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永安宮的喪鍾
永元九年十二月初九,竇太後駕崩於永安宮。
彌留之際,竇太後堅持要見一個人,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這個人竟然是鄧綏。
距離鄧綏確診有孕已過去兩個月,她的肚子也開始微微有些顯形。在秋蓉和玲瓏的攙扶下,鄧綏帶著些許不安和惶恐的來到了永安宮。
來到內殿,隻見竇太後正平躺在鳳榻上,兩鬢斑白的徐姑姑在旁伺候。
見鄧綏立於門外,徐姑姑貼近竇太後耳邊輕聲道:“太後,她來了······”
竇太後吃力的點了點頭,徐姑姑便立刻起身走到殿門口,對鄧綏道:“貴人請入內吧。”
待鄧綏踏入殿內,徐姑姑便帶著秋蓉、玲瓏還有殿內的宮人們全部退了下去,臨走之前悄悄關上了內殿的大門。
現在,整個內殿空空蕩蕩,隻剩下鄧綏與彌留之際的竇太後二人,鄧綏心中更加惴惴不安起來。從她入宮以來,竇太後已經因為身體抱恙長臥病榻,除了重大節慶之外極少現身,故而這麽多年她與竇太後隻說過寥寥數語,幾無交集。如今,竇太後在自己生命的最後時刻沒有召見皇後,卻偏偏單獨召見自己,鄧綏不禁忐忑萬分。
鄧綏輕手輕腳的走到鳳榻前跪下。在鄧綏麵前的,是一個行將就木的老人,這個老人曾經站在權力的最高峰呼風喚雨,曾經運籌帷幄打敗了一個又一個的敵人,可是最後,她還是敗在了自己最親的兒子手中。她一生沒有去過別的地方,出了閨閣便進了皇宮,從此再未離開這萬丈紅牆。
她曾經恨過劉肇,她的兒子,可終究還是放下了,這天下原本就是他們劉家的,她從未想過要染指,不過暫時越俎代庖,卻沒想到最後是以這樣的局麵尷尬收場。她曾經恨過鄭眾和蔡倫,他們背叛了她,可現在也都放下了,成王敗寇,將來史官的筆下,他們都是匡扶社稷的棟梁,而她,才是那個擾亂朝綱的罪人。
如今唯有一樁事她終究未能放下,那便是她的兄長竇憲。竇憲所背負的罪孽,不隻讓他自身萬劫不複,更是他們竇家永遠洗刷不去的汙點。這些年來,竇太後一直在暗中探查當年那樁驚天血案的真相,可至今仍無實據翻案。現在,她已經沒有時間了。這件事,她隻能拜托另外一個人去完成,而且她相信,這個人定然不會令她失望。
聽到鄧綏的聲音後,竇太後頗為艱難的側過頭來,一雙渾濁的雙目定定的看著鄧綏,吃力的緩緩道:“鄧綏,你是否怨恨孤,為你父親之死?”
心底的傷疤再度被揭開,鄧綏努力保持鎮定,沉思片刻後抬起頭來平靜的回答:“妾沒有怨恨太後,凶手是竇憲,與太後無關。”
竇太後臉上現出一絲苦澀,幽幽道:“天下人都說竇憲是凶手,可孤知道,他不是······”
鄧綏心中一震,用不可思議的目光緊緊盯著竇太後。
竇太後的呼吸逐漸沉重起來,用微弱到幾乎聽不見的聲音緩緩道:“沒有人比孤更了解竇憲,他自負,驕傲,他做不出那樣的事情······有人設計了這一切,這個人,比大漢所有的敵人都更加危險。你,你要把他找出來,為了大漢,也為了你的父······”
還沒說完,竇太後便開始劇烈的咳嗽了起來,方才那些話已經耗費了她太多的元氣,現在她再也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來了。所幸要交代的事情已經交代完畢,她終於可以了無牽掛的閉上眼睛。
見竇太後已經閉目歇息,鄧綏默默的磕頭拜別,離開了永安宮。
她的心裏如同壓上了一塊巨石,無比沉重,又無比複雜。她明白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的道理,竇太後沒有任何理由在生命的最後時刻,為多年前已經定罪的竇憲開脫,就算是要開脫,也應該對皇帝說,而不是對自己這個小小的貴人說。
剛行至安福殿門口,鄧綏就聽到了喪鍾的悲鳴。
鄧綏佇立門外,回望永安宮的方向,百感交集。
眼前這萬丈紅牆望也望不到頭,前朝後宮,處處殺機,一個又一個隱藏在黑暗中的敵人,正在謀劃出一幕又一幕的詭計。
鄧綏輕輕撫著自己微微隆起的小腹,兩行清淚潸然而下。
竇太後的喪儀無比隆重。
以孝悌仁和而受天下萬民敬仰的皇帝劉肇在太後喪儀一事上自然不會有一絲怠慢。他將這個重任交托給了鄭眾,鄭眾也果然沒有辜負他的期望,喪儀空前隆重且進行的有條不紊。為表悲慟之情,劉肇更是輟朝五日,舉國上下暫停了一切喜樂歌舞,為竇太後致哀。
隨著竇太後的薨逝,竇氏一族的權勢也頃刻間土崩瓦解。
想當年,竇憲執掌軍政大權之際,竇太後兄妹聯手,可謂權勢滔天,整個漢家天下盡在竇氏一族掌控之中。然而,隨著竇太後被迫還政,竇憲獲罪流放暴斃,竇家再也不複往日之榮光。但竇氏一族畢竟樹大根深,仍有眾多宗親子弟和門生故吏散布於朝堂各部及天下各郡府衙之中。旁人忌憚於竇太後之餘威,更兼皇帝對竇太後仍存孝感,故無人敢落井下石,打壓竇氏一族。
如今,竇太後屍骨未寒,來自於各方各派的勢力已經盯上了竇家的地盤。僅僅不過月餘,竇氏一族在朝堂郡縣重要位子上的宗親門生竟然全部被一一拔除。這場悄無聲息的清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快速鋪開,未等竇氏一族做出任何有力的反抗,就已經十去其六。這個世代煊赫的家族,一夜之間徹底沒落。
若說這場大清洗的幕後推手,諸多既得利益者皆有可能,但很難說這背後究竟是否有劉肇的默許,畢竟若無劉肇授意,怕無人敢做此主張。而這一個月的時間裏,劉肇除了每日匆匆與百官早朝一見之外,其他時間都把自己關在廣德殿,以盡哀思,無心朝政,隻偶爾召見鄭眾、陸珩、司空徐防等心腹重臣,至於說了些什麽那便不得而知了。
或許永安宮喪鍾響起的那一刻,已經注定了竇氏一族走向沒落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