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神通與“神通”
沒有過多的哀怨,張寶仁又上一樓,關於“道士”的事,還是等將藏書閣瀏覽完再說吧。
第六層依樣是關於道士的修行典籍。
同樣,這一層和也和第五層一樣書籍和空間都是極小的。
一個小小的書架上擺放著一些被人經常翻越,有著明顯磨損痕跡的藍皮秘策。
張寶仁從中拿出了一本《瞬間施法》,翻開看了看…
正常的道士在術士之時因為術法的複雜,所以需要手印來幫助調和。
而到了法師之境,掌握一些施法技巧,道士施法就已經可以不需要手印鋪助,但依舊需要一定的時間緩衝。
如果修為晉至道士,學會了《大衍求一決》,再掌握一些更為深入的技巧,就可以做到瞬間施法。
但這些東西對於張寶仁卻是沒用,因為他所修行的那些神通,在大成之後全都化作了本能,化作了身體的一部分。
比瞬間施法卻還要高上一籌。
帶著一點俯視的心態隨意的翻了翻這本舊書,發現沒意思,便將這書又重新放了回去。
剩下的典籍裏隻有三本是術法,都是天眼之術,除了張寶仁已經見識過的“洞真之眼”,還有“真知之眼”與“通法之眼”。
此三眼張寶仁都聽說過,是道士們的三大天眼之術。
是為了應對如“鬼”那般看不見的隱秘存在,可以開發出來的。
除了以上這四本比較特殊的,餘下的都是理論類型的典籍,如:
《丙等符文詳解》、《法術的構架》、《關於法術構架的構架》、《何為神通》、《天雷之問》……
不管是法術還是術法根本都是“符文”,所有的法術都是道士根據符文編織而成的。
修為隻要晉至法師,就已經已經可以根據術法自行編織法術了。
當然不推薦法師之境的道士這麽做。
法師不管是境界還是積累都太淺薄了,最多也隻能編織創造一些“垃圾”出來,而且此等行為太過浪費時間,耽擱修行。
隻有成功晉升道士之後,掌握了擁有超強推演計算之能的《大衍求一決》,這時便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與要求,來編織架構專屬法術。
事實上《大衍求一決》這門法術最根本的目的就在於此。
對於道士而言,“道”的意義並非是玄之又玄的感悟,和某種高大的,飄渺的概念。
而在於探索。
沿著某種領域研究、理解、探索這個世界。
而《大衍求一決》就是輔助道士探索世界的最強工具。
一代代道士們因此而不斷的發現符文,根據其中的規律編織術、法。
同時這個過程也是道士群體不斷變強的過程。
邊疆不斷被擴展,積累越來越深厚,如同滾雪球一般,一代更比一代強。
術士到道士的過程就是術、法、道。
從“學道”到真正的“求道”。
道漫漫兮而修遠,吾將上下求索。
道無窮,道士之途亦是無窮…
這座寶塔的第七層,最後最小的一層之中,卻是空蕩蕩的。
看著有些狹小的空間中隻擺上著一個小雲桌,和一個蒲團。
桌上有一個的木質靈位和一個香爐一本書。
張寶仁盤坐在蒲團上,便見麵前的那個木牌上,隻刻畫有一個“道”字,細看又好似《大衍求一決》圖案。
當下便明白了,此應該就是代表“道祖”的靈位或者說神位。
此地也應該就是道士受籙之所在。
當道士們修成《大衍求一決》之後,識海中所有銘刻的法術、術法,就會以此術為核心,凝為一體。
化為一張玄奧複雜的“籙”。
此“符籙”即為道士一切修行功果的總和,為道果,為大道之基。
因而道士也被稱為受籙道士。
真正的道士所受的籙卻並非他人賜予,而是自己修成。
但為了感謝“道祖”的指引之恩,在成為道士之後卻是需要在此焚香銘恩。
每個道士凝結的道籙,雖然都是以《大衍求一決》為核心,但因為每人心中所念不同,修成的法術不同,最後的道籙同樣也不盡相然。
就像張寶仁初入地府之時,恍惚之間在雷鳴春身上窺見的那張,帶有雷霆之意的玄奧符籙。
就充斥著他的個人意誌,是獨屬於他自己的道果“雷籙”。
道士之後的修行就是不斷的朝自身的符籙之中增添法術,符文。
向其越來越複雜玄奧。
直到…
張寶仁看向了桌上唯一的那本書《何為神通》。
…直到修成一門神通!
