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一股沉甸甸的神聖使命感在心中升起!(求訂閱)
“明太祖本紀!”
“太祖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諱元璋,字國瑞,姓朱氏。
先世家沛,徙句容,再徙泗州。父世珍,始徙濠州之鍾離。
生四子,太祖其季也。母陳氏,方娠,夢神授藥一丸,置掌中有光,吞之,寤,口餘香氣。及產,紅光滿室。自是夜數有光起,鄰裏望見,驚以為火,輒奔救,至則無有。
比長,姿貌雄傑,奇骨貫頂。誌意廓然,人莫能測”
王海龍看到“天書”第一頁的內容後,心瞬間涼了半截。
他喵的,別以為他讀書少,就不知道大明太祖朱元璋的事情,就沒有讀過《史記》,不知道“明太祖本紀”是什麽歌一絲。
特麽的,這哪是什麽天書,這完全是一部史書好不好。
懷著一絲僥幸,王海龍跳過天書第一頁,有關“明太祖朱元璋”的介紹,然後查看第二頁的內容。
隻見最上方寫著七個大字“大明恭閔帝本紀”!
恭閔帝,也就是大明第二個皇子,明太祖朱元璋的孫子,朱允炆的故事。
然後第三頁:“大明明成祖本紀”。
第四頁:“大明仁宗本紀”。
第五頁:“大明宣宗”
第六頁
一直到第八頁:“大明憲宗本紀”,第九頁:“大明孝宗本紀”等等。
王海龍看著“天書”中的記載,整個人被嚇得冷汗直流。
因為如今在位的帝王便是大明憲宗皇帝,也就是世人口中的成化皇帝,至於天書中記載的“孝宗皇帝”,如今隻是太子,還沒有成為皇帝。
換句話說,他手中的“天書”的確是明史,隻不過不是已經發生的明史,而是整個大明朝從建國以來,到最後王朝滅亡的整部史詩。
此外,除了大明王朝外,天書中還記載了這二百七十餘年間,其他國家的史詩。
所以這“天書”真的是上蒼賜下的神物,裏麵也記載著足以顛覆整個天下的無上隱秘。
然而,這個秘密也僅是對王朝執掌者而言的,對他這個小武者來說,一點用都沒有好不好。
他就算知道了大明朝會在一百七十年後被女真滅國又如何?
難不成,他還能活到一百七十年後,上戰場,殺韃子不成?
又或者憑借這點信息,顛覆掉大明朝?
想啥呢,還是洗洗睡吧!
當然,也不能說“天書”中記載的事情對他一點幫助都沒有,有些記載對他幫助還是挺大的。
比如說,他知道了,一直被眾人看不起倭寇老家裏,竟然有著天下最大的銀礦,年產白銀幾千萬兩。
再比如說,大明西南一直被人忽視的安南等地,竟然遍地黃金。
亦或者說,當今大明朝的成化皇帝雖然不咋地,但架不住人家生了個好兒子,那位大明的十三皇子不僅武功天下第一,未來就是破碎虛空飛升仙界了。
“咦,等會兒!”
王海龍似乎想到什麽,突然將手中的“天書”翻到第八頁,仔細讀著其中的一段話。
“憲宗有子嗣數十,然其中最佳者,非其十三子朱祐栻莫屬,非大明帝王,卻被世人稱之為聖武大帝。
聖武大帝疑似上界神聖轉世,文治武功莫不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文采風流,被譽為文道聖人臨世;武道通神,疑似武祖複生。
初學文,三日識字,百日通曉古今;
後習武,一月先天,三月超凡,百日過後,當為天下巔。
因其為人低調,故而不為人所知,後年至十六,歎人間無敵手,故破碎虛空,飛升而去,有龍吟鳳鳴祥瑞漫天,仙佛神魔降顯化為其賀!
至此,世人方知有聖武大帝其人,憲宗及滿朝文武悔之莫及,歎曰:‘若大明交由聖武大帝之手,未嚐不可舉國飛升,諸公與百姓共入仙庭也,悲呼,莫過於此!’”
王海龍看到此處,腦海中不由浮現出聖武大帝破碎虛空,飛升成仙的畫麵。
高空中,龍吟鳳鳴祥瑞漫天,仙佛神魔顯化世間為其賀!
大地上,成化皇帝和文武百官,以及萬千百姓,捶胸頓足,悔之莫及!
