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動力定位
關上辦公室的門,車間內的噪音頓時降低了不少。
蘇城扯了一塊布,將手上的機油擦了擦,一邊洗手一邊問道:「西蒙先生,詹森先生。來參觀了,感覺如何?」
詹森不顧他手上的污漬,依舊握手后,笑道:「我們從廠區一路走過來的,貴廠比那些高科技公司還要漂亮。」
話鋒一轉,詹森又奇怪的問道:「蘇董怎麼親自做起了機加工?」
「我也在學。」蘇城笑笑道:「如今的工廠,發錢有會計和出納,技術有實驗室支持,我能做的,就是到工廠,和大家一起做工了。」
他說著指指掛在車間頂上的橫幅:大幹100天,拿下大平台!
翻譯用長長的英語,艱難的解釋給兩個老外聽。
西蒙搖頭擺手的道:「蘇城先生,就算你們已經到了單件預製階段,後面還有分片預製,立片組裝,結構總裝,附件組裝和結構塗裝,100天時間,恐怕是不夠用的。」
「所以我才親自上陣。」蘇城看著西蒙,輕輕的道:「我們的工人,每天都工作12個小時。8個小時的正常工作,4個小時的檢查和學習時間。和你們不一樣。」
陽年代的歐洲人還是非常奮鬥的,事實上,戰後一代的歐洲工人,比中國工人要辛苦的多。他們用了 多年的時間,重新恢復了滿目蒼夷的工業,重新健全了金融,並創立了嶄新的福利體系。到了80年代末,曾經每天工作16個小時的工人仍然在流水線上,只是因薪水和工會的關係,不再拚命了。
西蒙所在的費諾爾公司,就不太喜歡工人加班。對他們來說,工人加班的費用不僅僅是昂貴的加班費,還有因此而高的保險費用,工會若是因此給予關注的話,不可避免的還要增加律師費。
西蒙腦袋轉了一下道:「中國工人要是能有漢堡工人的效率,再每天工作12個小時,100天也許能完成鑽井平台吧。」
蘇城對此並不解釋,笑道:「有機會的話,帶你們去看我們的生產線。」
「現在可以嗎?」西蒙追問。
「我以你們有別的事?」蘇城看向詹森。
美國人對日耳曼人的不通世情也無奈的緊,只得幫忙解釋道:「我們也是對大華的海上石油平台有所好奇。先前打電話,也是關於平台技術的。」
「好吧。那就去生產線,邊看邊說。」蘇城重新穿戴好勞保服喝了兩口水,問道:「你們對哪項技術感興趣。」
西蒙亦不掩飾,直道:「你們的防滲漏系統。」
「好眼光,那確實是我們在簡化版里,做的少數幾項完全改進。」蘇城說話間打開了門,外面的噪音又擁了進來。
翻譯說明后,西蒙馬上問:「簡化版里的完全改進?你們還有別的什麼改進嗎?」
他著急了以後,說的就是德語了。一番折騰后,人都跑到前面去了。
西蒙和詹森連忙跟上去,一路上望著工人和設備也是暗暗驚嘆。
四車間的生產線綿延兩公里三個連貫的廠房組成。
海上鑽井平台的裝備製造並不像是進行大規模生產的汽車生產線,使用全自動化的流水線。相反於許多部件都是唯一的,而零件則大量配套廠採購,這裡的車間工作更像是發動機生產線以較低程度的流水線程度,達到較高的精度。
生產線之間的運輸,基上都是軌道和無動力車輛,還有大量的滑輪調來調去。這些都是做石化和化工的工廠所熟悉的方式,直徑數十米數百米的大罐子,專業伺服機和大型電機等等,都是一張訂單做一兩個的,與汽車等小型機械自然不同。
濟南動力機廠做的大型柴油機,差不多也是同樣的方式,車間內的基礎工,也全部使用了濟南動力機廠的原班人馬。
只見天上地下,全是物料在運動。自動卷板機等大型裝備,使勁的蹂躪數十噸的鐵板,經過模鍛機虐待的物料往往長達十數米,一根根的運進來,進行加工之後,又繼續向前面的車間運過去。
每天工作12個小時的工人,全像是上緊了弦的鐘錶,精確有力且按部就班的完成自己的工許。
熟悉工業的詹森和西蒙知道,精確的按照既定的順序進行工作是非常疲勞的,想要維持激情,幾乎很難做到。
只有一種情況,能產生現在的效果。
大工業的激情!
