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章
話說悟道於蜀山上顯露對於劍道真諦的領悟,在那崖壁上以劍寫下一個大大的夏朝龍印來。
夏朝龍印除了一些學究天人之輩或者是大神通者,其餘人等都不認識,但這個字在場的人卻都感受到了它的鋒芒,它的那種意境和精神,就算是不用說,也知道,這個字就是劍字了!
悟道將七星劍一下歸入劍鞘當中,稽首道:“貧道獻醜了。”
悟道於劍道真諦領悟並不如祖師宋倫,但他寫下的這一字,卻比之普通的字更加傳神,更加能闡釋劍道真諦,這顆字筆走龍蛇,較之宋倫的甲骨文寫得都還要複雜一些,但一筆一劃,都能看得出來一股剛毅和鋒芒,如同一口口神劍拚湊而成的。
“悟道道友此字不凡,不知道是什麽來曆?”青萍道人倒也不覺得適才那是大話了,這顆字說比太清真人寫下來的要強,也不見得,說比它弱,更是不弱,隻是卻有一種別的韻味在裏麵,多少顯得旗鼓相當。
也是悟道對於劍道的感悟不深,而且也不及宋倫那般法力高強,如果他一心修劍的話,以夏朝龍印寫出的這顆劍字,恐怕一旦寫就,這裏的鋒芒會逼到九重天上去,什麽精怪鬼魅一靠近就會被這股剛正的鋒芒殺成劫灰。
悟道便道:“在夏朝時候,天降文字,被夏朝人皇命令道術高手和能工巧匠雕刻於吞龍碑上,這顆字,便是從吞龍碑上得來的!”
這顆字奇形怪狀,但奇怪之餘卻有給人一種頗為合理的感覺,這顆字奇怪得正常,而且他們也都感受到此字的鋒芒,毫無疑問,就是——劍。
猿公看著這顆字,不由定定出神,神遊天外,癡了。眾人看了,皆不由搖頭笑了起來,這頭老猿,於劍道一途簡直癡迷入骨,這一個字就可以讓他陷入癡狂當中,恐怕這時候拿刀劍去砍他,他都不會察覺了。
青萍道人拱手道:“多謝道友留下此字了,以後門下弟子前來觀摩,也可以從道友這裏悟通許多劍道真諦了。”
悟道便道:“不謝不謝!說來還是宋倫前輩厲害,我這字是仗著那夏朝龍印的厲害,並非自身修為和劍道領悟。”
這顆字寫就下來,眾人都感覺到山穀當中的鋒芒之氣漸漸濃鬱了起來,有些刺骨,讓人頗為不適,但猿公卻恍若未覺,還站在原地看那顆字,已經入迷了,誰也叫不醒他來。
悟道此舉,也是與蜀山多結一個善緣,到時候要是有什麽事情,還可以去蜀山的劍修們來幫忙,畢竟這蜀山的實力可不弱,雖然沒有混元金仙,但是大羅金仙的高手卻有十來個,而且說不定哪天還就出個混元金仙呢?三國亂世之中,佛道兩個龐然大物對碰,插進來的幾乎都得當炮灰,他這麽弱小,怎麽也得想方設法來壯大自己的實力才行。
青萍道人也不管猿公,便讓他在這裏看吧,領著諸位道友又去遊覽劍穀、劍泉等地,這些地方都是頗為奇特的,讓人看得嘖嘖稱奇,蜀山果然不同凡響。
看罷了蜀山奇景,掌門便給各人安排了住處,然後告辭而去,讓他們好生休息,三日後便登壇做法,如果有什麽需要,便招呼看門的童子就好了。
楊戩看了齊天道人一眼,傳音道:“你這廝,那悟道卻是你的第三身吧?我記得你有第三個元神,而且七星劍是在你本尊那裏的。”
齊天道人嘿嘿一笑,並不否認,隻道:“楊兄果然是慧眼如炬啊!”
