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晉陽公主
第上也有很多種說法。
但是用在現在的這個時代,並不是很多。
李二陛下乃是千古一帝,他已經很好地說出來君臣社稷和百姓之間的關係。
當然,這個思想也是在仙島上,江楓隨口說出來的。
當時他並不清楚李二陛下的身份,還以為對方真的就是三個戲精外加精神病人。
至於想沒想過自己穿越,那也是想過的,可是真的不敢相信這樣的事情能夠發生在自己的身上。
畢竟一般的穿越,那都是直接附身在了某個曆史人物身上啊。
比如綠帽王房遺愛,就有很多寫這個的。
然而江楓那個時候,開局就是荒島,雖然身體變小了,還有一個係統。
卻也以為自己要成為荒島生存的主角,外加帶上三個戲精。
並沒有覺得自己就是真的穿越了,要知道,這種時空或者說是時間的法則,對於科研學家江楓來說,完全就是未解之謎。
閑話少說,江楓直接把當初的君為舟、民為水的說辭提了出來。
秋日裏的野餐,在歡聲笑語中結束了。
大唐的第二次出海,也在中秋之後開始,這一次的目標乃是北邊的東瀛。
當初僚人之亂,這東瀛可是出了不少的武士。
從這一點來看,中原門閥之中肯定和東瀛之間,存在著一些聯係。
每一年,東瀛之地的使者,都會來到大唐。
他們會在魯地購買很多的貨物回到東瀛,其中不乏中原之地的人,還有一些先進的設備等等。
而東瀛之地又是一個物產比較豐富,在現在來看,也的確是比較豐富的小島王國。
而大唐想要征服大海,這東瀛便是第一站。
江楓再一次去了玉山書院,開始了自己教授的生涯,第一批學子,已經畢業,所有人都參加了春季的貢試,然後便是科舉考試,大部分也都登上了三甲。
隻有少部分的學子,選擇了直接進入將作監又或者是去了江南造船廠,這些學子在玉山書院的時候,學的便是工匠。
畢竟玉山書院對於學子都是非常歡迎,對於那些讀不起書的學子,也都有著非常大的幫扶。
隻不過,有一些人天生就是讀書的料子,有的人自然是動書。
王玄策畢業之後也參加了科舉,並且成為了探花郎。
也就是說,這位在戰場之上立下了比較大的功勞的武將,最後選擇了走科舉。
至於裴行儉自然是參加了武舉,成為了榜眼,至於武狀元,乃是剛剛十九歲的薛仁貴。
而王玄策在成為探花郎不久,就有了第一個任務,帶著使者去了西域之地。
看似是一個艱巨的任務,對於王玄策來說,他終究要走上原有的曆史,並且可能從此一鳴驚人。
當然他已經展現出來自己強大的能力了,根本也不需要一鳴驚人。
卻也能夠通過之間事情,讓世人看到大唐的人才到底有多強大。
江楓站在講台上,看著下麵正在積極辯論的學子,心中也有一種榮辱興焉。
今年最出彩的學子有不少。
而他們辯論的主題,也就是江楓無意間提到的老子這位聖人之言。
治大國如烹小鮮。
這個問題的一開始,就不可避免的要說道另一位聖人所言的,君子遠庖廚。
其實這一點,當初江楓就說過。
後來李二陛下也有意讓人在大唐時代周刊上麵議論了一下,為的就是讓這些讀書人能夠有著自己的思維見解,而不是遵從祖製。
作為一個做出了玄武門之事的帝王,李二陛下想要的是新,而不是舊。
這也是當初孔秀所說的有教無類和聖人之言,說起這位。
江楓看了看外麵的玉山,說不定,這位就在哪裏看著,想要見到真正繁華又能夠長治久安的大唐。
都說想要強國,那教育就是基礎。
可是在這個門閥之見已經是根深蒂固的情況下,想要打破原有的思想,簡直是難上加難。
就算是江楓聯合李二陛下一起,削弱了中原五姓之家的實力,可是這門閥可不是僅僅說的中原五姓之家。
所為家國天下,門閥說的就是依附於朝堂這座權力的機器的那些官員。
自古以來,官總是和一般人的身份有所不同。
特別是大唐這個時候的官員,總是有一種盤根錯節的關係網,在這其中,最大的網便是門閥。
就舉一個稍微淺顯的例子,大唐的一些皇子。
這些人和朝堂之上的官員,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關係,就比如霍王李元軌,他的妻子乃是當朝尚書魏征之女,可想而知,在這樣的關係之下,朝堂上的百官們,早已經不再是當初那個寒門了。
就算是再怎麽清廉的魏征,家中也尚有幾位小妾,不僅如此,也有著傭人和宅院,更有著一些產業。
畢竟已經算是一朝宰相,這樣的人涉及到的關係網,已經算是非常龐大了。
魏家也算是一個門閥,隻不過,和當初的中原五家相比,還是差了一些。
就算是現在失去了陰族的中原五家,也還有一些實力。
但是卻也不敢再造次了,畢竟已經沒有了陰族,大唐還有著江楓這位國師鎮守。
他們翻不起什麽浪花來。
而這一次的商船和大唐的使者去東瀛,為的就是征服東瀛,斷了中原五家和番邦的聯係。
還沒有到沐休的時候,江楓正在書院看著學子們做簡單的手工,卻不想,皇宮內的內侍急匆匆地走來。
他還以為,長孫皇後出了什麽事情。
沒有想到,卻是李二陛下的愛女,也就是那位體弱多病,年歲好想隻有十二的小兕子、晉陽公主。
江楓也見過幾麵,晉陽公主也有著長樂公主小時候的心性,感覺就是長樂公主小時候。
兩個人的小時候麵貌本來也差不多,都遺傳了長孫皇後的端莊秀麗,眉目之間都有一些像。
除此之外,也都是小時候有一些體弱。
但是小兕子的體質那是更加的柔弱,似乎有什麽天生的疾病。
江楓跟著內侍一起回到了皇城,就見到了在宣政殿外麵等著的李二陛下。
“快去看看,小兕子昨個兒就開始發熱,今天更是昏迷不醒,孫神醫也沒辦法,現在就隻有你能夠救她。”
李二陛下神色中帶著關懷和焦急,見到江楓的時候,又有了一些主心骨一樣。
“陛下放心,臣一定會救好小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