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非常好找的龍脈寶藏!(求訂閱)
鹿鼎山,位於黑龍江以北之地的額木爾河與黑龍江交匯處,為滿清之祖地,有傳聞說,鹿鼎山中藏有八旗重寶,且又是大清國龍脈的所在。
在原著中,韋小寶集齊八本《四十二章經》,最後前往鹿鼎山,找到了滿清的龍脈和寶藏,隻不過在在財富和義氣麵前,韋小寶最後還是選擇了和康熙小皇帝之間的兄弟義氣,所以並沒有毀掉滿清龍脈和寶藏。
事實上,這個理由根本就是不成立的,即便韋小寶能集齊《四十二章經》,找到鹿鼎山的龍脈和寶藏,也不可能破壞龍脈,並帶走寶藏。
不要忘了,《四十二章經》中的八份藏寶圖究竟是從何而來。
按照原著解釋,《四十二章經》表麵上是一本普通佛經,其實關乎著大清寶藏。
滿人入主中原前,曾多次入關洗劫,掠奪了一筆數目極其龐大的財富。
而在《四十二章經》中,就藏有清廷寶藏地圖,但為了不讓後輩弟子因為知道有寶藏保底而不思進取,便騙下屬說是關乎大清龍脈,讓他們世世代代去保護。
藏寶的羊皮地圖碎片,分別藏在八本《四十二章經》的封皮夾層之中,分別由滿洲八旗的八個旗主掌管。
你品,你細細品!
當年滿人的老祖宗就算心再大,也不可能真的把寶藏隨便找個地埋藏起來吧。
難道他們就真的不怕被人發現給弄走了?
就不怕後輩們把八本《四十二章經》給弄丟兩本,把那批寶藏徹底搞丟了?
怎麽著也得派些人守著吧。
最大的可能,就是派遣了大軍在那裏守著。
並且朱晨浩隻聽說有亡國之主埋藏寶藏的,還沒有聽說過有哪個開國之主埋藏寶藏。
每個王朝開國之處,都是篳路藍縷,正是需要用錢的時候,又豈會把寶藏埋藏在地下而不用,那才是因小失大。
人家滿清的皇帝又不傻,臨死前肯定會把寶藏的事情傳遞下去,曆史上康熙為了平定三藩,孝莊都把自己的嫁妝和金銀首飾拿出來充當軍餉了,整個清廷都窮成了狗,你說他們還有沒有寶藏?
縱觀鹿鼎記原著全篇,盡是天地會和神龍教這等江湖勢力圖謀《四十二章經》,也沒見康熙和鼇拜等人對《四十二章經》動心啊。
難不成,皇宮外的江湖勢力都知道的龍脈寶藏秘密,人家滿清重臣和皇帝會不知道?
朱晨浩就是想明白這一點,才會在降臨鹿鼎記世界後,對那幾本《四十二章經》絲毫不感興趣。
因為他非常清楚,鹿鼎山上有寶藏個鬼!
有也讓清廷給搬空了。
隻是沒想到,他最終還是來了,來到了鹿鼎山,來了傳說中的大清龍脈和滿清埋寶之地。
事實上,即便不集齊八本《四十二章經》,也能找到滿清龍脈和寶藏所在,因為這個地方太好找了。
可不是好找的很,那麽大一片陵墓,外麵還有三萬八旗大軍守護,不遠處更有一處小型皇宮作為清廷皇帝平時祭祀的居住之地。
這麽明顯,這麽大的目標,找不到才怪。
關鍵是,這地方別說沒有寶藏了,就算真的有寶藏,就憑天地會和神龍教的能耐,能搬的走嗎?
朱晨浩對此表示深深的好奇。
你問這滿清龍脈和滿清藏寶地究竟在什麽地方?
這問題問得好,這地方就在東郊皇陵。
東郊皇陵,位於沈陽東郊,為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陵寢,也是滿清皇室的陵寢,就跟南京的明十三陵一樣,不好找才怪。
當然,你如果真說這裏真的埋有滿清寶藏,朱晨浩也是相信的,畢竟這裏可是清廷的皇陵所在,葬著滿清的曆代皇室成員,陪葬品還是有不少的。
隻不過他來東郊皇陵不是為了滿清寶藏,更不是為了摸金盜墓而來,他來這裏是為了給滿清龍脈加持一個風水陣。
不是為了破壞滿清龍脈,他朱晨浩是搞破壞是人嗎?
他此次來東郊皇陵,可是帶著聖旨來的,奉命來的,來給滿清龍脈加持一個風水陣。
此風水陣的名字為偷龍轉鳳,據說陣法創始人是唐朝大名鼎鼎的袁天罡,當年武則天就是借助此風水陣,完美的將大唐李家的國運嫁接到了武則天身上。
若不是武則天心慈手軟,沒把李家給滅族,而是將大周的國運又還給了大唐李氏,恐怕曆史早就改寫了。
朱晨浩覺得吧,武則天先例在前,龍兒肯定不會犯同樣的錯誤,也不可能犯這樣的錯誤。
畢竟武則天之所以把大唐的國運還給李氏,完全是因為她兒子姓李。
別說現在龍兒沒有兒子了,就算有兒子,也是姓朱,不可能姓愛新覺羅,所以這偷龍轉鳳風水陣,絕對能在龍兒身上發揮出完美作用。
張九功這家夥呢?
他又不傻,如果朱晨浩的計劃一點成功的可能都沒有,他肯定不會下場。
但是,現在朱晨浩的計劃不僅可行,還已經快要成功了,那麽他和天師府,不趕緊來個錦上添花才怪。
你說他先前還想讓朱晨浩給他一個解釋?
解釋什麽?
解釋太不把他和天師府當朋友了嗎?
這種事情,為什麽不提前通知他?
驅除韃虜,收複漢家江山,他們天師府,做夢都在想啊!
咳咳,好吧,這樣的話,聽聽就行,朱晨浩真要當真了,那才是傻子。
隻能說是人心不古,雪中送炭者少,錦上添花者多,人性如此,強求不得。
總之一句話,見到龍兒之後,張九功這個老不死的,幹起活來比誰都積極,二話不說就提出偷龍轉鳳這一風水陣,並要親自出馬,逆天改命,奪了這清廷三百年國運,跟打雞血似得,攔都攔不住。
沒辦法,朱晨浩也隻能勉為其難的,跟著他一起來了。
這邊朱晨浩正站在一處高地,運用自己那半吊子的風水理論,想要尋找滿清的龍脈所在呢。
一旁的張九功就輕笑道:“說起來這清廷的龍脈,對我們道門真修來說,並不是多麽隱秘的事情,在很久之前,就有道家真人確定了滿清龍脈所在。”
朱晨浩聽著好奇,覺得有些疑惑,既然早就有人找到了滿清龍脈所在,為什麽沒有出手將其毀掉。
不懂就問,朱晨浩從來不是不懂裝懂的人,因此向張九功請教道:“既然如此,那為何沒有人將其破壞?”
他可不想信,大明三百年,朱氏亡國後,連個擁有真本事的風水術士都找不到。
真要那樣,也隻能說的,老朱家的江山丟了,真的一點都不值得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