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 路上 念蘇軾
一隊人馬行走在林間的大道上,伴隨著馬蹄踏踏之聲,林中時而傳來一陣悅耳的鳥鳴,或者驚走幾隻道邊草叢中的野兔。26nbsp;
說起來,宋時的官方道路,雖然比不得後世行走汽車的高速路,但是絕對不是那些顛簸不平的土坷垃道路。
至少在姬慶眼裡,這條道路已經相當不錯了,雖然不是水泥路面,但是其堅實程度也是不差,車轍碾過,也只是留下淡淡的痕迹。而一路行來的所見,足以證明這個時代交通方面還是相當不錯的。大宋的交通體系建設,相當的完美。
嗖嗖嗖,幾粒石子被姬慶攝入手中,一轉眼,打向了路邊草叢,姬慶對大家笑道,「咱們午飯就吃烤兔肉吧。」
「那得多獵幾隻來,在弄些野菜、蘑菇做湯才好。」喬峰身邊的阿朱笑道。
阿朱這樣說,雖然是對著姬慶,但是喬峰怎能坐看,所以直接翻下馬搜尋起野兔來。女朋友有事,男友要忙乎啊,此時,喬峰與阿朱之間已經確定了男女朋友關係。
那邊的阿碧,則是輕輕一笑,拉著阿朱一起下馬,進入不遠處林間的草叢中采些蘑菇和野菜,對此,她們可是行家。
此行之人甚多,除了少了智光、趙錢孫二人外,反倒是多了包不同、風波惡等四個慕容家的家臣,他們一行陪著慕容復,與姬慶等人一起趕往姑蘇。此時午時,傍晚時分,就可以到達蘇州。
離開少林的時候,蕭遠山已經拜了掃地僧為師,正式剃度出家。或許,這對於他來說是最好的出路。
讓人想不到的是,那鳩摩智,竟然也拜師掃地僧,而且看樣子非常的誠懇。而那掃地僧,也出乎意料的收了這個弟子。
可以說,這個天龍世界中的鳩摩智,有了新的歸宿。相對而言,以少林的底蘊,未來的鳩摩智大師,一定更加的不同凡響。對此,姬慶可是抱有極大的期待。
之後,掃地僧在方丈玄慈大師的邀請下,開堂講經,算是徹底聞名少林寺了。相信不久后,武林中人,都會知道少林有這麼一個得道高僧。
姬慶那個時空,是去過幾次少林的,說實在的,很不咋的。景區亂糟糟的,很混亂,完全的經濟化了。想見哪位大師,或者上個頭香,更是得貢獻才行,那對於普通人絕對是承擔不起的。
再加上和尚伴美女,娶妻生子等等負面傳聞,或者說,時代的新和尚,讓姬慶很是不爽,由此對於少林的印象也惡劣的多了。
可是,如今這個時空,這裡的少林,卻是別有一番滋味。古剎、鐘聲,誦佛之音,老僧、小和尚,一切一切都是那麼的真實、那麼的美好。
這樣的少林,才是姬慶心中的少林啊。讓姬慶歡喜,讓姬慶懷念。離開前的日子,他可是拍了不少紀錄片留念。日後有機會,或許他會再現少林寺的古樸、祥和。
喬峰本來要與阿朱去尋找她的身世,正好順道,回趟姑蘇看一看,所以兩人還是一路與姬慶同行。浩浩蕩蕩一行人,就這樣不緊不慢的趕往姑蘇。一路上,可謂遊山玩水,好不愜意。
說起來,這個時代的景色那是真的不錯,真的天然,空氣真的好。即使是林間小路之上,也是別有一番味道。小橋流水人家,更見美好。
至於路上的小賊,自然也是遇到了。此山是我開此樹是我栽的話語倒是沒見到,反倒是一眼看到了一群手拿棍棒刀槍的漢子,直接殺來。
不過,遇到姬慶這一行恨不得腦袋上刻著肥羊二字的肥羊,他們算是踢到了鐵板。被包不同、風波惡等人一頓痛打,收拾一頓,哭爹喊娘的跑回去了。
當然,放過了他們,也是看出他們不是什麼大奸大惡之徒,如果面色狠厲,帶著血腥味道的那種,則會很慘,直接被包不同他們清理掉了。
此時,已經距離姑蘇不遠,不久后,喬峰帶回了幾隻野兔,幾隻山雞回來,一起交給了姬慶。
姬慶這邊,這是的處理上了,那個動作之瀟洒,看得喬峰眼花繚亂,口中佩服上了。
喬峰雖然武功不弱,但是處理獵物上,較之姬慶的純屬就差了很多。這裡面既是力量的細節方面上的控制,也是姬慶在於廚藝上的天賦,這一點是喬峰比不了的,只能望之興嘆。
不過,有著阿朱在,喬峰吃喝上面根本不用多操心,即使離開了姬慶,他也是個幸福的男人。喬峰幾十歲的老男人,總算是鐵樹開花了,而且是燦爛的綻放。
一路走來,喬峰、阿朱二人神仙眷侶的模樣,可是羨煞了旁人,就是姬慶也不得不讚歎一番,甚至於覺得他自己有些形單影隻了。
但是,他的春天又在哪裡呢?!
