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定國> 第192章 蘇一,你留一下

第192章 蘇一,你留一下

  第192章蘇一,你留一下 

  太子爺徐子敬微笑道,「李道明的本子,你應該已經過了吧?」 

  徐子敬年紀有些大,已經向皇上遞了請辭表,只是皇上那裡一直留不發,蓋因丞的人選,沒有選好的緣故。【】所以徐子敬只想全了名節,根本不想參和到太子與二皇子的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之。 

  因老態地說道,「過的。」 

  「御史台有直奏的權力,可這摺子怎麼又到了二弟的手裡,由二弟上奏呢?」太子這話問得輕,但話里的意思,卻是直奔他這個御史丞而來的。 

  徐子敬是老臣,什麼風浪沒有見過,見太子爺問起,便輕輕地回道,「吳王正巧在御史台走動,到了這份奏摺,因是明發的折本,只需呈上便可,吳王體恤老臣年邁,才說要代稟的。」 

  太子見沒有問倒徐子敬,知道從他頭上挑出趙允的錯,是比較難的,便仍回到在議的話題上道,「這是林海錄的摺子,你也吧。這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我們在這裡都議了半天了,你是老御史了,沒什麼能瞞得過您的眼睛,您給。」 

  徐子敬老臉不動聲色地抖了抖,雙手上前接過摺子,走到亮處,慢慢地讀了起來,這一讀就是半刻鐘的時間。 

  是早就完了,但心裡卻在考慮拿個什麼主意,思來想去了一番,還就是不參與的態度,才是最好。便合了奏摺,一邊遞還給太子,這才道,「李道明身為御史,一向清潔自律,林海錄在折所說,恐非事實;只是,說句失心的話。這人心隔著肚皮,李道明以前自律,並不代表以後,這次變沒變,那也難說。這事,還需詳查。」 

  太子了徐子敬一眼,暗罵了一句老狐狸,但臉面上卻不敢太給他難堪。便道,「都議議吧。」 

  趙廣是太子,在這殿上,便是個『君』的身份,因此才有這親指使的語氣。他這話一出去,一時之間,這大殿上,便分做了二派,各執一詞,互不相讓。 

  直到靖元皇帝在一簇太監的擁護走進大殿時,眾人才伏地歇聲。 

  三呼萬歲之後,靖元帝一擺手道,「都起來吧。議得怎麼樣了?」 

  太子剛站起來,一聽皇上動問便立刻上前道,「剛才幾位院事也都議過,都說李道明便是在京,也凈多跋扈,只怕林海錄說的是真話。徐丞也說,並非沒有可能。」 

  靖元帝聽了,哦了一聲,並沒有太大的反應。趙允也連忙上前道,「丞大人是說李道明一直以來,都是清正嚴明的。兒臣這裡也以為,若是欽差大人的話,也信不過,那這滿朝之,還有誰得話可以信?」 

  趙允有一句話沒有明說:若是皇上親自委派的欽差大臣說話,都沒人相信。那不是皇上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子嗎? 

  二人這一挑起頭,幾位侍郎便也議了起來,非是各執一詞,各說各的理。反正是扯不清楚事情的真偽。 

  靖元帝沒了主意,便把目光向徐子敬。「徐愛卿,不要悶不做聲嘛。叫你來,就是要聽你的想法,你也說說。」 

  徐子敬這才行禮道,「是。依老臣。這各自說的,都有各自的理。倒不如讓二人再上奏摺,把實證呈上來。好過這樣爭論。」 

  靖元帝正煩大家各執一詞,一聽這意思,卻正合著心意,便道,「嗯,就按徐愛卿的意思辦吧。朕在二人的摺子上加硃批,仍舊發回。讓他們好好地再寫摺子進來。」說罷,擺了擺手,阻住眾人的說話,道,「道乏吧,蘇愛卿留一下。」 

  二位皇子見皇帝不想在這話題上過多討論,便一齊辭了出來。 

  蘇一以為皇上單獨把他留下,是要問他林海錄的事情。自己仲秋的時節,曾經回過一次武陵,恐怕皇上是想從他嘴裡得到確實的消息。 

  只是自己應該怎麼回呢?站在二皇子的立場上,自己應該是要說些林海錄的壞話才對;但政事堂里,自己還在吳相與祝相之下,便是書省里的幾位大臣,自己的職份也是最低的。這槍打出頭的鳥,自己今天進言,進得好,那是取信了二皇子,若是一個不留神,只怕傾覆也只在旦夕。 