道士根本在於“符”。
一枚或數枚共鳴的符文可成“術”,以“術”為核心,可以相互作用的一道符文序列可結成“法”。
“神通”則是由數個互相關聯的“法術”組成,以數量龐大的符文凝成的一個符文陣列。
就像是張寶仁之前在四樓所看到的那些可以互相結合的“雷法”。
“神通”便是道士所掌握的最強之法。
之此以冠之以神,一是因為神通是道士們經過無數代的積累,編織出了數量龐大的法術,之後才誕生而出的奇跡。
二是因為“術法”、“法術”的威力都是固定的,同樣的法術誰來施展都是如此。
而神通的威力是沒有盡頭的。
它可以無限的強。
嗯…《大衍求一決》例外。
這門法術也是沒有極限的。
隨著理解掌握的符文越多,修為越高,境界越深,它的推演計算能力就越強。
不過有人說它並不能被完全歸類於法術,因為說是法術,卻是由術法組成的,而且還有著神通的特性。
這也是其被稱為天下第一法,最強術法,最強法術,最強神通的一個原因。
…
掌握術法者為術士。
修成法術者為法師。
道士相比於前兩境需要掌握《大衍求一決》。
而要想成為“真人”,則需要練成一門神通。
“那為什麽我已經將四門神通練至大成,還隻是一個法師?
難道說我練的神通假的嗎?”
張寶仁臉色卻是變得十分精彩,不知是哭是笑。
之前他這個異世來客因為一些事情,加入了地府,當時還心中踹踹的擔心自身有什麽異常被發現。
但是後來在沒有發現自己所修的《大品成仙訣》與此世道士沒有多大區別之後,就漸漸放了心。
同時因為對此界道士的情況不太了解,也就無從細致的對比兩者之間的差別。
所以漸漸的他都已經習慣了。
這次有了空閑之餘,對此界道士深入了解之後,卻是發現了不妥…
“難道說我這外來的神通和此界的神通還有所不同嗎?”
想著自己初入修行之時,「斬三屍」小成之時在道冊上顯示的是術士,大成之後顯示的是法師。
對比剛才所見到的,此界“神通”修成之後的那些極盡誇張的描述,感覺好像差別有那麽……一點點的大。
張寶仁心中刹時便有些陰晴不定,“難道說我這神通隻相當於法術?”
“不…不能這麽算,我現在隻修成了四門神…神通,卻已經斬了‘王山君’這個絕頂妖將。
哪怕其不在狀態,有點水…但那也是一位堪比真人的妖將。
有哪四個法術加在一起可以做到這些事情?”
經過了這般細想,張寶仁已經慢慢恢複了冷靜,重新變的淡然。
“我不能就這麽被繞進去,在這裏鑽牛角尖,死強。”
“我的修行之法到底與此界並非同源,什麽法師、真人,都是根據世界道士的情況分出來的境界,對於我來說對比可以,卻不能就這麽死搬硬套。”
“而且不管怎麽說,四門神通就已經可以帶來了這麽大的變化,等我三十六門神通修完。
還不知道會有多大能耐,到時候管他是真人還是天師…神擋殺神,佛擋殺佛。”
“就算現在看起來弱一點又能怎樣?以後說不定還有著變化,我這修行才剛剛開始呢…”
“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此界道士們一代代積累下來的無數神通法術,別人修得我就修不得了?”
