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草根風流> 他被沉進了知識的海洋

他被沉進了知識的海洋

  點好名,周老師就宣布臨時班幹部的名單,當然沒有李錦軒,全是大齡生和中齡生。【26nbsp;】李錦軒就暗暗下決心,要向他們學習,多學知識,儘快成長起來。 

  開始上課,李錦軒和同學們一樣,立刻如饑似渴地學習起來。可他沒有想到,大部分科目都沒有課本,只憑老師一張嘴。有的老師還好,能發一些講義下來,有的老師則什麼也沒有,只站在講台上或手舞足蹈,或口若懸河,或滔滔不絕,或慢條斯理。同學們都自覺地邊聽邊記筆記。有些教授還能條例分明地在黑板上寫些板書,有個別老師卻信口開河,講到哪裡算哪裡,一些學生聽得一頭霧水,來不及記,也沒法記。同學們就通過班幹部提意見,讓他改進。 

  說實話,許多教授水平很高,有些教授還是國內知名的學者,甚至還是某個領域的學術權威。他們知道淵博,為人謙和,講課生動有趣,內容豐富精彩。同學都聽得津津有味,記得龍飛鳳舞。而且不遲到,不拖課,為人師表,一些同學慢慢就對他們產生了崇拜心理。 

  中文系的學習是最有趣有勁的,不象數學物理化學等系那麼枯燥乏味。課上,一些教授講課就象在講故事,同學們都聽得如痴如醉;課外,都是看的一些可讀性很強的文學書籍,進入其中,就會忘我陶醉,不能自拔。 

  教《現代文學史》的陳教授是個著名的評論家,他走到講台上的第一句話就問:「你們知道現代文學史上的六大名家嗎?」 

  同學們都屏住呼吸看著他,教室里鴉雀無聲。 

  「是魯郭茅,巴老曹。」陳教授自問自答,「即魯迅郭沫若和茅盾,巴金老舍和曹禺。」 

  「我們先講魯迅。」陳教授的嘴裡句句都是新鮮的信息,「魯迅為什麼會成為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新文化運動的先驅?這要從他衰落的家史講起。魯迅的家原是個大戶人家,在紹興城內有一個很大的宅園,但他的爺爺因科舉時出了事而被清朝政府砍了頭。」 

  啊?魯迅的爺爺被清朝政府砍頭的。李錦軒聽得嘴巴都張開了。 

  「但不是魯迅的爺爺考試時作蔽。」陳教授的嘴裡總是有讓人感興趣的故事,「而是他替人給在京城的一位考官帶一封信,被人發現受株連,居然被判了死刑,可見當時的考試製度是何等的嚴厲。一艘京城來的船隻到紹興城后,魯迅的爺爺站在岸上,朝船上的一個熟人喊話,讓他上一下岸,要他捎一封信到京城,結果那個人上岸,魯迅的爺爺把信交給你,誰知他上船后信即被查扣,於是這幾個人都涉嫌科舉作蔽而被判砍頭。這樣,魯迅的家道就開始衰落,而他的父親又體弱多病,長年看病吃藥,把家產里的錢都看光了,只得將一半的宅院賣給人家。」 

  陳教授慢慢把魯迅小時候的成長環境,怎麼去南京水師學堂求學,后又去日本仙台醫專留學,如何棄醫從文,他母親給他娶媳婦,他結婚第二天就離家出走,后又跟自己的學生許大平戀愛結婚,怎麼跟他的阿弟阿弟周作人鬧矛盾,如何發表第一部中篇小說《狂人日記》等故事娓娓道來,同學們個個都聽得入了迷。 

  這哪裡只是講課?這就是在講名人傳記啊。本來就愛好文學的李錦軒對文學越來越感興趣了。不管是什麼課程,哪個教授來上課,他都坐姿端正,聽講專心,還不停地記著筆記。 

  他感覺自己實在是太幸運了,趕上了一個新時代的發韌之期。恢復高考高度,讓他獲得了一個成才的機會。真的,一進入大學,他感覺就是進入了一個全新的天地,一個知識的海洋,一個成長的熔爐。 

  國家不僅為他提供了免費的學習條件和成長環境,還給他們發放生活津貼,每人每月十五元,再加二十八斤飯票。既解決了他生活上的後顧之憂,又能補貼一些家用。他每月都能從津貼中省下四五元錢,五六斤糧票,寄給老娘。他打心眼裡感謝黨,感謝國家,也就格外珍惜這個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和大好時光,所以學習特別用功,非常刻苦。 

  每堂課,他都聽得如痴如醉,記得十分詳細。課餘時間,他就一頭扎進圖書館,象找到了一個寶藏,興奮異常,愛不釋手,流連忘返。 

  進入大學,泡在圖書館里,李錦軒才知道,原來自己還很無知,要學的東西太多,要看的書無窮。他恨不得把自己分成兩半來使,也恨不得晚上不睡覺來看書。 

  課餘時間,只要整理完筆記,做完作業,他就往圖書館跑。一進入圖書館,他都要拿好幾書,或者一疊雜誌,然後如饑似渴地看起來。他有記筆記的習慣,邊看邊摘錄一些名言佳句,寫一些讀書心得,也把一閃即逝的靈感記錄下來。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