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明末之新帝國> 第621章 機會難得

第621章 機會難得

  陳文若這麽一發狠,錢謙益又不敢跟他頂嘴,他可是知道這一個人的變態和殘忍,為達目的,他不擇手段。


  他明知道朱大典跟劉家父子關係不錯,去到了劉家父子那裏,礙於情麵,劉家父子肯定不敢殺了他朱大典。


  但是這陳文若也知道劉家父子不好意思出手,他就親自出手把朱大典給弄死了,這種人不可以以常理度之。


  不過這種事可不是他錢謙益不說話,做縮頭烏龜就能避過的,陳文若他惡狠狠的說道:“末將苦心婆口,遊說錢公你棄暗投明,這是為了你好,你今天會生恨,異日必有感謝陳某之日,今天你就表個態,必須把這事給定了。”


  錢謙益苦笑的說道:“錢某一個在野人士,無官無職,隻想過閑雲野鶴一般的生活……。”


  陳文若他說道:“少說廢話,既然公已經不想當官,為何卻來投靠吳宗達,出謀劃策,謀害我劉軍?”


  陳文若將了他錢謙益一軍,這可是令他無話可說了。


  陳文若冷冷的說道:“今日你要麽是追隨我劉家軍,要麽就是死敵,何去何從,由公你自己選擇。”


  錢謙益冷汗直冒,他說什麽也想不到自己居然會被一個小字輩的人迫到了牆角,到了無路可走的地步,陳文若雖然他的官職極小,但是在揚州他就是實權在握,想對付誰,就對付誰,連朱大典這樣的大佬,都被他逼的自盡了,如果不順著他的意,就會驚怒於他陳文若,他隻好使拖刀計,他說道:“此事關係重大,且容老夫考慮數日。”


  陳文若他說道:“錢公隻有兩個時辰的考慮,兩個時辰以後,如果你不是劉家朋友就是敵人,這暢春院將血流成河。”


  陳文若說了這樣的狠話,可是把錢謙益給嚇壞了,他可是知道對方不是吹牛逼的,他們是真正的說得出做得到。


  如果在沒有弄死朱大典之前,錢謙益多半會認為,陳文若他隻是在吹牛逼,隻是在發狠,但是這時隔壁傳來了消息,這就是朱大典上吊自盡了,這可是給這幫人以巨大的震驚。


  他們還以為這些人隻是做一個樣子的,在朱大典自盡之前,他們會借故製止,然後繼續的勸說他歸降,這種刀下留人的戲碼,屢見不爽。


  但是這些人可是料錯了,直到朱大典把腦袋伸進了白綾裏麵,掙紮到斷氣為止,這些人都無動於衷,沒有一個人去勸,沒有一個人給他最後的機會。


  這就說明他們正在跟你談話,就已經是最後的機會。


  而且更坑的就是陳文若隻是跟錢謙益說了,其他的人他根本就沒有說,他的意思很明顯,如果錢謙益歸降了,其他的人都必須跟著一起歸降,如果錢不降,其他的人就是想降,他都看不上眼,直接著就一鍋端了。


  這可是令其他有一些想要投降的人非常的不滿,非常的尷尬和不爽,自己倒是想投降人,家還不給你這一個麵子和台階。


  陳文若說完了這句狠話以後,他就走了,他走的可是人狠話不多的路線,既然跟你們說了,就不再囉嗦,願意跟劉家的就一起混,如果不願意的話,那就幹掉,對待敵人,他們是最簡單不過,就是用肉體來消滅它就好。


  陳文若他為什麽一定要勸這些人歸降,要知道錢謙益也好,隻是一個眼高手低的人,說白了他跟吳宗達都沒有什麽分別,空有那麽大的名聲,事實上卻是屁事都幹不了。


  而另外一位高望,他的名聲那是更加的爛,更加的臭,但是人家可是當權人物,可是有權有勢或者是有名氣,這種人歸降於劉家,對於他們來說,這是有巨大的意義。


  如果不是吳宗達已經中風癱瘓了,他陳文若說不定還會迫吳忠達歸降,堂堂的朝廷次輔,江南督師歸降劉家,這該給天下造成多大的震撼和打擊?


  而且像高望這種地方的實力派,向他們投降也是有許多的好處,比如說劉家軍這麽一丁點人,根本就無法控製整個揚州,他們隻能夠勉強的控製揚州城而已,對於揚州府的三州七縣之地,隻能夠望洋興歎,隻能夠任由其發展。


  但是高望歸降了以後,高望就可以向其手下們下令,讓他們降下了明軍的軍旗,升上了劉家的旗幟,這種傳檄而定的優勢,也隻有地方的實力派願意跟他們合作了,才能達到的效果,如果當地的縣令和實力派都不願意合作,而是跟城市共存亡,一起抗拒的話,估計會給他們造成很大的麻煩,他們這麽多縣城,一個一個去攻打,一個一個去搶下來,會耗盡他們巨大的實力和物力。


  像現在這般,隻要一紙命令傳遞過去,基本上就能解決的問題,還有什麽比這更好嗎?