作為一個為人族拋過頭顱,灑過熱血的無常。
張寶仁認為,對於這些人族底蘊,自己練起來也有理的緊呐。
將手中的《何為神通》放回原處,張寶仁快步下到了第四層。
看著圍了整整一層的書架,看著枝上擺著滿滿的修行秘策,特別是那些數量龐多的法術。
這便是此界道士們無數年來的積累,其中蘊含著無數的心力與智慧。
所有的寶藏都在裏麵,全憑自身挖掘,成龍成蟲就看自己的能耐。
不過對張寶仁而言,這些無數道士的智慧結晶卻還並非是他所渴求的,畢竟他還有自家的神通還遠遠沒有練完呢。
這些秘策之中唯一讓他有所心動的隻有那一本玉書。
號稱天下第一法的《大衍求一決》。
按照描述,這一門法術最終所產生的效果,卻是和‘真我之境’有一些類似。
而“真我之境”的甜頭張寶仁可是吃夠了,沒有這個「斬三屍」修出來的上乘境界,他的修為進步絕對沒有這麽快。
說不定現在還在慢慢的琢磨「隔垣洞見」呢。
如此他又怎麽能夠放過此法。
不管是“真我之境”中那種奇妙不已的,讓人沉醉的特殊狀態。
還是心中的那一點對於道士的執念,都讓張寶仁毅然決然地再次拿起了那本最為奇特,最為顯眼的玉書。
隨著一點靈光消失,厚重的書頁便被翻開,看著那一個如龍似道,仿佛恒古如一又變化莫測的玄妙圖案。
他的氣質瞬間變得恬淡無欲,清冷若仙,紅塵雜念被掃除幹淨,思緒高速地運轉了起來。
學習當然要在學習的狀態之中。
“《大衍求一決》我修定了,誰來了……嗯?”
也不過幾個呼吸的功夫,張寶仁就猛然間從“真我之境”中跌落,同時臉色變得十分的難看。
就算有著“真我之境”相助,他也沒有想過瞬息就將這門天下第一法修成,也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
但是卻沒想到,對於這門法術根本就無法入門,無法理解。
將這一頁根本圖翻開,張寶仁看向了之後的術法——“守一”。
打算試一試從這個簡單的術法開始。
這一次的張寶仁更加認真,眸中如鏡如劍的光芒微微閃爍,代表“守一”的九個符文便非常清晰的,沒有絲毫差別的映入眼中、心中…
心靈變的平靜無欲,意識卻在高速的運轉著,嚐試著解析這些符文的真意,將之烙印在心中。
能夠真切地感受這些符文中蘊含的玄妙,但解析其時,卻總是如同霧裏看花一般,總是差了一籌。
有一層薄霧籠罩在心中,無法洞穿,無法捅破。
同時無論在此狀態中,他的心有多麽寧靜,可麵對這幾枚符文的時候卻總是沒由來的感到一絲煩悶,一絲扭曲。
空空冥冥的識海中,不時就有幾枚玄妙的符文出現,馬上就如同被戳破的泡沫一般消散。
始終無法被定下。
不信邪的張寶仁有專門盯著一枚符文進行修行,發現還是不行後,又在書架上重新找了一些其它的典籍法術…
但無論是再簡單的符文術法,無論他怎樣的努力,最終的結果還是如剛才那般。
霧裏看花,看得見卻抓不住,摸不著。
就好像自己和這些秘典是兩種截然不同的事物,無法相容,互相排斥…
“我一個正兒八經的人怎麽會無法修行道士的法術?怎麽可能為何其發生排斥?除非…”
“是了…”
張寶仁忽然有點想明白了,有些不知滋味的哀歎道:“應該就是《大品成仙決》吧。”
“不同的文化思維下所誕生出來的兩種法門,雖然沒有表現出來多大差別,但實際上卻可能有著不同的邏輯,又怎麽可能會相融。”
想通了自己可能與此世道法無緣之後,張寶仁卻是不由得歎了一口氣。
要說受到多大打擊倒是不至於,畢竟他一直以來依仗的都是伴隨自己一同來到此世的識海天書。
三十六門神通也足夠自身修煉了,對於此世的神通術法沒有多麽的貪婪。
而且論起來,自身所學也不一定比此世道士修行體係來的要差。
但是心中也確實有點失落。
畢竟不想要和得不到是兩碼事…
“難道道爺我就不能當一個道士了?”
張寶仁皺起眉頭想道,但馬上便冷哼了一聲,“不,隻要是求道之士,就是道士。”
然後拍了拍身上沒有的浮灰,沒有絲毫留戀的朝外走去。
“我有三十六門神通,有誰敢說我不是道士?”
至於他的這些神通看著不那麽的神通,這些張寶仁卻是不管的。
…
此次道院之行,解開了心中不少的疑惑,但同時也帶來了半肚子的不舒服。
滿樓的經書秘策,對張寶仁已經沒有絲毫價值了。
同時也不用再過分心。
就專注於自身修行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