楊戩道:“便等三日後登壇做法,看看那邪物究竟是個什麽模樣了,竟然舉蜀山一派之力都無法鎮壓。”
齊天道人便道:“應該是個了不得的東西,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以前還不知道蜀山有這玩意,直到而今才曉得的。”
三日時間過得不慢,轉瞬即逝,諸位道友在這三日來也相互談論交流,頗有所獲。
門外童子報與各位道德真人,請到蜀山大殿一敘,諸位道德真人也知道今天乃是登壇做法的時候了,也不多說,直接就跟著童子出了院門,奔蜀山的大殿去了。
隻見那蜀山大殿前的廣場上已經匯聚了足足三千人,這三千人修為最高者乃是太乙金仙三重天,低者也不過真仙三重天,這蜀山弟子的平均修為倒還算不錯。這三千弟子身穿青衣,背負劍器,站成一個個方隊,好似軍隊中排布開來的戰陣一般,一個個昂首挺胸,背負的劍器隱隱作響,似要一下衝天而起。
一幹外來的道德真人看了,不由暗暗點頭稱歎,呂洞賓道:“我全真教也比之不如了!”
全真教在仙道門派當中也算是厲害的了,裏麵也有許多金仙,但比之蜀山,卻還是差了一層,而且一看這三千劍修,個個精神飽滿,一股剛直正氣,劍吟聲連成一片,浩浩蕩蕩,讓人看了聽了都覺得賞心悅目。
呂洞賓前世為東華帝君時候就創立了全真教,東華帝君的實力不在天庭諸大帝之下,起碼也是混元金仙之列的強者,教出來的弟子那自然也是厲害無比,但與蜀山這種創立在中古初期時候的門派相比,底蘊還是淺薄了一些。
修道中人,相差一個大境界的,一般都要叫前輩,聞道有先後,但本事高了的,自然就是前輩了。
這三千劍修都是大羅金仙以下的,所以皆拱手喝道:“諸位前輩請入殿!”
這一聲齊喝,簡直如雷貫耳,聽得諸位道德真人倍有麵子,覺得無窮受用。
齊天道人心中不禁暗想:“昔年靈寶天尊截教號稱萬仙來朝,萬佛來拜,那一尊尊大羅、混元的金仙拜倒在下,又是如何意氣風發?也難怪樹大招風,被諸聖聯手攻擊了。”
諸位道德真人進了大殿之中,擺下椅子坐定,奉上一杯劍茶,連喝三杯,這才說了正事。
蜀山也不是小家子氣的人,劍茶雖然珍貴,但請來人家幫如此大忙,不給點好處,吃喝都要藏著掖著,豈不讓仙道中人笑話?仙道高人都是壽元悠長的,大多清心寡欲,沒凡人那般市儈,最看重的當然也就是麵皮了,不知道多少高人間的生死鬥法,就是因為麵皮惹來的,冥河為了保住麵皮都要與老子過招,可想而知這些高人對麵皮之看重了。
像鎮元子的人參果,九千年才得三十顆,但該送還得送,絕不小氣,這樣才能彰顯道德真人的風範。
青萍道人說道:“諸位道友,我派祖師太清真人於開派時候鎮壓邪物於劍山之中,此邪物非同小可,頗為厲害,此次再加固那封印,怕是也會極為危險。修行不易,曆三災經九劫,得此修為實屬難得,若有哪位道友愛惜性命,貧道也不多說,皆可理解,若是哪位道友想要退出,也還來得及。”
一位真人說道:“青萍道友此言差矣,我等既應邀來到蜀山幫忙,哪裏還有臨陣退縮的道理。這邪物既然乃是由貴派祖師鎮壓,自然是非同小可,恐怕出來會造成大禍,我等修道,當傾盡所能,撥亂反正,豈能畏懼這邪物?”
青萍道人拱手道:“多謝道友!若此事能成,蜀山定然記下諸位道友大恩大德,日後若有用得著我蜀山的地方,隻要不違背正義,我蜀山三千劍修,定然在所不辭!”
