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莊旭清看了眼青枝道“想必這位就是孔大夫家的小孔大夫了?”
青枝拱手答道“正是,在下見過莊先生。”
莊旭清問“你們此來是為了給我這些學生看病的?”
青枝道“正是。”
莊旭清道“我曾於兩個月之前將令尊請來看過。”言下之意便是,你何必仍要多此一舉。
青枝道“我也聽家父說過了,此番過來,是想再找找我父當日未曾找到的原因。”
莊旭清道“既然如此,孔大夫有請。陸公子有請。”
說著將兩人帶入了學堂裏。
青枝往學堂看了一眼,隻見眼下隻有五六個孩子而已。
而學堂裏的桌椅卻是三四十個,也就是說,本來該有三四十個學生在這兒,眼下要麽病的病死,要麽有些學生被其他人的病症給嚇跑了。
剩下不曾離開的學生,是因為覺得自己不會遭此劫難?
眼下還未離開的學生們看樣子年齡在六歲在十二歲之間。
青枝看了看還在的這些,問道“這些人因何未曾離開?”
莊旭清答道“這些人都是無父無母的孤兒,無處可去。”
青枝心道難怪。
看著這些孩子,環顧著學堂,她設身處地為莊旭清想了一下,作為一個本來一番好意的不求回報的先生,滿腔熱血想要為窮人家的孩子教些知識,卻反落的如此下場,必然極度打消其積極性。甚至會生出厭世之心也是有可能的。
她看著眼前這些孩子的臉,倒不像是有病的模樣。
走到孩子們麵前,一一為他們把脈,讓她疑惑的是,無一不是正常的脈博。
難道這些孩子到時候會突然病發?
在她為孩子把脈的時候,莊旭清道“我請來了三十多位大夫來此,沒有一個知道孩子們因何發病。也沒有一個大夫看好過任何一個曾經病發的孩子。”
青枝問道“大抵幾個孩子有了病症?”
“死了五個,病了二十個,然後其他人俱被父母帶回家去了,剩下的這些,是實在無處可去了,都是我在路上遇到帶來的……”言畢,神情中不無自慚之色,仿佛極後悔自己當初的心血來潮的善舉。
青枝問“曾經那些孩子病症如何?”
莊旭清道“大多數孩子先出現四肢無力之症,每個孩子犯病時都說身體感到十分的疲倦,聽課時總開小差。有些孩子會出現腸胃問題,沒有食欲,越來越消瘦。膚色還會越來越蒼白。”
青枝心道,普通傷寒也會有類似的症狀,於是又問“還有什麽症狀?”
莊旭清想了想,道“很多孩子出現牙齦腫痛和牙齦出血,皮膚出現一些淤血的紅點。”
聽到這裏,青枝看了眼那些正在讀書的孩子,道“他們都在這裏吃住?”
莊旭清道“是的,他們無處可去,也無人為他們製作幹糧,便與我家的下人一起吃飯,說來也怪,這些無父無母的孩子反倒無一個生了病的。”
聽他說到這裏,青枝心裏已經有了答案。
這是壞血病無疑了。
但為了謹慎起見,她又問“那些其他孩子是不是平日裏隻吃從家裏帶來的東西?比如幹糧?鹹菜?”
莊旭清道“確實是。因為他們離得遠,隻有自己帶鹹菜來吃。倒不是本夫子過於吝嗇錢財,實是人數眾多,隻有讓他們自己帶自己吃了,我讓夥房的師傅把他們帶的米燒好,他們便吃自己帶來的菜。”
“問題出在夥食上。”青枝道。
莊旭清不甚相信地說道“孔大夫何出此言?若是出在夥食上,他們自己帶來的食物,怎麽他們父母便沒事,唯他們有事?幾乎所有大夫都認為是我這宅子建的地方不好,水有問題,所以建議我舉家搬遷,我也正在考慮這個問題”
青枝道“若是水有問題,先生的家人也同飲此處之水,先生的家人可有人犯過此病?”
“那倒不曾。這也是我一直疑惑之處。還有一個疑惑之處便是,有些孩子剛剛出現病症就被接回家去,不幾日卻自己好了。所以這一點也一直讓我以為是這裏的水有問題。”
“問題不在水上,在於孩子們帶來的食物上。”
莊旭清提出自己的疑惑道“但,為什麽他們回去後必然也吃同樣的食物,卻自己就好了呢?他們的其他家人也不曾生病。”
“因為他們不是常年吃鹹菜。”
“可,本夫子家也常吃鹹菜,怎就無人有犯此病?”莊旭清覺得這孔大夫一口咬定是吃的問題未免過於武斷了。
“先生家必然不是隻吃鹹菜吧?”
“那倒不是,早膳時會有時有。”
青枝道“那就是了,孩子們隻吃鹹菜,無蔬果可吃,長期下來,便身體出了問題。”
莊旭清疑惑道“你說這話可有醫書上的依據?”
對於她說的,他聞所未聞。
在學生們一個個病了以後,他每晚翻讀醫書,也有了許多醫術常識。
但隻吃鹹菜能讓人生病甚至身亡的說法,卻是從不曾聽聞的。
青枝自然沒說自己在醫書上看到過,這類先生必然會翻遍醫書親自找出出處來。
怎麽說服他相信自己是個難題。
想了片刻她回道“新鮮蔬果中有一種東西叫做味西,對於人的健康非常重要。長期不吃新鮮蔬果,身體便缺少此類物質,便會有壞血之症。那些孩子犯的是壞血病。”
莊旭清道“味西是什麽東西?怎麽我這麽多年從未聽聞過此物?”
“我在古醫書上看到的。”
“那本書可否借本夫子一用?”
“那是我年幼時看過的醫書,後來被我父親以年代太久謬誤太多而燒了。”
“孔大夫今日說的話讓老朽甚是糊塗。不過,孔大夫如此篤定,想來應該當真在古醫書上看過?”
見他有想信的苗頭了,青枝繼續道“自然是當真看過的。以後莊先生在招學生時多讓他們吃些新鮮蔬果便好,若無新鮮蔬果,就是山上的野菜也是可以的。”
莊旭清思想著她的話,似乎覺得也不無道理,不然怎麽自己一家好好的,和自己家同吃的孤兒們也好好的,就隻有帶了鹹菜的那些孩子們出了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