30年代滾動著戰爭**的復興德國,40年代燃燒著仇恨火焰的危險蘇聯,50年代渴望著制霸全球的勝利美國,的年代期盼著重回正軌的復甦英國……
只有充滿了希望的人,才能在冰冷的機械上,迸發出灼燙的熱情。
西蒙不的回憶起他所接觸過的漢堡工人。驕傲的德國工人,同樣以鐘錶般的準時聞名。他們每天按時上班,按時下班,按時休息,按時喝咖啡,按時領取加班費,按時參加工會活動,按時**,按時領取**補償金……」
兩人快步追上了蘇城,就聽他喊:「你們覺得怎麼樣?「
西蒙實話實說,用英語道:「比起這些中國工人,漢堡工人更像機械,好像機器的補充。我承認中國工人的效率不弱於漢堡工人。但是,這樣的工作方式,是不能持久的。」
「這就是國家企業厲害的地方。」蘇城指了一下辦公樓的方向,笑道:「只要一個正確的理,我們的管理層就能做到持續的激發熱情。,在歷史上,這種充滿熱情的工作方式,中國人持續了二十年,只是因間斷而停止了。」
蘇城豎起一拇指頭,道:「正確的方法,明確持續的經營思路,中國的國家企業,能做的比ibm和通用汽車那樣的官僚企業好的多。」
西蒙和詹森都泛起了笑容。
詹森笑著道:「像是ibm那樣的官僚企業,在全世界也是不多見的。」
西蒙笑了兩聲,眼望著前面的鉗工,臉都斜了。
蘇城回頭看了一眼,暗自一笑。德國佬看的,正是濟南動力機廠唯二的8級鉗工。像是這種國寶級的工人,雖然聽的很多,但實際上,80年代末的中國也不過有數的數千人,在各種部級、副部級和正廳級的工廠里一分,全都是珍稀品種。
西蒙微微點頭,問道:「這樣的工人,你們有幾個?」
「7個。」
「7個!」西蒙滿臉的驚詫。
「沒錯。」蘇城表現的非常隨意。
其實,即使勝利油田力挺,蘇城總共也就借來了5個八級工,其中有兩個還是和中石油一樣龐大的中船重工,著學習的態度,以及美元付款的份上,才送過來的。
於機加工水平的原因,7個白金珍稀的八級工,加上上百名白銀稀少的五級六級工,差不多是能做出大型淺海石油平台的最低要求了。
西蒙哪裡知道裡面的秘辛,吃驚又嫉妒的道:「你們竟然把7個這樣的工人,用來加工座底式海上鑽井平台?」
「那應該做什麼?」
「至少是自升式海上鑽井平台吧。你知道這樣一個工人,年薪能拿到多少嗎? 萬馬克, 萬!」
1989年的德國馬克已經升值了,蘇城不記得具體的匯率,但是,到了 00年以後,能達到六七級標準的工人,拿到年薪 萬人民幣的委實不少,8級鉗工拿到50萬也不稀罕。不過,那個時候的中國企業,已經失去了如此有效的工人激勵體制,統一用「農民工」或「工人」謂之……
蘇城攤開手,道:「現在的中國,這些工人的地位,要比你們的總經理、董事長都要高,光給錢沒用。」
「真的?」詹森不信,躍躍欲試的有些想嘗試的意思。
西蒙自己向前移動,觀察著這條新建成不久的生產線。
對費諾爾船業來說,中國人的生產線用簡陋來稱呼也不過,但是,稍稍觀察一下他們的成品,西蒙無論如何也說不出簡陋這個詞。
一條管道,經過銘工人的安裝,快速離開了機器。
西蒙暗道:這樣的速度再加24小時輪班,也許用不了100天就能完成。
一會兒,詹森也過來了,問道:「怎麼樣?」
西蒙大致的看了一圈,心中有數道:「雖然平台變大了,但也就是二代平台的標準。」
詹森點頭,這才是正常的。
西蒙見蘇城沒有跟上來,又道:「不過有一點比較奇怪。」。」」
「嗯?」
「我看到一個渦輪的裝置,像是動力設備,但是用在鑽井平台上?有點古怪。」西蒙說著一指,道:「我想靠近一點看,被人家擋住了。」
詹森不做具體的技術,但很了解行情,疑惑的問道:「什麼樣的渦輪?」
「很大,而且安裝了大量的電子裝置,看樣子靈敏性很強。」西蒙皺著眉道。
詹森一邊聽他解釋,一邊踮著腳想看前面生產線的情況,同時在腦中描繪著渦輪的形狀,聽著聽著,突然有了感覺,問:「應該有好幾個渦輪吧。」
「沒錯。」
「那是不是有些像推進器?」
只要點一句話,西蒙就醒悟過來,道:「他們在做動力定位?」
「估計是了。」
「動力定位,是用動力懸停船隻。要在鑽井平台下面產生一個巨大的洋流渦輪,和海水的流動產生反作用力,讓平台固定住。」西蒙搖頭道:「動力定位比錨泊定位貴多了,有必要用在淺水平台嗎?他們又那麼注意價格。」
「也許是以後做的技術儲備。動力定位配合錨泊定位,能極大的高鑽井平台的安全性和鑽井效率,這樣的話,就彌補了他們平台的不足。……」詹森看了眼西蒙,道:「要是真能做出來,估計能在抵禦5米高的海浪吧。」
費諾爾公司的海洋鑽井平台要價600萬美元,標準也不過是3米浪下正常採油,4米浪下風動待機,錨泊定位的先天劣勢,是平台小技術所無法彌補的。
西蒙表情怪誕的道:「那也要他們真的能做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