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穿越在十八世紀歐陸> 第31章河流, 每個軍事家的天敵

第31章河流, 每個軍事家的天敵

  作為隊員,奧地利很不給力,三番四次想要弄死普魯士人不說,還經常扯後腿。 

  要不是便宜老爹聰明,第三十三斯巴達軍團現在還分開在兩地,戰鬥力可不是削弱了一半那麼簡單。可哪怕這個隊員再不給力,隊員都還是隊員,而且還是隊伍里必不可缺的mt。 

  說句公道話,從開戰一直到現在,奧地利人一直承擔著很大的一部分壓力。哪怕他們什麼都不幹,就是傻呆地站在原地,都能成為一個重要的籌碼放到勝利的天平上。 

  瑞典人要設局對付奧地利人用意不外乎通過重創路德維希那一路奧軍,然後殺入西里西亞,進而翻越蘇台德山脈,進入哈布斯堡的核心領土波西米亞。 

  這系列的舉動顯然是要重創並動搖奧地利人,讓奧地利人失去對勝利失望的信心。在奧地利人眼看勝利無望為避免更大的損失,接受瑞典人提出的內容大概是如果瑞典人返還領土而奧地利就從普魯士王位戰爭這場博弈里退出。然後沒有了奧地利人在一旁助拳的普魯士保王黨將會勢單力孤,被搞掂,那是分分鐘的事情。 

  好,我是可能清楚了瑞典人和普魯士人的布置用意,不過這沒用。因為他們針對的目標不是我,得要那位路德維希看破才有用。不過這比較難,萬一瑞典人詐敗,佯裝撤退,誰知道這是怎麼回事,興許腦門一熱就追上了上去,那麼悲劇就展開了。 

  若是在21世紀, 我一個電話過去,立馬搞掂困擾。可是現在是18世紀,比起21世紀還差了300年! 

  這年頭想要聯繫對方。要麼快馬,要麼飛鴿。 

  快馬再快也得十幾天的時間,恐怕到了那裡,路德維希那一路17500奧軍都玩完了。搞飛鴿,這個應該很快,三四天的時間就可以了,但是有個技術上的問題,我們之間木有任何認識飛行路線的鴿子。 

  那麼唯一的出路便是破壞瑞典人和普魯士人對路德維希的圍殲了…. 

  正面強攻? 

  好主意,也是最簡單實際的方法,卻也是傷亡最大的方法。誰讓兩岸僅有的幾座橋樑都讓普魯士人監視住了。 

  那採取其他辦法? 

  我望著地圖,頓時淚流滿面。去你妹的18世紀,21世紀一個電話就搞掂的事情,到了這裡要兜那麼大的圈子,而且還不一定會奏效。靠。早知道就在學電工專業了,自己在這裡弄個電話。 

  「殿下在裡面忙著。你最好不要進去。」這是好像是阿薩辛的聲音。 

  「呃。好的,殿下那是什麼表情?」這好像是希庇亞斯的聲音。 

  希庇亞斯又說道:「看上去好像很痛苦啊。」 

  「估計是痔瘡又犯了,阿薩辛,你應該進去治療,而不是守在門口。」 

  犯痔瘡有蛋疼痛么? 

  我不知道,不過我清楚要是我再不行動。那我就真的要蛋疼了。 

  7月6日,我總算制定出了詳細的計劃,然後將全軍約合5000人,攜帶大量馬匹。向安哈爾特-德紹公國前進。 

  不到8個小時的時間,我們抵達安哈爾特-德紹公國。 

  這個小公國離開了德紹親王的管理到目前為止還保持著最基本的秩序。當地人該收稅的還在收稅,該維持村莊穩定的還在維持村莊的穩定,該解決糾紛的還在解決糾紛,該管理親王行宮的還在替德紹親王管理他的行宮。 

  這裡的負責人還認得我們。 

  在我們駐紮下來以後,他便親自來到我們的駐地很委婉地詢問有什麼能夠幫助我們的。雖然他的意思是到底你們是來這裡幹什麼,但我什麼都沒告訴他,就是透露一句,我們會在這裡待上幾天。 

  對岸牽制我們的普魯士人因為我們的到來緊張得不得了,整整兩千多人全第一時間守在了連接易北河兩地的橋樑上。 

  我可沒打算在這裡強渡易北河,哪怕我們在這裡有著巨大的炮擊優勢,但誰知道普魯士會不會釜底抽薪,忽然炸掉整個橋樑。所以,來到安哈爾特-德紹公國,我對第三十三斯巴達軍團下達的命令便是休整,對希特勒團的命令是繼續他們的訓練。 

  一連十多天過去,正當我們在安哈爾特-德紹公國對峙的時間裡,23000人的保王黨聯合軍在易北河左岸布置了4個步兵團共4000人配合第三十三斯巴達軍團的4門12磅炮和10門6磅炮封鎖了德累斯頓面對左岸的通道,而主力19000人在右岸布置攻勢,準備迎接造反派聯合軍。 