這一刻,他心中不由的升起一道神聖而又沉甸甸的使命感,他覺得十日前,神光照耀天下,天書降臨於世,或許並不是沒有原因的。
如今成化皇帝在位十五年,恐怕那位低調的聖武大帝已經快要成人了。
一旦對方覺得這方天地無趣了,便會破碎虛空飛升離開。
天地降“天書”於世,恐怕就是用大明的悲慘未來來提醒世人,這裏有個落單的神仙,千萬不要放走了那個聖武大帝
咳咳,不對,是來提醒世人,拯救大明者,非聖武大帝朱祐栻莫屬。
我輩武者,當要為天下蒼生考慮,為民請願,請求憲宗皇帝朱見深退位讓賢,跪求聖武大帝朱祐栻登基稱帝,帶著整個大明舉國飛升,大家一起成仙,一起長生不死。
“不錯,不錯!”
“就應該是這樣,就應該這樣!”
“這是上蒼在借天書提醒世人,在借我的手,借我的嘴,告訴世人,能引領大明走向光明未來的,非聖武大帝莫屬啊!”
王大海顫抖著身子,越想越是這麽一回事。
此時此刻,他隻覺得自己還不能倒下,他身上還承載著蒼天的意誌,承擔著天下蒼生的未來和希望。
他必須將天書中的記載公布於世,必須尋找更多誌同道合的戰友,必須讓天下所有人知道,引領大明走向光明未來的,非聖武大帝莫屬啊!
如此,匯聚萬民之請願,才能打消聖武大帝獨自破碎虛空飛升成仙的念頭,讓他帶著大家一起飛升(陰笑)。
特麽的,想要撇開我們自己偷偷飛升成仙,門都沒有。
就在王海龍不斷堅定自身心念之際,遠處一葉扁舟跨海而來,一個白發老者傲然立於孤舟之上,乘風破浪,朝著王海龍所在的小島迅速駛來。
待那老者所乘孤舟靠近小島百米距離,老者縱身而起,如同一直海鳥般,在大海中輕點兩下,便穩穩的落在王海龍身前。
“王海龍,交出天書,念在你是我海沙幫供奉的份上,本座饒你不死!”
老者死死盯著王海龍手中不斷發光的天書不放,卻並沒有直接出手,而是開口威脅道。
因為老者很清楚,自己的武功雖然比眼前的海龍王高那麽一點,卻也高的有限。
他之所以能第一個找到王海龍行蹤,也不是武功有多高,而是因為他和王海龍相識甚久,對王海龍的了解也足夠深,所以才能猜到王海龍會跳海逃脫。
所以,在別人還在舟山島上搜索時,老者已經駕駛扁舟,開始搜索舟山島附近的諸多島嶼了。
所幸苦心人天不負,在忙活了大半夜,搜索了十幾個小島後,終於找到了王海龍,也見著天書神物。
老者寒聲開口,身體緊繃成一根彈簧,無時無刻不再防備著眼前這位老友的臨死反撲。
嗯,就是臨死。
因為老者早就想好了,無論王海龍交不交出天書神物,他都得死。
畢竟隻有死人才會保住秘密,要不然一旦天書神物的消息走漏,他那一家老小,外加辛苦幾十年創建的海沙幫都會被人滅門的。
另外,老者對天發誓,他隻是口頭威脅一聲,並不覺得眼前這個殺伐決斷,橫行東海十餘年的海龍王會相信他。
畢竟老者覺得,他這話別說像王海龍這樣的老江湖了,就算是個江湖小白也不可能相信的。
然而,誰能想到,王海龍聽到他的話後,竟然沒有絲毫猶豫的便將手中還放著金光的“天書”朝他拋了過來。
老者:“”
這就讓老者有些為難了。
麵對拋來的“天書”,他究竟是接呢,還是不接呢?
這裏麵又有什麽陰謀詭計不成?
一時間老者有些猶豫不定了,隻能眼睜睜的看著放光的“天書”落在他腳下,也不敢彎腰去撿。
不遠處,王海龍見此一幕,心中對老者充滿了不屑。
不過想到上天交給他的神聖使命,他就需要爭取更多的人支持,所以就算對眼前的老家夥在不屑,也沒有表現出來,隻是沉聲道:
“沙海天,天書我已經看過了,並不是什麽仙家神通,也不是神功絕學,天書中記載的是一件關係著整個天下未來和希望的巨大機遇。”
“上天降下天書神物,便是為了提醒我等一定要團結一致,隻有我們團結一致了才能抓住這個無上機遇,替天下蒼生爭取到一個光明未來。”
王海龍說道這裏,一臉的神聖和堅定,讓老者忍不住目瞪口呆,用一副詭異的目光看向他。
對沙海天的詭異目光,王海龍不為所動,一臉真誠道:“沙海天,我知道我說的話很難讓人相信,不過天書就在你腳下,你自己看過一遍就知道我為什麽會這麽說了。”
“當然,在此之前,我必須友情提醒你一下,天書隻是警示作用,也不要對天書抱有太大希望,我們的希望不在於天書,而是在聖武大帝!”
沙海天:“”
咋說的這麽玄乎呢,嚇的我都不敢看了。
害怕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