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平叛江南
冬至節的傍晚,京師得到八百裏加急信件:所有參與到製衡計劃的人員成功匯合,正在向著山海關方位集結。
此製衡計劃,專門針對秦王而實施。
按照關外現有的狀況,以努爾哈赤擴張的速度來看,想要一統女真四部起碼還需要兩三年的時間。
朱厚照設定製衡計劃,直接縮短了他統一關外的時間,同時也為他日後進攻山海關提上了日程。
以目前的情況來看,至多小半個月的時間,努爾哈赤就必定要向山海關用兵。
張良明白其中的道理,得到了這個消息,當即說道:“恭賀皇上!”
一旁的衛莊卻是有些不解,疑惑問道:“聖上,臣子有一事不明,還望聖上莫要怪臣子愚笨。”
不鞥他自己說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朱厚照已然知道了他心中所想。
“衛莊是問那努爾哈赤為何要受朕的擺布,為何一定要攻打山海關門?”
衛莊連點說道:“不錯,臣子思來想去,倘若我是那努爾哈赤,聖上助我一統女真四部以後,我就必定不會攻打山海關……”
一句話說完,他又立刻改口:“哦,不對,不是不攻打,而是此時不會出兵。倘若我不出兵攻打山海關,那麽秦王就定然要對聖上用兵。等到中原亂作一團之時,我在出兵攻打,又豈非是坐收漁翁之利?”
他一席話說出來,朱厚照連同旁邊的張良都展顏一笑。
“衛莊,你不是那努爾哈赤,所以,你才會說出這番話來。”朱厚照淡笑說道,“倘若你當真成了女真四部的首領,也必定要立刻出兵山海關。”
衛莊更是迷惑,凝聲問道:“這是為何?”
張良笑道:“努爾哈赤此人雄才大略,素有野心,可是這些年來他並沒有一統女真,主要原因有兩個。”
朱厚照也靜靜地聽著他的分析。
“其一,乃是他一統女真的時機尚未成熟,他需要等待。”張良的臉上寫滿自信的光芒,又道,“至於第二點,就是他若是暴力統一了女真四部,接下來無法化解四大部落之間的矛盾。”
衛莊隱有所悟:“聖上製定的製衡計劃,恰好給了他統一關外的契機,同時攻打山海關就是他化解女真內部矛盾的最好出口。”
朱厚照鼓掌而笑:“你們分析得精彩。但凡內部有矛盾的時候,倘若沒有其他良法處置,發動對外戰爭,就是最好的解決之法。古往今來,無數梟雄幾乎用爛了這個計謀,可是直到今日,它依舊不失一個好的方法。”
這個問題衛莊是明白了,可是緊跟著他又提出來另外一個疑問:“既然攻打山海關能夠化解女真內部的矛盾,那麽努爾哈赤又為什麽非要等到聖上用出來製衡計劃以後,才做出這種打算?他自己為什麽不直接發動戰爭一統女真,
然後主動出擊山海關呐?”
張良失笑說道:“他不是不想,隻是他卻不敢。秦王雖然狼子野心,可是隻要他一日不做出造反的事情,努爾哈赤就一日不敢進攻中原。這次聖上的製衡計劃,相當於告知他,他要是攻打山海關,朝廷絕對不會出兵助陣秦王。有了這個前提,他才會主動出擊。”
這些道理,聽得衛莊腦瓜子嗡嗡直響,擺手說道:“哎呀,這裏麵的事情可實在複雜,這都是你們這等雄才大略的人才能想得通的,像我這等粗人隻管殺伐便好。”
他師從鬼穀子,絕非自己口中說得那樣不堪。
朱厚照淡然一笑,不提此事,望著山海關的方向,沉聲又道:“現在製衡計劃所有成員已經匯合,就看他們能否從秦王的地盤上安全撤離了?”
接下來,就要用到流沙組織的人員發揮作用了。
張良二人本來就是流沙的創始人,卻是不方便自誇的,於是撇過這個話頭。
“聖上,剛才衛莊說了他有一事不明,其實臣下也有一事不解。”張良突然說出一句。
隻聽見他又道:“那努爾哈赤生來多疑,倘若隻是憑著宇文將軍的話,他恐怕未必能夠相信朝廷不會出兵相助秦王護住山海關門吧?”
這個問題確實關鍵。
要是那努爾哈赤不相信這一點,那麽就能夠肯定,即便他具備一切出兵山海關的條件,單單隻是因為了這一個問題,他也絕對不會冒險出擊。
朱厚照卻是並沒有半點擔心,含笑說道:“先生所言極是,不過,用不了多久,那努爾哈赤就會相信了宇文將軍的話,不出三日,他必定要發兵山海關!”
哦,這是為何?
張良心中疑惑,正要問出,隻聽見門外傳來侍衛一聲稟報:“報!江南傳來十萬緊急情報,瓦崗軍已於今日淩晨造反了!”
聽到這個消息,張良雙眼一亮,心中一喜,暗道一聲:此事一出,努爾哈赤必定立刻出兵!
衛莊看到朱厚照兩人聽聞那江南出現反賊,不但沒有大怒,反倒臉上露出一絲喜色,心中不覺納悶。
聖上這是怎麽了?東北的製衡計劃剛剛進行到一半,這江南又出現了兵亂,聖上非但並不著急,怎麽臉上反而露出喜色?
隻見張良失聲叫道:“成了!聖上真如神仙下凡,料事如神!”
朱厚照朗笑一聲:“江南之亂比朕所料,還要快上一些,看樣子那幫反賊果真是太過猖獗了!”
江南之地,原本是流沙組織的大本營。
隨著張良和衛莊入了京城,成為了朝堂的一員,從而流沙的陣地北移,這才逐漸將主要的人員撤離到京師中來。
可是,不論怎麽說,那裏都是他們的老家。
現在老家出現反賊,衛莊自然覺得臉上無光:“聖上,臣下請求出兵,
剿滅反賊!”
朱厚照朗笑一聲:“好!朕也正有意要放衛莊將軍前往江南,畢竟那裏也算是你們的崛起之地嘛。”
隨著江南傳來戰事,朱厚照終於可以光明正大派遣軍隊趕赴江南了。
幾乎就在同時,幾位王府內也紛紛對此事做出反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