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輕小說の>扶貧那些事> 第二十九章 進城的貧民

第二十九章 進城的貧民

  市裏第六把手宣布道,現在宣讀了任免文件,免去陳XX的ZY局局長職務,調市裏另行任職。任命鄭XX任ZY局局長。陳局長發表辭別感言,感歎這三年多來在資源局與同誌們共同渡過的時光,感謝同誌們對他工作上的支持。陳局長三年來從未放鬆的臉,此時終於鬆軟得像棉花。新上任的鄭局長發表了就任講話,號召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局裏的工作,穩妥推進局裏各方麵工作再上一個台階。


  會後同誌們靜靜的離開會議室,有的低著頭,有的昂起了頭,還有的笑出了聲,有的麵無表情像機器人一樣走著。局裏新老領導班子送市裏第六把手出門。獨孤蘭利用這個時間,向蔡科長簡單的匯報了扶貧工作概況,征求指導意見。蔡科長聽後總結的說了一句,本來以為是很輕鬆的工作,看來這一次上麵動真格了。然後讓獨孤蘭在辦公室等一會,轉身出去了。


  才半支煙功夫,蔡科長在辦公室門口招呼獨孤蘭,一起走進了鄭局長辦公室。介紹雙方認識後,鄭局長很是客氣,讓座遞煙,然後拿起筆記本,做著聽取匯報做記錄的姿態。獨孤蘭把扶貧情況、扶貧政策要求、扶貧中遇到的困難、建議局裏對扶貧工作出力等一一作了匯報。特別是中秋節馬上要到了,作為扶貧單位,應該考慮慰問貧困戶。鄭局長聽著聽著,讓蔡科長去把李副局長請來,因為他是主管領導。當獨孤蘭結束匯報時,鄭局長說道,我初來乍到,對這裏工作不熟識,對於扶貧工作,你們多與李副局長交流,我的態度是堅決支持扶貧工作,把它作為局裏頭等大事來抓。其它未解決的問題,再找時間解決。


  這一夜,獨孤蘭在家裏睡得最安穩,沒有村民纏著開方子,也沒有打罵孩子的聲音。更沒有貓的嚎叫和狗的吠叫。隻有安詳溫暖的家擁抱著獨孤蘭。


  早晨的北周市,已是車水馬龍,街上人們川流不息。獨孤蘭小心的開著車,經過半個小時的努力,終於掙脫了市區的吵雜,上了高速公路,一下子覺得整個人輕鬆下來。這時才體會到鄉村也有很可愛的一麵。


  很快獨孤蘭到了大芹市。根據建華他們提供的地址,獨孤蘭在郊區轉了好幾圏,最後終於找到了一個郊區鄉村。村子不小,分為新區、老區、工業區。獨孤蘭導航找到的是該村的村委會,處在新區地方。看巷道寬大潔淨,兩側商鋪林立,根本看不出這裏是鄉村。狐蘭隻好下車向店戶打聽湖下片區,在他們的指點下,獨孤蘭把車開到舊村西南則,然後步行進了一片由垃圾堆成的柵戶區。說它是垃圾堆成的,絕對恰切。在一大片爛泥地上,零亂的搭起密密麻麻小屋,這些小屋小得伸手可摸到房頂,進門必需彎腰。都是用拾來的爛木頭、破塑料布搭建而成。衣服就直接丟在小屋頂上曬。各家的小屋門口一側都堆著各色各樣的廢品。另一側就放著做飯的小爐。通道小得隻容兩個人擦肩而過。走在柵戶區裏,臭氣衝天,蚊子蒼蠅成群結隊亂舞。


  獨孤蘭東問西找,費了不少時間,才終於找到了柯堂尾家。出示證件說明來意後,柯堂尾咳了大半天終於說出“請進”兩字,柯堂尾的老伴則一直站在門外一言不發,眼睛直直的盯著陌生的獨孤蘭。


  進了柯堂尾的“家”,黑暗無光,四周用破塑料布圍成的牆,千瘡百孔的向裏麵透著光。屋裏幾隻破桌椅,都是撿來的,破得隻能用塑料繩子捆了再捆。獨孤蘭看了再看,找一隻比較結實的椅子,坐下與柯堂尾交談起來。


  柯堂尾自從父母雙亡後,隻身一人到了大芹市謀生,開始到工地打工,幾年下來積下點本錢,改行在街邊做起“走鬼”,主要售賣打火機、計算器之類的東西。但這小小生意怎麽也做不大,幾年下來,連老本也吃光了。隻得再一次去打工。這一打就是五年多,後來發現踩三輪車收入不錯,就用積蓄購下一台三輪車。開始收入還不錯,後來幹這行的人多了,生意也不行,一年不如一年。再加上什麽三輪車協會要收這費那費。踩了十多年的三輪車下來,隻養活兩個人和乘下一隻破三輪車。大前年身體出現問題,實在是踩不動了,隻好把三輪車當廢鐵賣了。