  而且陳文若他十分的聰明,他也都滅了這麽多官員,超了大量的錢財,這些錢財都讓他用於收買這些官員了。


  劉家軍的使者飛快的奔向三州七縣之地,遊說這些官員們歸降,如果願意投降的,什麽大餅都可以畫,金銀財寶和美人馬上就奉上,如果敢跟他對著來幹的,他們也都沒有辦法,隻能夠暫時記著這一筆賬。


  別看陳文若他這樣子有點像是亂搞,還真是有些用,至少他是瓦解了揚州本地對劉家的反抗,而且還能把勢力向外進行延伸,揚州可不靠海,比較靠海的還是他們的泰州,泰州往往又是鳳陽巡撫駐兵之地。


  本來按照鳳陽巡撫的任務,如果他在漕運工作繁忙的時候,就在揚州督漕,戰時就駐紮在泰州。


  但是吳宗達比較的好場麵和氣派,他和吳非凡也都駐在了揚州,這就讓重鎮泰州屬於防務空虛的狀態。


  當日吳非凡兵敗以後,往泰州狼狽逃竄,結果讓當地的老百姓抓住了,扭送往官府去,結果就讓泰州無兵可守,他怎麽就一紙命令傳遞過去,就馬上接管了泰州。


  而且他在揚州起兵,也相當於在大明江南的大腦起兵,大腦都癱瘓了,他空有強大而又強壯有力的四肢,也都沒有用,因為是首腦和中心機關被摧毀以至,根本就沒有辦法如何應對這一場政變。


  周邊的州縣,聽說揚州出事了以後,大多數都是堅守待援,沒有幾個敢直接出兵進攻揚州。


  一方麵是因為劉家軍派出了使者,四處的遊說這些縣令,讓他們三思後行,另外一方麵也是劉家軍迅速的拿下了揚州,他們可是號稱有三萬。


  當地的縣令手下不過是數百人或者是幾百人的兵力,如何敢對抗數萬大軍?他們隻好據城而守,等待朝廷大軍來援,又有一部分人抵受不了誘惑,直接的就投了劉家軍。


  可以這麽說自,從陳文若起兵以後,他可是徹底的癱瘓了大明在揚州府的統治,令這裏產生了崩潰式的慌亂,這種慌亂以揚州為中心,迅速的向四周進行蔓延。


  本來依照陳文若的計劃,他們這樣子搞,朝廷肯定會快速的派出兵力,對他們進行圍剿和進攻,他也都做好了死守和苦戰揚州城的準備,誰知道他們在這裏起兵,可是累癱瘓了這裏的指揮中心,令周邊大為恐慌和害怕,他們自保都不成,哪裏還敢來打揚州?

  本來依照大明最新的設計,江南吳由江南督師吳宗達負責統籌江南的人力物力,負責對付劉家軍,改變了以前以南京為首的權力核心狀態。


  這可是南直隸方麵非常的不滿,非常的不爽,雙方正處於交權和冷戰之中,也剛好是屬於交接失衡之中,權力才剛剛往揚州方向進行轉移,結果就發生了崩塌式的崩潰。


  這就讓他們之間徹底的慌亂了,徹底的害怕了,不知道如何是好。


  如果是平時,南直隸方麵自然就是以應天巡撫為首,加上南京的六部尚書這些大佬們坐在一起,基本上都可以商量決定這一塊地區的大事了。


  軍事方麵一向都是由徐國公擔任南京守備,如果有重大的軍事問題,他們也都能夠幫忙負責,而且作為應天巡撫,一向都是上管民政,下管軍馬。


  但是在長江的江北,它又是另外一種境況,江北最重要的自然就是鳳陽府,他們所在的地方就是由鳳陽巡撫負責,偏偏鳳陽巡撫剛剛被擼下來,新任人選還沒有確定,吳宗達他的作用就是鳳陽巡撫,但是鳳陽巡撫和總兵同時都被拿下了,這就令他們陷入了極大的慌亂,極大的恐慌之中。


  也就令周邊的知府、州府的官員也都不知道如何是好。


  官府的混亂,就給劉家以更多的機會,就給陳文若以更多的機會了,如果是平時,隻怕早在叛亂發生的兩三天後,朝廷的大軍就會壓過來,把他們毀滅了,但是現在居然是首先出事的是巡撫和知府,也就令他們這些人,不知道如何是好,如何應對了。


  估計以以他們的尿性,在朝廷沒有指定派出更高一級的官員,負責處理這一件事情之前,這裏都是沒有一個明確的結果,不會有一個明確的領導人負責統籌這一塊的資源和實力,這就讓陳文若他在這裏如魚得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