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不娶我咱就離婚> 第257章 萬般皆是命

第257章 萬般皆是命

  劉彥看起來咋咋唬唬,好像很會罵人很會吵架,其實吵架的水平很低,遠遠不如賀麗娜。被氣得峨眉倒豎,杏眼圓睜,卻隻能大喊大叫。


  “我就問你要,你敢拿我怎樣?有種攆我出去!”


  顏蓉把劉彥扯開,推給原少儒,繞著走了一圈。


  先走到曼莉麵前,“你是來討要女兒的。”然後轉向莫離,“你是來揭露內幕的。”再走到賀麗娜麵前,看著她卻沒說話。


  最後回到原點,麵向淩向,不急不躁、不溫不火地問了一句話。


  “你娶不娶我?”


  淩向被問的一怔,在場的人也全都一愣。


  “不娶我,咱就離婚。”就在眾人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顏蓉轉頭看向眾人,接著,“今晚很熱鬧,我也錦上添花,公布件事。我和淩向的離婚協議早就簽過了,隻是差了民政局的手續。最近事情多,一直沒顧上,趁現在人全乎,特此公告大家,也不浪費大家時間。”


  “離婚就能逃脫你所犯下的罪?”賀麗娜先是鄙夷了一通,然後,講起一段往事,“那件事已經過去十八年了,而且,裏麵又牽涉到現任領導,大家都諱莫如深。說起那件事,不知道的人以為有多轟動。其實就是一件小事情,不過就是一個計劃經濟轉型,工廠改製罷了。”


  “紡織廠在時代潮流中被淘汰,破產被拍賣,每位員工補償四千元,廠領導一看有利可圖,就欺騙工人說上麵隻補償兩千元,這錢就進了他們的腰包。有一對下崗夫妻,四處遊說工人鬧事,頻繁去京城上告廠長貪汙,討要說法。頻繁被遣送關押,這對夫妻就在田門廣場自焚了。——這件事震驚全國,卻也不了了之,理由就是,這對夫妻是某鞋教的癡迷者,因為中毒太深,所以自焚。而當時負責這件事的領導就是……。”


  賀麗娜刻意地看了淩向一眼。


  是誰?不言而喻。


  九十年代大下崗,除了年齡大的人深有體會,很多年輕人一臉茫然。但國有資產流失和貪汙這種現象,卻是任何時候,都是被人深惡痛絕的。


  尤其是底層人的利益被損害,有權人可以指鹿為馬,更是能引起大多數人的情感共鳴。


  顏蓉雖然沒有經曆過大下崗,但作為一個窮人,對於故事中的夫妻的遭遇,她非常深感悲痛。


  計劃經濟時代,端著鐵飯碗的雙職工,是數億農民夢寐以求,且羨慕嫉妒恨的事情。


  工資不高,但福利很高。生病了,去職工醫院就診;子女長大了,去子弟學校讀書;冬天天氣冷,有職工澡堂;無聊了,廠裏有電影院。幹了幾十年,身子骨不行了,退休後,子女可以繼承父輩的職位,哪天駕鶴西去,單位還得派幾個人,幫著料理後事。


  那時候的國企職工,就如同進了保險箱,一輩子安枕無憂。


  突然廠子破產倒閉,夫妻倆同時下崗,失去經濟來源,上有老下有小,一家人靠什麽活下去?


  再說,九十年代的四千塊錢,那是非常值錢的,相當於現在的三四萬。現在的三四萬也許幹不了什麽,不夠一個小孩的輔導班,也不夠上醫院做幾次檢查。可那時候的三四萬,那可值老鼻子錢了,起碼可以保障短時間的生活,還可以下崗再就業,甚至去學門技術。


  失去一生的鐵飯碗,還被貪汙掉一半的補償金,換誰能不急?兩個大活人,得絕望到什麽程度,才能舍得拋棄孩子、父母做出自焚的事?

  這就是底層人的悲哀。


  賀麗娜挑眉弄眼,嘖嘖道:“死的如此慘烈,卻還被當成某教的癡迷者。更可悲的是,這對夫妻還算不上真正的無權無勢,男人的姐姐是當時掌權者的老婆,這女人可不簡單,在魔都呼風喚雨。有這麽一層關係,這對夫妻還落得如此結果,是不是很匪夷所思?”


  現場立馬炸鍋了,咒罵聲不絕於耳——


  不用說出名字,大家都能想到是誰。


  顏蓉轉向王瑛。


  他的父母原來死的這麽淒慘,死後還被這樣冤枉。被扣上邪教癡迷者,可想輿論壓力有多大。所以王瑛隻能隱瞞親生父母,認叔叔和嬸子做父母。


  王瑛雖然可以隱瞞,但他的叔叔和嬸子,還有他的奶奶無法抹去與他父母的關係,因此受了不少影響,這或許也是淩母不願承認他侄兒的原因。


  顏蓉突然理解了王瑛的安靜,那其實不是一種性格,而是一種自我保護。


  “這件事後麵牽扯得實在太多,雖然在社會各界的堅持下,有關當局對此事進行了徹查,卻一直沒有什麽明確的結果。所有的線索都終結在一個人身上,那個人,就是已經作古的單美榮。”


  有位賓客,似乎是位知情者,對身邊的同伴說道。


  雖然是私語,但還是被人聽到了,所有人都轉向他,等著他繼續往下說。


  羅東閣也偏過臉去,微微一笑:“原來是老會計。”


  “小羅。”老頭被眾人這麽一看,還有點不好意思,走上前與羅東閣握了握手。


  “頭發都白了,還小羅呢?該叫老羅了。”羅東閣笑著,理了下頭發,“當年的事,恐怕沒有比您更清楚的了。這紡織廠的這塊地到底是怎麽回事?”


  老會計歎了口氣:“當時的負責人是淩副市長,卻是單美榮提出的改製股份製。紡織廠的前身是大華,民國時期所生產的布馳名中外。改革開放前,實行公有製經濟,通過贖買變為國營企業,單美榮的父親當時任公分代表。改革開放時期,又恢複私有製,組織架構很複雜,裏麵牽扯的政商軍關係,旁根錯節。”


  羅東閣點了點頭。


  “破產後,因為曆史包袱太過沉重,根本無法承擔工人四千元的補償。大夥算算,紡織廠員工四千多人,將近五千,每人補償四千,那就得兩千萬的補償款。設備又都是老設備,也賣不了幾個錢。單美榮留過學,有遠見,認為最值錢的就是紡織廠的地皮。提議給工人們補貼兩千元,餘下的兩千給股份,等這片地開發出來,可以吃紅利,可以換鋪子,不論做生意還是收租金都是穩定的收入。”


  老會計邊說邊搖頭,邊搖頭邊歎氣。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