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2216.第2216章 潘帕(三十三)

2216.第2216章 潘帕(三十三)

  第2216章 潘帕(三十三) 

  雪花紛紛揚揚地落了下來,這讓李正很是興奮。 

  從小出生在北方的他,還真沒見過幾場雪呢。印象中也就很小的時候,東岸大草原上下過幾場小雪,地上鋪了薄薄的一層,他和兄弟姐妹們撒歡似的在雪地里打滾,直到被爹媽揪著耳朵拎回家,一個個狠揍屁股。 

  在漸漸長大成人後,冬天一年比一年溫暖,下雪的次數也漸漸少到了一定程度,似乎整個大氣候都在慢慢變暖一樣。小時候的李正,曾經擔憂地想道,這天氣不會一直變暖下去,直到熱得人都受不了吧?好在大自然並不如他所擔憂的那樣,變暖是一個很緩慢的過程,而且中間還有反覆,有的年份的冬天就會十分寒冷,不但會下雪,河面也會結上一層厚厚的冰,就像他小時候那樣。 

  現在李正已經離開了家鄉,來到了千里之外的潘帕地區,成了一名光榮——好吧,有很多人並不認可這有多光榮,因為隨著工商業的發展,非農工作數量的增多,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願去墾荒種地了——的拓荒者,在幾近原始蠻荒的環境下開拓土地,種植莊稼。 

  種地牧羊的田園生活,說實話並不像詩人寫得那樣唯美。事實正好相反,農村的生活十分艱苦。這裡遠離大城市,物資供給少,很多東西都要自己來。比如水要自己挑,買個東西得跑好遠去鄉場上,環境惡劣,蚊蟲遍地,缺醫少葯,還沒什麼娛樂活動,小孩上學也不一定有學上,或者老師水平很低,得不到良好的教育。更別說,農村還有非常繁重的體力勞動了,這足以榨乾一個農民的大部分精力,讓他沒太多興趣做其他的事情。 

  所以說,農村和城市生活真的不是一個等級的,兩者之間的差距只能的不是一般人能想象的,即便是在東岸共和國這種農民群體收入相對較高的國家亦是如此。而這,似乎也是東岸農民對於工商業崗位的收入慢慢超過自己而抱怨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們本來就在辛苦地為國開拓邊疆了,現在收入和實際生活水平都不如你們,還搞什麼搞? 

  東岸農民的生活得到改善,還是各地廣泛建立了農民合作社之後的事情。有了合作社,他們在出售農產品時有了議價權,在採購種子、建材、日用品、農用機械甚至是上保險時,也可以得到一個折扣后的優惠價格,這等於是減少了他們的支出,擴大了收入,也難怪全國各地的農民們對合作社死心塌地地擁護了,以至於村長的權力都受到了巨大的衝擊。 

  現在,從陸軍退下來的前農家子弟們也有點願意回到農村老家了,而不是像以前那樣大部分留在城市裡(少部分回鄉當村長、民兵主任),利用服役期間獲得的豐厚收入,在城市裡買一套住宅,找一份工作,安安心心舒舒服服地生活。這些回到老家的退伍軍人(有的甚至還是軍官),很多有過海外服役的精力,見多識廣,人脈也不錯,回鄉后加入農民合作社,即便不會經營,但還是有一定的用武之地的。 

  李正他們現在在乾燥潘帕地區的開拓,其實優惠政策還是不少的,比如發放獎金、貸款買房、優先出售高產種子等等建國初期才有的優惠條件,也算是國家對拓荒農民的變相補償吧。李正和妻兒居住的這三間瓦房,就是從東岸農業銀行那裡分期貸款(免首付)得來的,且還款利息也非常低,他本人對此還是十分滿意的,連帶著對於來到忠興鄉這麼一個鳥不拉屎的地方也不是那麼抵觸了。 

  「小山啊,去雞窩那看看。這南邊的雪就是大,別把雞窩給壓榻了。」在外面站了一會後,李正一邊朝羊圈走去,一邊朝正在院子裡帶著妹妹玩耍的大兒子說道。 

  雞窩裡養了二十幾隻雞,倒並不是為了吃肉,潘帕的東岸人並不缺肉吃,主要的還是為了賣雞蛋掙錢。雞蛋這種東西,在集市上的價值並不比,至少比牛肉貴上不少,很多家裡有點閑錢的政府官員、工程技術人員、學校教師、軍人、小商人等都願意大量消費,市場前景還是很不錯的,因此李正比較重視,特地讓兒子去看看雞窩頂上的雪多不多。 