  約合21000人的造反派聯合軍在抵達目的地的第二天正午,對圍困德累斯頓的保王黨聯合軍發動了試圖解圍的攻勢。德累斯頓裡頭的薩克森軍受到援軍的鼓舞也跟著發動了一次衝鋒,但由於保王黨聯合軍有所準備和從柏林來的造反派聯合軍並沒有刻意發動猛烈攻勢,這次裡應外合算是失敗。造反派聯合軍幾乎每天都發動一次小規模地試探,但在第三天以後,造反派聯合軍由轉變進攻為防守,開始構建防禦的工事。 

  難道造反派聯合軍是要搞圓環套圓環,來個反包圍,將保王黨聯合軍包圍在易北河右岸? 

  這也不是沒有可能,因為保王黨聯合軍可是沒有任何糧食庫存,他們每日食用的糧草全是從四周徵集過來的。如果造反派聯合軍的反包圍成功,那麼悲劇將是保王黨聯合軍,於是雙方的衝突在第七天升級。雙方圍繞一個高地發動了德累斯頓解圍戰至今為止最大規模和傷亡最大的一次衝突。 

  鏖戰一日,雙方各自投入了三到四個步兵團之間,約合六千多人的兵力。結果是,保王黨聯合軍促使造反派聯合軍放棄計劃,而造反派聯合軍以300人略低於保王黨聯合軍的代價造成了敵軍約合500人的傷亡。 

  此後,雙方全熄火了。 

  對於這樣的現象解釋,那麼只有一個了,雙方都無意在這場投入了最多兵力的主戰場進行決定勝負的決戰。 

  奧地利人無疑非常滿足於在德累斯頓吸引住敵人的注意力的現況,因為這將給東線的路德維希大軍創造攻入柏林,掌握最終勝利話語權的環境。瑞典人相應地也是打著這麼一個心思,拖住德累斯頓的敵軍主力,打敗東線路德維希,殺入西里西亞,隨後威脅波西米亞,從而迫使奧地利人退出這場普魯士王位戰爭的遊戲。而一旦奧地利人退出,普魯士將士氣崩潰,不攻自破。 

  瑞典人能不能擊敗奧地利人是一回事,而我們怎麼破解這個局面,為最壞的打算做準備,就是另外一回事。 

  7月16日夜晚8點,阿薩辛將第三十三斯巴達軍團主力進入預定地點的消息帶了過來。 

  按照我的計劃,計劃能夠成功與否,關鍵在於三個。 

  首先,普魯士人是否因為我的轉移放鬆了警惕。 

  情報顯示,他們在我們離開了頭幾天的表現簡直跟草木皆兵差不多。慌忙地焚燒了所有他們找到的船隻,並把所有的騎兵都派出去探看,我們在哪裡渡河。但現在,已經恢復了正常。甚至有阿薩系稟告,那個普魯士步兵團的指揮官離開營地,前往了波茨坦市鎮里接受當地容克的招待。 

  第二個關鍵,那便是第三十三斯巴達軍團是否有能力在強行軍之後繼續作戰。 

  雖然普魯士人沒有把沿河兩岸的小型渡河船摧毀掉,可是為了麻痹普魯士人,我們沒有派出士兵到沿岸去徵集渡河的船隻。因為那樣只會告訴普魯士人,我們要渡河了。而且他們又派人監視兩岸的碼頭,就算我們想把船隻收在碼頭裡,等想用時再拿出來,也會驚動普魯士人。想要不驚動普魯士人,那麼我們只有繞遠路了。而被我們掌握最近的一個橋樑距離波茨坦普魯士人所在有34公里。這麼長距離的強行軍這可是一個非常考驗耐力的行動。 

  17日,清晨8點,兩個炮兵連,共6門6磅炮和4門三磅炮對隔岸守護橋樑的普魯士人展開炮擊,這打了普魯士人一個措手不及,稍後由希庇亞斯帶領希特勒團向隔岸的普魯士展開搶奪橋樑的攻勢。 

  與此同時,第三十三斯巴達軍團所有士兵騎上馬匹向波茨坦一線的普魯士轉移。 

  然而,就在我們急速向波茨坦的普魯士人展開奔襲一個多小時之後,希庇亞斯從後方派出的騎兵追上了我們。 

  「殿下!希庇亞斯指揮官讓我來告訴您,普魯士人的叛軍撤退了!!!」 

  「撤了?」 

  「撤了!!!」 

  普魯士人撤了,就這麼撤了? 

  我靠! 

  「殿下的表情好憂傷。」利昂在旁邊對阿薩辛偷偷說道。 

  「是不是痔瘡又犯了?」 

  利昂,你夠了! 

  別把什麼事都推到我痔瘡頭上,再說了,我都沒得痔瘡! 

  狠狠地瞪了那個二貨一眼,我閉上眼睛。(未完待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