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六章 后機器時代的開端
()人類發展到現在,先後經歷了兩次工業革命,分別是以蒸汽機為代表的第一次工業革命,以及以內燃機電動機為代表的第二次工業革命。
第一次工業革命,讓人們驚嘆工業時代的到來,算是初步進入工業時代,內燃機電動機的出現,則開始了二次工業革命,等於是進入了工業時代的成熟期。
而從二十年代末開始,隨著基因技術、原子能技術、空間技術,互聯網技術等一系列劃時代的技術的出現與成熟,讓人們普遍認為,人類正處在第三次工業革命時期,最典型的代表產物就是計算機以及互聯網。
但是,雖然大家都認為人類目前處在第三次產業革命,也就是所謂后工業時代,但實際生產力並沒有得到真正的飛躍,或者說,在農業以及工業這所謂第一以及第二產業中,並沒有完全讓機器取代人力,最大的問題就是智能機器人技術還不成熟。
進入二十一世紀后,雖然機器人技術已經出現,並且得到了很多應用,但還很原始,也很初級,無法du li行動,也無法擺脫人類的cao控。
原本大家都認為,要想出現真正可以替代人力的,能具有自我判斷力跟行動力的智能型機器人,起碼還要二十年後,最樂觀的估計也得十年以後,但沒想到不用十年,只是現在就出現了可以顛覆多種領域,完全可以替代人類的智能機器人。
可以這麼說,一旦出現擁有人類判斷能力,具有更強du li處理能力,可以取代人力至少百分之九十以上生產環節,且xing價比也較高的智能機器人的時候,那麼也就意味著一個后機器時代的到來,第三次產業革命也就真正進入成熟期了。
之前大家對這種后機器時代的開端也有過一些猜想,比如有的人認為互聯網的發展是后機器時代,有人認為基因技術是后機器時代等等,但所有這些說法,都沒有讓大多數人信服。但如今親眼看著數量如此眾多的智能機器人一起開工,那種好像在看科幻片一樣的超高效率立刻就震驚了所有的人,大家馬上就被這種機器的偉力所征服。所有看到這一幕的人都相信,這種新型機器人的出現,才是后機器時代真正的開端,也是第三次產業革命的真正代表xing產物,就好比蒸汽機內燃機之於第一次產業革命,電動機發電機之於第二次產業革命一樣。
上萬機器人開工,是相當具有衝擊力的,這就好比看打仗,以前是看幾十個人打架,雖然也很刺激,但效果自然有限,但你要是看幾千人幾萬人同時作戰,那受到的震撼就決然不同。
在場所有看到這上萬機器人一起工作場面的人,現在就是有那種如同觀看一場大型戰爭的感覺,除了震撼,還是震撼。
本身,智能機器人的工作效率就比人要強,當數量一上去之後,就立刻產生另外一種質變,哪怕建築材料是普通的建築材料,納米材料以及模板材料不多,但在眾多智能機器人的合力構建下,還是以驚人的速度在成型。
首先是打地基,通常一個佔地兩千平方米,高十層的普通樓盤,要是光打地基的話,哪怕都是使用大型機械施工,一般都要花上一到兩個月的時間,如果面積更大,樓高更高的話,時間還要更久。
但有了鑽地鼠以及泰坦機器人互相合作,再加上大量人形機器人的輔助,打地基簡直就跟用勺子挖果凍,或者農家開著拖拉機犁地一樣簡單,才兩個多小時的功夫,在近一萬多各種機器人的合力cao作下,一片佔地兩千多平方米土地的地基就打好了,效率是普通施工隊的幾百倍甚至上千倍。
或者可以這麼說,建築工程項目越大,機器人對比人的效率就越高。
這一段兩千多平米的地基打好之後,這一萬多各種類型的機器人立刻轉移陣地,繼續在另外一個兩千多平米的地塊打起了地基,也就是說,這近兩萬機器人,就是專業打地基以及修建道路等基礎設施的。
但是,先前打好的地基也沒有空下來,因為這段地基打好之後,剩餘的近兩萬機器人,主要是以人形機器人以及蜘蛛機器人等中小型機器人為主的機器人,立刻一窩蜂撲上來,以看似雜亂,實際上則井井有條,開始一點一點的按照設計圖,或者說按照程序,一點一點的在上面進行加固以及加蓋房屋等設施。
這種建築風格,就好像螞蟻蓋房子一樣,但速度卻快了許多,大家幾乎眼睜睜的看著一層有一層建築不斷出現,就好像把以往的建築進度記錄下來,然後進行快鏡頭播放一樣。
地上建築由於需要很多細節cao作,也就是所謂jing雕細琢,不像打地基那麼粗狂,因此建築時間要比打地基的時間要多,但前後也不過用了兩個小時,就建成了四棟十層高的大型物流倉庫,這還包括其中的地下停車場,步行路,公園綠化帶等附屬設施。
四棟十層樓高,佔地兩千平米的物流倉庫,前後只不過用了四個小時就完工,這還包括內部的簡裝修。
可以這麼說,如果拋開新倉庫要晾一下,做一些乾燥之類的後期處理等要素外,僅僅四個多小時,這四個現代化的大型倉庫就完全可以投入使用了。
「簡直是,匪夷所思!」連續看了四個多小時,眼睛已經有些發紅的吳鴻飛中將揉了揉發酸的眼睛,對旁邊依然jing神奕奕的程遠道,「沒想到在有生之年,竟然能看到這種場面。既然這種機器人已經出現,看來那種科幻電影里的場景,可以提前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