“好!青萍道友果然爽快,倒合我等脾性,若有難事,以後免不了來求道友了。”
青萍道人說道:“午時時候,雲開霧散,那時候諸位道友便隨貧道上劍山去做法,將邪物再次鎮壓。”
眾人皆是點了點頭,應下話來。
青萍道人道:“悟道道友,你有太清教祖師老君煉製的七星劍在手,這總領群劍之事,還得請你來做了。”
悟道便笑道:“好說,好說!青萍道友有什麽吩咐,隻管說來就是,貧道盡力而為。”
青萍道人道:“吩咐不敢當,屆時道友聽我發號,便使神通將此劍祭起,鎮壓邪物就是了。”
悟道點頭應下。
“純陽子真人也是劍道高手,久聞大名,一會兒還請真人輔助悟道道友,一同鎮壓邪物。”青萍道人又道。
呂洞賓的一口純陽劍也是頗為厲害,乃東華帝君煉製,雖比不得老君,但總領群劍也是能夠勉強做到,而且他本人法力也高,在大羅金仙的不滅境當中,與悟道一同出手,倒也十分合適,多了幾分把握。
呂洞賓道:“嗯,貧道知會了,屆時會助悟道道友一臂之力的。”
他也知道那悟道手裏拿的乃是老君煉的七星劍,他手裏的純陽劍還比不上,蜀山群劍,是認劍不認人的,需要一口神劍來號令,七星劍自然是當仁不讓的!
真品的七星劍,乃是道家位列前三的神劍,第一自然是通天教主的誅仙四劍,第二便是這七星劍,第三又是通天教主的青萍劍。不過,青萍劍已經被打碎了,重新排入第三的,是公孫軒轅大帝的軒轅劍。
眼看午時已到,青萍道人便領諸位道友上了劍山,去鎮壓邪物。
話說午時已到,青萍道人便偕同一幹外來幫忙的道友上了劍山去。
這劍山由來便是因為鎮壓著這條手臂,後來太清真人到蜀山隱居後,發現邪物將要出世,於是便讓人鑄劍無數,以劍道鋒芒和剛正之氣鎮壓了此邪物,但如今蜀山群劍無首,七星龍淵早已被太清真人宋倫帶到了中古戰場去,而今的劍山劍氣紛亂,無法將劍氣悉數注入上古仙人布置下來的大陣中,所以這邪物又即將破封而出。
蜀山常年處於雲海霧罩之中,難得有兩天不見雲霧,這幾天,也是蜀山劍氣最為強盛的時候。
一行二十餘人禦空而行,都是大羅金仙一級的高手,到了那劍山之上,隻見一口口神劍在陽光的照射下泛著森寒的光芒,讓人看了,便覺得心生寒意,這劍山上除了一條大路,其餘地方都是插滿了劍器,這些劍器皆是蜀山立派的那幾年鑄造的,經過這麽多年的風吹雨打,也不見生鏽。
齊天道人奇道:“這劍山果然不愧是天下聞名的,要積累滿山劍器,不知道要花費多久時間。”
沒來過蜀山的一幹真人都不由暗暗咋舌驚奇,蜀山如此鼎盛,果然不是吹出來的!
青萍道人說道:“這些劍器都是供後代弟子使用的,但卻也是我蜀山的鎮派陣法,如果有強敵來襲,便可靠太清祖師的符籙啟動陣法,到時候滿山劍器一同絞殺,就算是來的混元金仙,也要灰飛煙滅。”
蜀山雖然衰弱了不少,但那些邪道門派卻還是不敢打它的主意,就是因為有這麽一個恐怖的劍陣在,一旦發動,百萬神劍衝天而起,橫殺四方,混元金仙來了都扛不住!這宋倫還真是無比厲害的人物。
宋倫留下來的符籙由曆代掌門掌管,不可輕易動用,隻有在強敵來襲的時候才可發動。
“那何不直接啟動劍陣鎮壓了這邪物呢?”陳摶問道。
“扶搖子道友有所不知了,我們這陣法或能鎮壓邪物,但卻不可能一直持續下去。而且,這陣法的下麵還有一層上古仙人設下的陣法,真正鎮壓那邪物的,卻是下麵一層陣法了,而加固下麵一層陣法的,乃是這劍山群劍的鋒芒之氣,但群劍無首,七星龍淵已隨祖師而去,這劍氣紛亂,便難以鎮壓了。”青萍道人解釋道。
“原來如此。”諸位道人都不由頷首道。
幾人徑從大路而上,到了山頂便見一座祭壇,祭壇不小,周圍是一口口神劍的雕像,拱衛著最中央的一個道人,這道人器宇軒昂,栩栩如生,仿佛隨時會活過來一樣,背後背負一口劍器,讓人看了便有一股敬畏之意。想來,這便是那蜀山祖師宋倫了。
隻見青萍道人對著祖師作揖,道:“弟子青萍見過祖師,今日登壇做法,鎮壓邪物,還請祖師千萬保佑!若那邪物出來,恐怕為禍世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