不久,野兔炙烤的金黃,伴隨著油脂烤的滋滋的聲音,散發著迷人的味道。
邊上的鋼鍋內,這是噴香的一鍋野菜、蘑菇湯,那香氣分外的怡人。另一鍋就是清香的米飯了,白的如一鍋小珍珠一樣,看得人歡喜。
眾人圍坐,開啟幾壇酒,就這樣吃著烤肉,品著美酒,喝著美湯,嚼著米飯,說著天南地北之事,好不快意。
姬慶正在吃著一碗野菜蘑菇湯泡飯,聽著大家聊起了姑蘇的事情,一下子想起了什麼,對阿朱說道,「現在杭州太守是誰?」
阿朱想了一下,說道,「應該是蘇子瞻吧,我們去少林之前,蘇子瞻正在組織人手修建湖堤。」
蘇堤?!姬慶點點頭,沒錯。這個時間,正好是蘇軾二次赴任杭州之時,說起來,蘇軾和杭州可是太有緣了。
蘇軾這個人,怎麼說呢,他不是平民百姓的代表,他是大宋士族、官宦勢力的一員,按照姬慶的說完,那是代表著貴族利益的人。
在神宗王安石變法之時,吃喝不愁,奴僕成群,還能養著一群十幾歲小妾,並以小妾換物的蘇軾,自然不會對影響貴族階層利益的變法感興趣。於是乎,他就反對上了。
可惜,勵志割除大宋弊端,增長國力,戰勝西夏、戰勝大遼的神宗豈會容他。所以,衝鋒陷陣的蘇軾很悲劇的被貶了,下放了地方為官。
前面提到的蘇堤,不僅蘇軾不僅在杭州修建了一條,在很多年前,他在徐州也修建了一條,同樣是湖堤,兩座湖泊,可以說是真正的姐妹湖,在後世流傳了很多假話。因為蘇軾在兩地的貢獻,也讓蘇軾名流百姓間。
當然,更重要的是他在詩文方面文風的變化,正是因為被貶之後,體驗了更多的民生百態,讓他終於成為了一代大家,可以說是繼王安石之後的一代大家。如果蘇軾沒有這麼多的經歷,恐怕也就沒有那些流傳千古的文章了。
不過,說起來,姬慶倒是更欣賞王安石的文章,樸實無華,但是一字一句下來,卻是宛如一道秀色畫卷,在眼前展現,讓人神往、迷醉。
當然,姬慶也更加的佩服王安石,能夠在范仲淹改革失敗之後,再起改革之風,這需要多麼大的勇氣,多麼大的魄力,絕非常人可以做到。
而王安石改革,雖然有他抱負的一面,但是更多的卻是提高了大宋的國力,提高了大宋最底層的百姓們生活,他的功績,萬古流傳。
很可惜,神宗、哲宗不是長命之人,否則的話,北宋就是另一番模樣了。不過,也由此可以看出,北宋士族、官僚勢力有多麼的強大。一旦新君上台,他們立刻反覆,掐掉危及他們利益的新法。
這樣的人很多,司馬光是這麼一位,蘇軾自然也是如此。當然,他不是主力,但是名聲夠大,適合拉攏。
也正是因此,在哲宗初年,王安石變法廢除后,蘇軾一年內也是官職火箭一樣速度的往上穿,那真是春風得意馬蹄疾,暢快啊。
可惜,蘇軾太不會做人了,雖然他也是舊黨一員,但是政治頭腦方面還差些。因為之前的地方行政工作,蘇軾了解到了太多的民生,所以對於舊黨的政策也是不滿。這樣,蘇軾又杯具了,他很自覺,自請下放。如今,再次回到杭州,擔任太守之職。時間上,正是現在。
也就是說,姬慶一行人到過姑蘇之後,正好可以去看看那蘇軾,至少要在他再次被貶之前,見上一面。
或許,還可以品嘗一下蘇軾家的東坡肉,這道菜,姬慶常吃,但是蘇軾家的才是正版吧,對此姬慶可是神往許久了。
蘇軾總的來說是親民的,尤其是地方官之時。好在這個時期也沒有清宮劇里那種納頭就拜,奴才主子的戲碼,否則姬慶都不會考慮杭州一行了。
把此想法與家人說了,家人掐指一算,才發現他們好懸錯過了。於是大加讚賞了一番姬慶,一致決定姑蘇后,馬上趕去杭州,一見那千古聞名的大文豪。
對於蘇軾,在場眾人沒有不感興趣的,要知道蘇軾的文章,這些年可是炙手可熱,流傳天下。
所以,眾人一致表明了同去杭州。
吃喝過後,眾人再次上路,傍晚時分,眼前就出現了一座古城。雖然沒有北方的豪邁,但是盡顯江南的俊秀,頗為的不凡。
因為是內陸,並非北方的邊境,所以城頭兵卒不多,看那氣勢,估計也沒有多少戰力。
北宋年間,吃空餉的太多了。南方地面,尤為嚴重。除了五代十國時候留下的弊端外,更多的是南邊地面少有戰爭所致。
當然,最主要的原因,是大宋軍隊方面的制度缺陷,如此才有那麼多空餉。北方駐軍還好,半成一層左右就差不多了,少了的話,面對西夏、大遼可要吃虧。南邊,五成、六成、甚至七成空餉都有,著實的恐怖。
王安石改革后,空餉得到了遏制,可惜哲宗初等位之後,變法被廢除,空餉又多了起來。歷史上,只有哲宗親政后,重啟變法,空餉才能再次遏制。但是,這要看哲宗能夠堅持多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