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八十五章 心術
在麵對如此境地之下,李承乾要是能夠靜下心來釣魚,那也不會來到了皇城找李二陛下。
過了好一會兒,終於忍不住的李承乾糾結地開了口。
“父皇,兒臣……。”
還沒有等李承乾說完,李二陛下便打斷了他的話。
“在仙島上的時候,國師就曾經說過,釣魚是一件很有樂趣的事情。
以前,朕不明白,後來朕在遇到了僚人之亂的時候,心情也很煩躁,便想到了釣魚來讓自己平靜下來。
一則,可以一邊釣魚一邊思考,讓自己冷靜下來看待事情,才能理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想好對策和後路。
二則,這魚上了勾,的確有一種舒心感。”
李二陛下沒有給李承乾開口的機會,而是說了一個釣魚的感受。
其實在很早之前,李承乾就見到過父皇、國師、長孫舅父、杜閣老在一起釣魚,那是很早很早之前了。
後來隨著大唐的繁華,每一天都有著事情要做,這釣魚的機會也就更少了。
聽到李二陛下的話,李承乾這才施禮道:“謝父皇教誨。”
李二陛下自然是想要趁著這一次的機會,好好鍛煉一下太子李承乾,讓他更加具備成為一個合格的帝王的資質。
而李承乾也沒有再說什麽,既然父皇已經說了一邊釣魚,一遍思考。
那就讓自己冷靜下來,慢慢地思考。
這錢莊事關重大,朝堂上的百官們都知道,這乃是國師都首肯了的事情。
所以一般人並不會冒著巨大的風險得罪國師,仙人弟子的手段神秘莫測。
而出手的人,必然已經做好了完全的準備,並且就算是得罪了國師也要做。
為的是什麽呢?
從現在的情況來看,那就是衝著他這個太子來的。
畢竟民間已經開始傳開了,就是因為他這位東宮太子犯衝,已經有人利用謠言,再一次指向了當年的長春宮。
這才是李承乾最著急的事情。
一旦這些謠言四起,一旦這件事情真的定性,他這位東宮的位子,也就做的不是那麽穩了。
關鍵是,錢莊的事情關乎大唐的繁榮昌盛,也關於大唐萬民的生計。
為了能夠讓大唐更加繁華和強大,李承乾必須要做出快速的決斷出來,解決這件事情,消除這個影響。
可是,他害怕自己一出手,就被別人抓住把柄,繼續把這件事情擴大。
長春宮的事情不是他做的,可是很多人已經先入為主,覺得他難逃其就。
現在的一些大臣,都已經對他有一些說辭了。
這就是什麽也沒有錯,卻鍋從天上來的感覺,被人潑了髒水,永遠都有那種味兒!
李承乾的頭腦裏麵展現出來各種風暴,感覺自己四周好想都是敵人。
能夠相信的人並不多,一個就是身邊的父皇,他絕對不會害自己。
另外一個便是母後。
最後再加上國師!
此三人是絕對不會害自己的,至於稚奴、小兕子、長樂公主等等,他們也沒有這個能力。
也不會做這樣對他們也沒什麽好處的事情出來。
想要針對自己的人,必然是看上了他所坐的位子。
這樣的人,首屈可數。
李承乾覺得吳王李恪、齊王李佑的嫌疑最大。
想到了這一點,又想到了吳王李恪乃是楊妃所出,而楊妃的身世牽扯更大了。
看著水麵那平靜安寧的魚鰾,李承乾的心冷的就像是寒冬中的冰塊一樣。
長春宮的事情便是蕭瑀所為,而蕭瑀乃是蕭皇後的大哥,楊妃乃是前朝公主。
這李恪也算是前朝的一絲血脈。
可是當年那件事情,並沒有查出和吳王李恪有什麽關係。
父皇沒有說,對李恪還是一如既往地寵愛。
國師更沒有提及,似乎的確不是李恪所做。
但是蕭瑀為什麽要這麽做?
還不是為了李恪!
難道僅僅是覺得李家奪了楊家的天下,讓他妹妹沒了夫君,讓他侄孫死在了長安?
過了一會兒,李二陛下直接收起魚竿,說道:“看來,今日是釣不到什麽大魚了。”
李承乾見此,連忙上前幫忙收了魚竿。
旁邊的內侍本要幫忙,見到李承乾如此,便去收拾太子殿下的魚竿。
李二陛下站起來,對內侍說道:“去讓禦廚做一些火鍋,朕和太子要用膳。”
“喏!”
父子二人也是難得擁有這樣稍微閑暇一些的時間,坐在一起談論一些事情。
“錢莊工地的事情,朕已經知道了。”李二陛下見到李承乾總算是平靜下來,心中也有一些欣慰。
所以也就不繞彎子,直接開了口。
“對於這件事情,你有何看法?”
李承乾直接施禮道:“父皇明鑒,兒臣一直在東宮處理事務,這件事情本是已經安排好,有了監工和工匠。
所為的兒臣失德、仙人警示,應該是有人故意所為。”
李二陛下給李承乾夾了一塊肥牛肉,給自己加了一塊毛肚,說道:“遙想當年,朕年不過十九,卻能夠帶兵打仗,從晉陽起兵。你如今也已經年過二十,應該要獨當一麵了。
既然你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那就去做,謠言止於智者,這是國師經常說的話。
所以你親自去滎陽,把錢莊好好地建起來,給世人看看,這個謠言自然就沒了。
至於那些膽敢作亂的人,或許是大唐的律法過於仁慈,讓他們心有所持。
那就使用你太子的權力,讓世人知道,大唐是誰的大唐!”
雖然李二陛下一直說君為舟、民為水,體現老百姓的重要性,講究民心所向。
可是這天下到底還是他們李家的天下,而不是天下人的天下。
不然,他李二為什麽當年要騎兵?
仁慈的皇帝做的久了,可能世人都已經忘記了,他李二當年所做的玄武門的事情了。
其實李二陛下或多或少已經得到了一些消息,也能從中分析出來,可能是誰出手。
但是他需要給李承乾一個曆練的機會。
不然他永遠都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帝王,不能真正掌控整個大唐天下。
帝王,要很好地利用自己的身份,還有自己手中無上的權威。
這樣才能號令百官,治理天下。
所發政令無人不從,所說之話無人不敢聽,百官忌憚、萬民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