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9章 舉杯相送
()(第一更,求收藏,求推薦,求打賞!)
出乎預料,龐統話語一出,其餘幾人儘是沉默不語,並無意料中的熱鬧。
「這是為何?」龐統笑道:「莫非諸位皆不看好袁術。」
「之前皆是我等品評,此番正要請教士元!」徐庶目光灼灼的看著龐統,眼中不時有jing光閃過。
龐統無語,沒想到被徐庶反將一軍,不過他也不甘示弱,傲然道:「好啊!既然如此,就由我先說。」
「洗耳恭聽!」徐庶笑道。
周瑜、諸葛亮等人也是一臉微笑的看著龐統。
龐統稍作沉吟,沉聲道:「袁術確實了得!其早年便有頗具聲望,可多在士林,不受重視。討伐董卓后開始崛起,平淮南、下江東,擴張之快,令人咋舌。如今據有兩淮、江東,稱得上是天下第一諸侯。」
「難得!難得!」石滔一臉調侃的說道:「士元竟會誇讚袁術,實在難得。」
龐統搖了搖頭,道:「吾不待見袁術,非其無能,而是彼此理念不同。」
諸葛亮微微點頭,他對龐統十分了解,明白其話中之意。
徐庶、石滔初時不明,可細細回想一番,也終於明白過來。
周瑜、魯肅則是一臉茫然,不明所以的看著龐統。
見二人疑惑,徐庶解釋道:「士元愛用奇計,最喜出其不意,險中求勝。觀袁術用兵,雖然行軍速度奇快,然其本質卻合正道,強兵破敵,聚勢力壓,實為陽謀,與士元卻是相左。」
「原來如此!」周瑜、魯肅終於明白,原來龐統所謂的理念不同指的是這個。
「袁術行軍奇快也有取巧之嫌!」諸葛亮淡然道:「淮南、江東各路諸侯盡皆羸弱不堪,袁軍所到之處,勢如破竹,如此豈能不快?」
「孔明之言有理!」徐庶贊同道。
龐統揮手道:「說這些有什麼用?如今袁術大勢已成,只待取下荊州,即可北伐中原,成就不世霸業。之前種種,奈何其甚?」
魯肅大笑道:「聽士元此言,肅投袁大將軍之心更堅矣。」
眾人聽了,皆是搖頭失笑。
「子敬打算何時前去投奔?」諸葛亮突然問道。
魯肅稍作沉吟,答道:「就在年內,具體何時尚未決定。」說著,餘光瞟向一旁的周瑜。
周瑜察覺魯肅目光,無奈道:「子敬自去即可,何必非要拉上我呢?」
「吾唯恐公瑾隱居他方,不再相見。」魯肅眨了眨眼,難得開個玩笑。
「哈哈哈哈!」眾人齊聲大笑。
周瑜想了一下,豪氣道:「子敬之意吾亦知曉。罷了!改ri便隨子敬走一遭,見識見識袁術也好。」
龐統眼睛一亮,大聲贊道:「公瑾好氣魄!」
諸葛亮則是有些擔憂,知道勸說無果,只得提醒道:「公瑾前去,當小心謹慎,莫要意氣用事。」
「呵呵!」周瑜淡笑道:「孔明不必擔憂!袁術向來重視人才,即便知曉吾與伯符關係,也不會痛下殺手,否則ri后誰敢投他?」
周瑜雖身在局中,可卻看的十分清楚,甚至超過了諸葛亮等局外人。
袁術為攬賢才,不惜得罪世家,設下招賢館,可見其心甚堅,縱然周瑜乃是敵方之友,袁術也絕不會殺他,否則名聲喪盡,將再無賢才投效。
眾人身子一震,他們之前都光顧著擔心,卻沒深入思考,經周瑜這一提醒,頓時恍然大悟。
「公瑾所言甚是!」眾人心中儘是欽佩,同時微微有些慚愧,誰能想到周瑜這個局中人竟然比他們這些局外人都看得明白。
魯肅大喜過望,周瑜能夠想通,他是最高興的。
可惜,沒等他高興多久,周瑜話鋒一轉,接著說道:「子敬莫要歡喜,吾只是想去見識一下袁術,並非投奔。」
魯肅一愣,張口就要勸說,可最終還是忍了下來。
「算了!如今公瑾打消隱居之心,已是難得進步,ri后慢慢勸說就是。」魯肅心中暗道。
「好了!」徐庶出來打圓場,道:「公瑾既有決議,我等當好生祝福。來!來!來!我等舉杯相送!」
眾人見了,紛紛舉杯,向周瑜示意。
周瑜忙道:「多謝!諸位之義,瑜當銘記五內。」
徐庶等人趕忙客氣。
旋即,眾人儘是一飲而盡,大呼痛快。
隨後幾人也不再談論天下大事,或吟詩作對,或暢飲美酒,好不逍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