  李家還有個羊圈,圈裡面養了七八頭羊,都是可以薅取羊毛的綿羊。在潘帕地區,養牛基本上是註定虧本的,養馬成本太高,對於手頭不甚寬裕的普通農民來說,從農業銀行那裡申請實物貸款養一些綿羊是最划算的。這既可以提高他們的現金收入,也可以促進鹽城縣當地的毛紡織業的發展,可謂一舉兩得。 

  李正還打算,等過了這個冬天,在去鄉里集市上捉幾隻鴕鳥回來養著,以獲得更多的收入。最近國家開拓總局的人頻繁在附近出現,運輸建材的車隊是一撥又一撥,看樣子又要集中設置一批定居點了。這人多了,對肉、蛋、奶的需求肯定會直線上升,李正雖然文化水平不高,但這點頭腦還是有的,更何況農民合作社的社長、委員們也勸大家這麼做,那就更沒問題了,合作社是不會騙大夥的! 

  其實,剛才提到的乾燥潘帕的定居點設置,並不是空穴來風,而是國家開拓總局切切實實制定好的計劃。這幾個定居點基本上都位於正在修建中的從鹽城港到新首都洛陽府的一等國道兩側,分別是黎丘鄉(位於後世托恩基斯特城附近)、殷密鄉(位於後世聖特蕾莎小鎮附近)、紅石鄉(位於後世庫奇約科小鎮附近)、高青鄉(位於後世馬卡欽小城附近)、寧朔鄉(位於後世聖羅莎城附近)、小屋鄉(位於後世查查拉門迪小鎮附近),一共六個定居點,以充分利用這條高等級公路以及未來可能的洛鹽鐵路的運輸能力。 

  當然目前鐵路還沒影,國道也正處於艱難的修建過程中,因此東岸人在乾燥潘帕地區的擴張進度註定不會很快,新設的這六個定居點就已經很激進了,再多設的話,邊際成本就會無限制增長,國家開拓總局是註定不會承擔這麼繁重的開支的。 

  他們的擴張重點,還是在汴河兩岸。比如最近就在新汴港、新曹港一帶一口氣設置了六個定居點,分別是鍾城鄉(位於後世聖安德烈斯·德西萊斯小城附近)、臨汴鄉(位於後世阿圖查小鎮附近)、孝昌鄉(位於後世阿雷西菲斯小城附近)、雙亭鄉(位於後世佩爾加米諾小城附近)、黃池鄉(位於後世聖佩德羅小城附近)、繁台鄉(位於後世佩拉諾小鎮附近)。另外,西班牙人原本的殖民城鎮羅薩里奧的改造也初步完畢,並被正式命名為河寧港。國家開拓總局的官員預計,這一線在未來三年內將遷移超過八萬居民過來定居,這開發力度自然不是南邊的乾燥潘帕地區可比的,差遠了。 

  但不管怎樣,乾燥潘帕地區不可能不去開發,每年還是有一定的移民指標分配下來的,頂多就是比別處少一些罷了。不然的話,今後本土核心區域如何從陸上溝通南錐?如何將鐵路、公路修到南邊去?將各處連成一個有機的整體,一直是東岸政府的重要目標。以前拉普拉塔不在手裡,沒這個機會,現在從西班牙人手裡買過來了,自然要開始著手行動。 

  李正作為一個小老百姓,他自然是不太清楚上級官老爺們的這幾縱幾橫的公路網、鐵路網的。他只知道未來幾年附近區域都會進入新一波的建設高潮,他所投資的副業應該不至於打水漂,會給家庭持續帶來一筆穩定的收入,那就足夠了。自己這一輩子讀書少,是不指望啥了,但他的兒子李小山自小聰穎,就連小學里的老師都誇獎他有「數學天賦」,那麼自然要多賺點錢以後供他去城裡上中學,不然那隻會浪費了他的才華,這是李正所無法接受的。 

  「最近鄉里也來了一些西班牙人、葡萄牙人,看樣子是過來投資的。等過了這個冬天,結束民兵冬訓后,就去鄉里看看,有沒有打零工的機會。工地上修路實在是太苦了,也很危險,村裡的老張在那兒受了傷,至今腿腳都不利索,以後還是少去為妙。」在檢查完后羊圈是否堅固及防寒保暖措施是否得力之後,李正給自己點了個煙斗,讓辛辣的煙草味沁入自己的心肺,思緒卻已經飄到了天外:「不過如果葡萄牙人那裡沒活,就得去城裡(鹽城縣)找找門路了,那邊機會多,興許就能找到一份不錯的零工。嗯,上次聽人說,那邊搬運呢絨的工資很不錯,也很缺人手,實在不行的話,就去那些紡織廠或碼頭碰碰運氣。現在呢絨賣得這麼好,沒理由沒機會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