  在踩三輪車那些年,一天夜裏遇到了一個流浪女,她孤身一人,在風雨的黑夜裏,躲在街邊賣肉的架子下,冷得瑟瑟發抖。同病相連,憐憫之心由然而生。柯堂尾自此收留了她。


  交談中,獨孤蘭要求柯堂尾出示他的病曆。接過來一看,診斷欄上寫著“心肌缺血性無力;輕度腦梗。”除此之外,柯堂尾還有腰椎間盤突出和雙腳水腫等問題。


  當問到下樟村裏房子的問題時,柯堂尾流下了傷心的淚。他特別後悔當年的決定,把房子賣給了鄰居,從此相當於把自己賣掉,賣出了下樟村,此生再也無法回到生他養他的地方。隻能成為一個城市的漂泊者。當時做出這樣決定,是以為把房子變為資金,投入到生產中,發展起來了,就不怕沒房子,結果卻令人沮喪。


  當獨孤蘭走出柵戶區時,心裏想,這裏麵還有多少與柯堂尾一樣的城市漂泊者,這些人在年輕時並非不勤勞,然而這些人的命運卻是那麽苦。當年紀大、生病後,這些人基本上就在等死。


  當汽車發動時,獨孤蘭記起了一件事,把導航設置到市SL局。大芹市其實並不大,也就幾條街道,組成了幾個“井”字形的新市區。現代化的東西和新一代的居民,都集中在新市區。老城區由於太破爛,基本上隻住老年人,商業基本為零。巷道小得隻能行走摩托車。


  獨孤蘭一踩油門,幾分鍾就到了SL局大門口。看到獨孤蘭那沾滿泥土的汽車,把門的保安語氣粗硬的叫喚著,讓他把車開遠點,別占用水利局的臨時停車位。獨孤蘭趕緊掏出工作證伸出車窗讓保安看,可他隻管大聲嚎叫,根本沒有看一眼的意思。獨孤蘭心裏雖然有氣,卻隻好忍氣吞聲把車子停到後街。


  回到水利局大門,保安不認識獨孤蘭,又大聲叫喚起來。這種感覺象流浪狗進了居民巷,趕過來趕過去的。好不容易進了SL局大門,找到業務科室,日已近午。科室裏的人已走得差不多了。餘下的人也急著離開,對獨孤蘭的到訪,愛理不理。獨孤蘭隻好違心的笑臉相迎,簡要說明來意,提出林樟村因河堤造成村內澇的問題,SL局是否有這方麵的政策支持村排水係統建設。得到有答複是不清楚。到ZZ局去問問吧。


  費了大半天走進的門,這麽簡短的交流就結束。看時間已到正午時分,獨孤蘭隻好在周圍步行找個飯店,解決自己的“中央問題”。沒走多遠,卻看到了大芹市ZZ局。在正大門的小店,是一家很熱鬧的小飯店。賣的是當地特色美食竹筍炒粉絲。在長長坐席裏,睜大眼睛尋找空位,還真是費眼力。店家忙著炒、送、收等動作,對進店者理都不理不睬。突然獨孤蘭終於發現,在最裏邊一隻可以坐三人的小桌子,隻坐兩個人,獨孤蘭上前微笑的問清楚,得到充許後才敢坐下。


  在等店家上炒粉絲的這會兒,獨孤蘭聽在座的兩位美女在談論著:

  “幹我這一行真是累死人,每天記不清打了多少字,複印多少。”


  “哎,我還不是一個樣,雖然是科室的,什麽事都推給我幹。”


  “財會科室不就算工資費用那些事而已麽?”


  “你那裏知道,要計算的東西多了。我不是也每天到你那裏複印。”


  “聽說別的局不會這麽忙的,可能是我們局太大太認真了。”


  “現在房子行情這麽好,我們局不忙才怪。”


  聽到這裏,獨孤蘭聽明白了,這兩個一起拚桌吃飯的,是ZZ局裏的人。獨孤蘭開口與她們聊了起來,特別提出內澇引起的村道排汙水問題,文印室的女孩道:


  “別的政策我不知道,隻知道近時看到一個轉發下去的文件,就是有關鄉村雨汙分流的。這一項工作由財政出資,各鎮組織鄉村實施。”


  “這個文件直接下發到鄉鎮這一級的吧。”


  “是下發到鄉鎮的。”


  “大約什麽時候發的?”


  “大約是前幾天吧。”


  一頓飯,卻在無意中聽到了好消息。


  走出飯店找到汽車,卻發現汽車的前擋風玻璃上,用割雨器壓著一張紙,一張令人汗顏的紙。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