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後山
沈陽,北陵公園,
……
這個地方麽……原先就叫北陵,後來才變成公園的,過去這裏是清朝皇帝皇太極的陵墓,當然現在也是,但是除了前清的遺老遺少,沒有人到這裏來還會是懷著一種拜謁皇陵的莊嚴肅穆的心情來的,都是來玩兒的,
風小葉打從六歲就搬到沈陽來了……,黃怡家離這兒也不遠,北陵這個地方麽,在沈陽也算是個有名兒的景點兒了,應該說是已經來過好幾回了,但是每次都沒怎麽仔細看過……
至於具體的原因……,上小學的時候,幾乎每個學期的春天,學校都會組織學生們去春遊,當然就是就近的幾個公園了,……沈陽城裏麵一共才有幾個能看的地方,除了北陵就是東陵,就這倆地方輪流的去了,
……
但是“春遊”這個詞,對於學生們來說,並不很貼切,……更貼近的說法,我看叫“野餐”還差不多……,
……
具體來說,就是用車把學生們拉出來,帶點兒吃的,然後找個地方,把學生圈成一圈,然後大家在裏麵吃一頓,差不多就完事兒回去了,根本沒有什麽“遊”的成份,……
就算是到了什麽景點,也都是把學生們串成一串,不許自由活動,排著隊走,老師們還用廣播喇叭不停的喊著,跟上前麵,不要掉隊……然後匆匆的就過去了,一走一過,幾乎沒有停留的,跟本也沒看到什麽,
風小葉這人是經常喜歡到處轉悠的,從小就是這樣,……他小時候跟著學校出來“春遊”的時候,自然是想到到處去看看啊,別的學生都是老老實實的呆在班主任畫好的視線內的小圈子裏麵,要麽吃點兒什麽零食,要麽做點兒遊戲,玩玩手機遊戲什麽的,隻有他不聽話,到處亂跑,
……於是班主任老師就非常的火大,每次出來“春遊”的時候,他就在老師旁邊罰站,哪兒也不許動,一直站到回去,……所以風小時是恨死了那個班主任了,沒少咒她早死,……後來學校再有春遊的時候,他幹脆就不再去了,反正去了也淨是罰站去……
當然了,雖然小時候不如意,然而後來長大以後,天底下,隻要是他想要去的地方,基本上也都遊遍了……
誠然,兒時的諸多不如意,到長大都已經能得償所願了,……然而興致卻是大不如前了,當年的那種熱情已經不再了,過去的時光,過去就過去了,
……
現在麽,……風小葉正好站在皇太極的那個“寶頂”上麵,也就是皇帝的大墳包了,當然這個地方是“遊人止步”的,不過他也不是什麽老實的“遊人”,越不讓去的地方他就越去,……
過去聽王長安說過,這個墳包原先是土做的,上麵草木叢生,下麵有一條小道通到頂上,當然風小葉看到這裏的時候,這個墳包就已經變成了水泥的了……隻剩下頂上的一棵歪歪樹還留著了,
看看寶頂後麵的“後山”……,叫說皇陵,一般都是要正麵有一條河,背麵靠著一坐山的,這是風水的講究,放眼望去,是很茂盛的一片樹林了,
往日裏隨著學校春遊來的時候,就記的,明樓後麵的寶城,再後麵就是一片起伏的墨綠色的山了……可能是山,也可能隻是高起的樹木,當時,給風小葉的一個感覺,就是,那些起伏的山包裏麵,說不定哪個就是埋葬皇太極的地方
……當然了,正經的皇帝的墳包,應該就是這個寶頂才對啊……但是小時候就是有這麽個感覺,
這個時候又看看寶城的下麵,正對著寶頂的位置的後麵,眼睛看到的,不遠處,就有一個,巨大的突起,由樹木構成的,一個墨綠色的大團,好像一個大墳包一樣,……心說,會不會這個才是皇太極真正的墳包?
但是,那個後山,裏麵真的有“山”麽?……還是,隻是一片隆起的樹木?看著像山,但實際上是平地?……因為那樹木實在是太密了,看不到下麵的土地,所以風小葉有了這種疑惑,
下去看看不就完了麽?……於是風小葉又原路返回去,從方城出來,繞到寶頂後麵去……然而卻怎麽也找不到自己剛才看到的地方了,眼下看到的,隻是一片很疏的林子,裏麵有好些鋪了水泥磚的小道,還有石桌石椅,但是左右來回的找,就是看不到自己當初看到的,那個說不好是山包還是樹包的東西了……這是見鬼了麽?我明明眼看到的啊?應該是在這裏啊?
……
心說,如果我有兩個人,一個留在寶城上麵,一個下來察看,也許倒是能找準一些……
……
離的遠了,在寶城的西北角,又碰到了一個有灰色圍牆圍著的區域,或者是陪藏葬的妃園寢吧,叫說一般皇陵後麵也都有這種東西,也沒有去細看,……然而天色漸漸不明,已經是太陽下山的時候了,
心說早知道我直接就從寶城後麵跳下來就不會迷路了,反正也沒有多高……
……
後來麽,……又看過了一些皇陵的結構圖,發現,一般地宮裏麵的正殿,也就是停放帝後棺槨的地方,一般都不是處在寶頂的正下方,而是要往後一段距離的,……而北陵的寶城,較其它的皇陵的寶城相比,又非常的小,……當然了,北陵的地宮,到現在也沒有發掘,也說不定,寶城後麵的那個大樹包才是正真的墳包,但是不知為何到下麵去找又找不到了,……
難道它還是活的麽?
……
(20180914最近一次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