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高武大師> 第935章 都有方案

第935章 都有方案

  宗湘和北偉商量以後的策略,就是主抓教育。


  要贏的第五關的試煉,需要大量的人手,需要大量的高級煉器人才。


  這樣的人數非常的多。


  現目前,別說煉器協會了,就是整個地球社會都不能滿足。


  在這種情況下,培養人才,就是必然。


  誰先培養出足夠的人才,誰先擁有合適的人才規模,誰就能夠率先解開第五關的試煉題。


  而在人才培養方麵,顯然是協會的優勢。


  君山隻能通過武道大學,培養基礎的煉器人才,而煉器的高等級教育,從來都是協會在把持。


  隻不過,以前的煉器教育,太過於腐敗。


  本來,煉器教育要招收最好的苗子,要進行嚴格的選拔,還要有嚴格的考核。


  如此這般,一步步的,才能培養出人才。


  人才的培養,本質有兩個步驟,其一是培養,其二是選拔。


  因為腐敗,選拔這個步驟,形同虛設。


  誰能接受高等級的煉器教育呢?

  不是天賦說了算,也不是努力說了算,更不是綜合實力說了算。


  而是錢說了算,權說了算。


  這樣的情況,豈能選拔出優秀的人才呢?


  教育,本質就是教導有相關天賦的人。


  一頭豬,怎麽教,它也不會懂得數學。


  與此同時,學習煉器還需要有源動力,是真的認可煉器,是真的想要研究煉器,隻有這樣,才能走得更遠。


  但協會的教育卻不是這樣。


  很多人走後門、托關係,進入協會的教育體係,隻是為了謀個出路。


  在很多人看來,煉器師不用上戰場,不用執勤,不用進行艱苦的戰鬥,而且還受人尊崇,還可以賺錢,戰爭爆發往往處於大後方,或者處於嚴密的保護之下。


  有些修行者,自己倒是不怕死,也願意為地球付出,但內心深處,卻舍不得孩子吃苦,舍不得孩子承擔風險。


  這樣的心情可以理解。


  君山也沒有太過苛求。


  畢竟都是對人類有功勞的勇士,在合法的範圍內為子孫謀點福利,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君山也理解。


  征戰一輩子的老一輩,想辦法讓兒孫進入煉器、煉藥、陣法、研究、工程等領域,都是正常的事。


  不正常的,主要還是在於協會。


  協會沒有及時淘汰這些“並無天賦”,隻是想謀出路的人。


  協會將太多的教育資源投入到這些人的身上,留給真正有天賦的人,名額太少。


  更糟糕的是,協會的考核形同虛設,讓這些人在協會內部一步步的往下走,並且將這些腐敗的作風越搞越大。


  而今,這樣的局麵需要整頓了。


  客觀的說,協會的教育質量還是不錯的,在百年的時光裏,摸索出了一套成體係的教育方法,教育質量並不低。


  主要還是生源不行。


  在宗湘和北偉看來,重新嚴格招收學徒,重新嚴格招收標準,這個問題自然就迎刃而解。


  緊接著,通過協會優良的教育體係,源源不斷的人才就能夠產生。


  而源源不斷的人才,就能夠為試煉事業,添磚加瓦。


  兩人反複盤算,覺得此事可行。


  也覺得,主抓教育這塊,倒也並不難。


  ……


  ……


  協會這邊有了舉措。


  聯盟自然也有舉措。


  聯盟選擇的策略,跟協會一模一樣——關鍵還是試煉。


  而試煉的基石就在於人才。


  人才不夠,就得教育。


  但是聯盟跟協會不一樣。


  協會有教育體係,但聯盟隻有不足一百個人。


  協會是個龐然大物,掌控著許許多多的資源,而聯盟怎麽看,都是個草台班子。


  在這種情況下,聯盟如何去推行教育呢?


  煉器教育可不簡單。


  招生。


  從生源階段,就要想辦法盡可能招收最有天賦的人。


  然後是培養。


  培養階段,既要傳授知識,又要有實踐。


  煉器,那是需要動手能力的。


  而要動手練習,就需要大量的材料。


  所以,煉器教育是個非常燒錢的事情。


  以聯盟的能力,哪有那麽多錢可以燒?


  即便君山可以提供幫助,但幫助也有限,畢竟,君山也要顧及協會的感想,說了競爭,都不能太偏。


  私底下小規模的幫助,協會可以不理會。


  偶爾的小偏袒,協會即便知道,也不好多說什麽。


  但是大規模、堂而皇之的資助聯盟,那協會肯定不能忍,畢竟,說好了這是協會跟聯盟的競爭,而不是協會跟君山的競爭。


  再說了,君山現在也沒錢。


  現目前,君山同時在推進兩個非常燒錢的項目——虛空之舟和古池城。


  君山自己都窮的很,根本沒有足夠的資源再來搞大規模的煉器教育。


  所以,在教育這方麵,聯盟還是要自己想辦法。


  三位盟主和骨幹們聚在一起討論。


  張文凱提交了一個方案——以試煉為核心的極端方案。


  這個方案的主要思路,就是重理論、輕實踐。


  理論教育,無非就是多幾個教室,多幾個老師而已。


  正如大災變之前的大學,都喜歡搞文課、法律類的教育。因為這類教育成本低啊,一間教室、幾個老師,就能把文法史都教了。


  張文凱也是這個思路。


  先教理論。


  理論學習優勢者,再進行實踐培養。


  而且實踐培養,是以專項為主。


  實踐的方向,跟君山的工程對接。


  如此一來,既可以解決君山那邊缺人手的難題,也能解決實踐燒錢的難題。


  經過這樣實踐的人才,在進行選拔。


  在這個過程裏,會有各種各樣的人進行分流。


  有些擅長理論而不擅長實踐的,可以回過頭來當老師,解決師資力量不足的問題。


  有些擅長實踐而不擅長理論,就是聯盟的外派勞務,解決聯盟的資金來源問題。


  總之,聯盟的教育以理論為主。


  實踐的學習,結合時代的要求,從君山的項目裏尋找機會。


  陸晚聽了,頷首笑了起來。


  其實,張文凱跟唐部長想到一塊去了。


  唐部長就是這個思路。


  本來準備借陸晚的嘴,將方案提出來,倒是沒想到張文凱也想到了這點。


  這是現目前,唯一可行的方案,自然也就沒有人反對。


  因此,張文凱的方案,全票通過。


  聯盟開始圍繞著這個方案,進行準備。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