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最潮爺爺> 第81章喬誌國慈善基金會

第81章喬誌國慈善基金會

  喬莊小學熱鬧起來,領到禮物的孩子歡天喜地。新書包,新文具,做工樣式都非常的好,按照ZG的售價,這一套東西下來需要一千多。如此東西他們的家長可舍不得給他們買。


  孩子們的快樂就這麽簡單,一份簡單的禮物就能讓他們很開心。


  禮物讓他們開心,新的教學設備讓他們好奇。


  看著孩子們的笑臉,喬誌國終於明白為啥這麽多人熱衷於做慈善了。這種感覺,真的很爽很有成就感。


  “老劉,今年老趙他們幾個也該退休了吧?”


  校園裏,喬誌國吳慶民他們和孩子們合照過後,喬誌國問道。


  “是啊,老趙他們今年也該退休了,老人越來越少了,哎。”


  劉光明也忍不住感慨。喬莊小學的學生越來越少,師資隊伍也越來越小。


  作為村級小學,不管是福利待遇還是前途,都無法H縣裏的小學相比。


  現在,村裏很多人都在縣裏買了房子。稍微有點能力的人,都把自己的孩子送到縣裏的學校了。老師也是如此,稍微有點關係有點能力的,誰會來喬莊小學這樣的村級小學呢。


  像喬莊小學這樣的學校,越來越沒落。這些年,很多村級小學都被取消了。喬莊小學按照這個節奏下去,恐怕用不了多少年也會消失。


  對於這座學校,劉光明感情深厚。作為建校就在的第一批老師,劉光明從最初的一名語文老師到現在的校長,中間經曆太多太多了。


  “老劉,吳書記。其實今天我還有一件事。我對這個學校,有很深的感情。在這所學校上學的孩子,都是周圍的鄉裏鄉親。所以我打算,每年向喬莊小學捐一筆錢。”


  喬誌國的話讓劉光明和吳慶書眼前一亮。錢啊,誰不喜歡錢啊。蘭河縣經濟發展不好,教育資金也不充足。喬誌國能捐款,自然是好事。


  “不過這筆錢,不是直接給學校,也不是給教育局。我打算成立我的慈善基金會,這筆錢由慈善基金會出。這筆錢,直接補貼老師。要想提升喬莊小學的教學質量,師資隊伍是關鍵。”


  喬誌國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喬誌國通過喬誌國慈善基金會,每年向學校捐一筆錢。這筆錢直接補助給老師。


  這個補助不是誰都能拿到的,這筆錢是用來補貼優秀老師的。直接從全國招聘優秀的小學老師。


  對於這些老師是有要求的。最起碼師範本科畢業,有重點學校教學經驗者優先。


  這些老師隻要願意來喬家莊小學,年薪十二萬起。他們的收入一部分是他們的工資,這些工資由蘭河縣教育係統出,工資和其他老師工資都是一樣的。


  唯一不同的就是,他們有補助。這個補助來自喬誌國慈善基金會,每個學年結束的時候,這個補助直接補貼到老師的工資賬戶內。


  優秀本科畢業生,年薪十二萬起。如果是研究生學曆,工資十五萬,碩士學位直接給到二十萬。


  聽完喬誌國的話,劉光明和吳慶民咽了咽口水。大手筆,這才是大手筆。


  原以為喬誌國捐教學設備就已經夠大手筆了。現在看來還是小看了喬誌國。


  老師補貼才是大手筆,按照喬誌國的計劃,是把喬莊小學的老師領導全部換掉。


  全部換成優秀的老師,采用先進的教學理念。連老劉都給換掉,最終的目標是把喬莊小學打造成可以和大城市重點小學相媲美的學校。


  “老喬,你知道這需要花多少錢嗎?”


  劉光明看著喬誌國,這需要花的錢太多了。現在喬莊小學的老師工資並不高。


  平均下來也就三千塊左右。劉光明這個校長,工資也隻有三千六而已。


  這樣一年下來,最多也就四萬塊左右。也就是說,一個老師,喬誌國每年最起碼補貼八萬。


  喬家莊六個年級,十二個教學班,全校教職工十六人。如果按照喬誌國的計劃,教職工需要二十人左右。


  就算按照二十人算,僅僅工資每年最起碼要拿出160萬,更何況還要聘請優秀的領導,還需要購置一些設備,再加上車補房補,一年估計得200萬。


  這可不是一錘子買賣,這是每年都要做的事情。喬誌國現在雖然有名氣,但是誰知道能火幾年?

  未來,喬誌國如果不火了,怎麽辦?或者說喬誌國走了,怎麽辦?如果沒有補助,那些老師還會留在喬莊小學嗎?

  “老劉,這個你不用擔心。這個錢我還是有的,我這次回來,準備立個遺囑。等我死後,我喬誌國所有的資產,都捐給我的慈善基金會。至於能堅持多久,盡力而為吧。”


  喬誌國的話讓老劉一愣。


  “那建民呢”


  劉光明看著喬誌國。


  “他都這麽大了,總不能還指望著啃老吧?我喬誌國也沒那個能力讓他啃。”


  當著外人的麵,喬誌國不願意說太多。但誰都聽得出來喬誌國心中的不滿。


  就那個不孝子,還想繼承自己的遺產?做夢去吧,老子有係統,誰先死還不一定呢。


  就算以後自己真的出了什麽意外,有遺囑在,那個不孝子也甭想要一分錢。


  “吳書記,這件事情你看怎麽樣?縣裏能不能給予點幫助,畢竟還有一些老師不到退休年齡呢。還有周圍幾個村子的戶籍,也需要收緊,免得被人鑽了空子。”


  喬誌國看著吳慶書。


  “喬老師,你放心吧。縣裏一定穩妥解決這些問題。”


  吳慶書心裏那叫一個高興啊。這件事對於喬莊小學來說是好事,對於蘭河縣來說也是好事啊。


  如果喬莊小學未來真的成為市重點甚至省重點小學,蘭河縣也是大大有麵子啊。到時候真的名氣打出去了,周圍的教育園區的土地售價也可以更高,真的到那個時候,就算沒有喬誌國的補助,縣裏也會把這個補助給補貼上,不會讓那些優秀老師離開的。


  吳慶書忍不住感歎,真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這一次,周圍幾個村的村民有福氣了。


  改革後,除了周圍幾個村子裏的孩子外,其他地方的孩子想要來這個學校上學,還得具體考慮。


  招生以周圍幾個村子的孩子為主,招滿之後如果有剩餘的學位,外麵的孩子才可以來這個學校上學。


  教育資源是不公的,以現在的社會狀況也沒辦法保證教育資源的公平。喬誌國現在能做的,就是為自己的家鄉人多爭取點教育資源,這才是真正的造福家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