  這與剛才爭論的情形,可是有著天差地別的差異啊。 

  正想著這些,皇上開口道,「朕聞你有個弟弟叫蘇三?」 

  「啊。正是。」再也沒有想到,皇帝一開口問得卻是這個。 

  「采倒是不俗,如今是在武陵,還是在金陵?明年大試,會參加嗎?」 

  一連聲地問,問得蘇一有些打不開嘴,略沉默了一會兒才道,「應該不會錯過大考。」 

  「喔。若是來了金陵,便帶進宮來,讓朕見見。 

  「臣遵旨。」蘇一有些惶恐,仔細一想,便明白,只怕是皇上讀過蘇三的詩詞,起了愛才之心。 

  靖元皇帝說完這些,便讓蘇一也道乏了。 

  蘇一退出洪德殿,心裡先為蘇三高興了一番:能被皇上這麼賞識,明年大考,只要不考砸,點在頭榜三甲之列只怕也不是什麼不可能的事情。一考出來,至少也要放個五品,真是這樣的話,那蘇氏一門,便有二人入仕,如此光宗耀祖,光耀門楣,也算是家族的幸事啊。 

  面帶著微笑,蘇一一路往書省議政堂走去。 

  吳台銘在拐角處遠遠地見,便轉頭對太子趙廣道,「千歲爺,咱們得想個辦法把這個蘇一給擼下去了。二爺那邊就是拿著他的家信,把林海錄捅到了御駕之前,如今皇上又與蘇一密語。他可是二爺的人,如果他在皇上面前胡說八道,台銘就是攔也攔不住的。」 

  趙廣眯著眼睛著走遠的蘇一,有些猶豫地道,「如今被趙允壓著,再失了林海錄,本太子的威信就掃地了。拿什麼來收拾蘇一?」 

  吳台銘道,「林海錄自有取死之道。他就不該闖欽差的行轅,更不該殺了二爺那十幾個人。如今二爺已經是下了狠心了。著吧,今天這場結束,回頭武陵府里大大小小的官員,只要是二爺那邊的人,都會有摺子上來,二爺動這麼大架式,又占著理字,把林海錄給拉下來,基本已成定局了。這種情形下,林海錄已經靠不住了,今天咱們保了他一場,下一場可就保不住了。不如轉移注意力,趁他們動林海錄腦子的時候,把蘇一拉下來。二皇子拉下咱們一個人,咱們也拉下他一個人。各有勝負。」 

  「嗯,只是林海錄,真得沒法保了嗎?武陵府里咱們的人還多些,真要是上摺子,比數量,咱們還比不過他?」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林海錄已經被人拿了死證了,硬保是保不住的。李道明手裡捏著一個叫林子祥的人的供詞,林海錄衝進行轅殺得便是林子祥。我聽說,杜如悔的手裡,還有尚活著的人證。這話可信,因為,李家被『匪人』抓去的二個人,到現在還沒有出現。這些如果不是李道明留的後手,便是二爺那邊的人,留的後手。今天這一場,只是一個前戰。真正歷害的還在後頭,保不下來,還要一味的硬保,把武陵府的人脈送出去了不說,恐怕還會濕了爺的鞋,得不償失啊。」 

  「可是,勾引軍人殺搶平民的事情,難道真是他做出來的嗎?」太子有些不相信,這事是真的。 

  吳台銘心裡苦笑了一聲,這個太子爺還真是在上面呆得久了,下面的事情,真是一點也不了解。這話問出來,連自己都不知道應該怎麼回答了。 

  他都不用聽林海錄給他交實底,便知道這事,十之是真的。要不然二皇子會使這麼大的力氣?而且,林海錄也不會在這種時候,又送來十萬兩銀子。美其名曰,寄在他這裡,他真要是逃了困,難道還會把這錢要回去? 

  太子吳台銘低著頭不說話,心裡也漸漸明白了一些,道,「且著吧,派個人去武陵,若是事不可為,讓林海錄自盡吧,他那裡知道咱們的事情太多,不能讓他落在趙允的手裡。」 

  吳台銘點了點頭,見太子趙廣要走,便跟上一步,小聲地問道,「那蘇一?」 

  「你著辦吧,有把握,你就去辦。」 

  太子慢慢地走開,幾名侍衛從旁邊走近,跟在了太子的後面。吳台銘著遠去的太子,四處掃了一眼,便也疾步朝政事堂走去。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