地人為主,當地人有一個特點,就是抱團和排外,他們十分害怕劉家軍占領了這一片地方以後,屠殺他們的子弟,奴役他們的子女,他們也都知道鎮江就是守南京的關鍵,守住了這裏,等待南京城的援軍至,他們就可以守住南京城。
否則這裏守不住,沒有為南京城守城爭取到足夠的時間,整個戰局就靡爛了,整個南方都處於劉家軍的進攻兵鋒之下。
所以劉家軍海軍多次的對江陰城進行了炮擊,並且派出了軍隊進行了攻打,他們訓練有素,武器精良,打得對手抬不起頭,傷亡十分慘重,但是守軍卻是非常的頑強,寧死不退,死守陣地,硬是在城牆之上,堵住了劉家軍水陸大軍的圍攻。
不過所有的人都明白一點,他們能夠擋住劉家大軍的圍攻,隻是暫時性的,如果當劉家大軍雲集的時候,而他們的援軍又未至,就是他們城破之日。
鎮江的生死,取決於南京的援軍,其鎮江的抗戰,又是為南京設防爭取到更多的時間。
劉家軍因為出其不意的占領了揚州,可以說是打亂了朝廷所有的部署,也都令他們觸手不及,不知道如何是好。
說白了就是劉家軍一舉的打敗了其指揮中心和首腦機關,讓他們對局勢失去的反應能力,以至於當劉家大軍突然出現的時候,他們是驚慌失措,亂成一團。
整個所謂的長江防線,根本就沒有形成,劉家的水軍出現在長江,如入無人之境,所謂防線是形同虛設。
本來對付北軍南下,最強的就是水軍,南方人水軍優勝於北方,是千年來的慣例,現在居然讓北軍擁有強大的水軍,一路乘風破浪,披荊斬棘,所向無敵,而南軍根本就沒有抵抗可言,是令他們十分尷尬。
劉家軍就是因為擁有水軍在手,所以他們一路橫掃長江沿岸城市,封鎖了各個渡口,炮轟長江沿岸的城市,令他們驚慌失措,掩護大軍渡江。
劉家軍渡江的大軍,主要主力的當然就是駐屯在瓜州的劉布所部,他這一部可是可是主力人數多達四萬之眾,還擁有龐大的水軍作為支援。
他們的計劃就是占領鎮江,然後沿江西進,一舉的拿下南京城。
另外的一路就是劉忠勇率領的大軍,劉忠勇率領大軍繞過鳳陽,直撲滁州,迅速的攻下了沒有防守的滁州以後,然後以此為為立足點,在水軍的支持下,強渡長江。
同時他們也都派出了一支偏師前往攻占長江沿岸城市儀征,劉家軍南下大軍和劉布的軍隊,雙方在儀征勝利匯師,兩軍合並,且以此作為渡口,強渡長江。
至此從瓜州渡口,到滁州渡口這數百裏的長江沿岸,都是劉家大軍的登陸場,他們在軍艦的掩護之下,使用商船竹笩,紛紛的渡過了長江,撲向南岸。
劉布他率領著他的親兵主力也都從瓜州渡口登陸,強渡長江。
盡管他們還沒有拿下京口,但是但是他們已經占盡了上風,拿下此地,就是時間的問題。
所以劉布決定把他的前敵司令部向前推移,渡過長江,直接的參加攻打鎮江之戰。
劉布橫渡長江,是坐著他的主力艦東海號過的,像這種縱橫於大海之上的主力戰艦,讓其渡過長江,隻是小兒科,小事一樁,劉布卓立在東海號的船頭,看著部下千舟進,發船爭渡,這場麵十分的浩大,陣容鼎盛,氣勢驚人,不免豪氣大發。
指揮著這麽龐大一支軍隊,橫渡長江,圍攻大明的南京,這可以稱得上是赫赫的武功。
放眼天下,能跟他們做對手,有一拚之力的沒有幾個,所以劉布他十分的驕傲,十分的豪氣萬丈,所以隨口一出就念了一首七律詩:
鍾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
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這首詩一出,可是令身邊的人都大為震驚,感歎莫名,他雖然沒有華麗的詞藻,卻是大氣磅礴,豪氣萬丈,稱得上是胸懷山河,氣吞天下,其百萬雄師過大江的氣慨,也令每個人感到震撼之極。
在其身邊的錢謙益擊節叫好,說道:“好詩!好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