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推演入門
白術將道書緩緩攤開。
【研習四象軍陣,青龍篇……】
【缺乏研習基礎:藝業-陣法……】
【研習失敗……】
白術的眼前,光影拉開,無數的士卒,在那光影當中,變幻著自己的位置,倏忽之後,那些士卒運動的軌跡,陡然之間,變得淩亂起來,然後所有的光影,都消散於無形,重新化作一卷玉色的道書,合於白術的掌心。
【是否以此為基礎,推演藝業-陣法……】
很快,又一條提示信息,在白術的眼前,浮現出來。
白術掌心的道書陡然間粉碎,然後麵板上,造化飛快的減少。
用了三百點造化之後,一卷全新的道書,出現在白術的手上。
【物品名稱:陣法詳解-軍陣】
【物品類型:道書】
光影之後,白術麵板上的信息,亦是隨之多出來一條全新的二級條目,藝業。
【修為:元神階一重(三階)】
【功法:《劫運經》(殘篇)(天階)(第三重共三重)(可推演補全)】
【神通:造化黃庭經(秘法)、呼風喚雨(神通)、劍氣(術法)……】
【藝業:陣法-軍陣(初入門徑)】
【寶物:1、昆山印(神道靈寶),2、聚寶金錢(仙道靈寶),3、穹羅渾天傘(仙道靈寶)】
【元炁:四十二萬九千八百七十七】
【造化:四千三百七十二】
和神通術法之類不同,藝業雖然也分為初入門徑,小有所成,融會貫通,爐火純青和推陳出新五個層次,但藝業的提升,每一次,都需要花費一定的造化。
……
又過了半年的時間,白術才是停下了繼續獵殺那些怪孽的動作,將那怪孽掉落出來的道書收起,白術的目光當中,有一抹陰翳浮現出來。
軍陣體係當中,最基礎的軍陣,運用最廣泛的,乃是四象軍陣,又分為朱雀軍陣,白虎軍陣,青龍軍陣和玄武軍陣。
而每一象的軍陣,又能夠往下簡化拆分成數個更小的殘陣。
想要作為一個統帥,那必然是要學會四象軍陣之一,方能自如調動大軍。
而這統帥麾下的校尉,隊率們,也都會分別研習同一個軍陣體係之下的不同殘章。
很顯然,這匈水之末鎮守的大軍統帥,生前所修行的,便是青龍軍陣,而起麾下的將領們,也各自研習了不同的青龍殘陣。
青龍軍陣,由八個部分構成,分別是最核心的總綱,以及後續角之章、亢之章、氐之章、房之章、心之章、尾之章、箕之章。
七個殘陣,加上最核心的總綱,便是一個完整的青龍軍陣。
半年的獵殺,此地士卒所化的怪孽,零零總總的掉落了數十本道書出來。
這些道書當中,青龍軍陣的七個殘陣,都有了不少的重複,但獨獨是少了最重要的那一本總綱。
“看來,那總綱,隻有那五階的怪孽首領才有機會掉落了。”白術搖了搖頭,放棄了繼續在此間逗留下去,將完整的青龍軍陣都刷出來的想法。
“罷了,且待日後,以造化強行推演青龍軍陣的總綱也就是了。”
“又或者,到了西昆侖後,看看西王母的藏書當中,會不會有軍陣的記載。”
【藝業】一欄當中,七個青龍殘陣:青龍軍陣-角之章,一直到青龍軍陣-箕之章,盡皆羅列於其中,每一個,都隻是初入門徑,未曾有所提升。
雖然這些殘陣,也能夠獨立成陣,但沒了總綱,這些殘陣,就絕對不可能被提升到推陳出新的地步,自然,也就無法傳授給那些玩家們——對白術而言,不能傳授給玩家,那這軍陣就毫無意義,畢竟,他給自己籌劃的未來,並不是作為一個統兵的大將,他也沒有去戰場上廝殺的打算。
對白術而言,軍陣唯一的作用,就隻是作為一個香甜無比的蛋糕,作為掛在那些玩家們頭頂上的胡蘿卜,僅此而已——作為玩家體驗當中,不可或缺的東西,想要獲取軍陣的道書,當然是隻有拿最為重要的造化來交換,才有可能得到白術的傳授。
換而言之,這軍陣,就是從那些玩家們身上收割造化的無上利器。
……
匈水流域,足足是覆蓋了十二萬裏,白術足足花了七年的時間,才是從匈水之末,到了匈水之始。
一路上,白術所見到的五階的怪孽,足足有十二個,除此之外,有五階巫仆坐鎮的巫仆群落,也有七個。
遇到這些怪孽的時候,白術隻能是避之而行,甚至,一路上,白術獵殺那些巫仆的時候,也都得小心翼翼的,控製戰鬥的範圍和動靜,以免是驚動了那些五階的存在。
沒過半年,白術還要找一個地方,以消弭自己身上,因為殺業的積累的衍生出來的殺業之火——功業,乃是修行者一生經曆的寫照,象征著修行者的過去,不會因為任何東西而改變。
是以,白術雖然能狠得下心,消弭那些殺業之火,但對於殺業本身,卻是無可奈何。
可以想象得到,隨著白術一路的獵殺,他身上的殺業,會越來越重,這些殺業彌生出殺業之火的間隔,也會越來越短,而想要避免這種情況,唯一的辦法,便是提升自己的修為。
修為不一樣,所能承載的殺業,自然也就不一樣。
背負著百萬的殺業,在長生天仙的眼裏,可謂是寸步難行,要麽,就屈從於殺業之下,轉修殺伐之道,要麽,就隻能是將所有的時間,都用於消弭那源源不斷的殺業之火。
但對於逍遙真仙,乃至於不朽金仙而言,這百萬的殺業,就什麽也算不上。
歸根結底,作為修行者,功行修為的精進,才是王道湯湯。
不過,白術所修行的根本功法,《劫運經》,乃是殘篇,隻有前三重,隻能修行到元神階段,想要繼續修行下去,就得花費大量的造化,推衍其後續的部分,在白術的預估當中,他目前身上的造化,還不夠將那劫運經給推演和修行到第五重——也就是說,就暫時而言,想要以這劫運經成就長生天仙,對於白術而言,遙不可及。
而不能成就長生天仙,對白術目前的狀況,便不會有絲毫的改善,麵對那些五階乃至於更在其上的巫仆和怪孽們而言,三階元神,以及四階合一,並沒有什麽區別。
是以,白術此刻,明知自己的實力有些不足,但也沒有要尋一個地方推演功法,將自己的修為,提升到四階合一境的想法。
七年裏,白術一路行進,可謂是小心翼翼,從昆山出發,再到嶽澤河與永源河所養成的,肆無忌憚,恣意往來的狷狂性子,也是在這七年之間,被白術一點一點的從自己的性格當中消磨掉,不留痕跡。
匈水的起始處,是另一條河流,流金河的末端。
流金河與匈水的界碑下,同樣立得有軍寨,軍寨當中,空空入夜,並無怪孽在周遭巡邏,也沒有怪孽存在過的痕跡,也不知,是此處之前就沒有大軍守禦,還是那守禦界碑的大軍的隕落之後,並未形成怪孽——按照白術的猜測,多半是後者。
信步踏入那流金河中,白術的臉色,便是陡然一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