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五百九十二章、以穩取勝
浩浩蕩蕩開始,寂寂寥寥結束。
雖然紅白事在古代社會都相當引人注目,也是所有家庭的家中大事,但與紅事結束后的熱鬧、喜切不同,白事結束後人們幾乎都沒有說太多話,更沒有對白事本身說太多話的**。
畢竟人死隨風去,每參加一次白事,人們在看到一個人的終點同時也好像看到了將來屬於自己的終點一樣。
而在那些參加葬禮的客人都離開后,不僅圖英素等人依舊跪在地上沒有太多動作,站在一旁的小霞也是一陣默然無語。
因為若不是有天英門秘葯那種奇物,根本就輪不到小霞來給箜郡王圖兕送葬。而且與箜郡王圖兕有很多人給其送葬不同,小霞當初由於有天英門秘葯一說,可沒有所謂的下葬一回事。
當然,這不是說小霞不甘心,只是看到葬禮,小霞的心中總有些不對味。
因為死亡若真是人生的終結,為什麼又會有天英門秘葯這種東西出現。尤其聖母皇太後圖蓮好像就說過,先皇圖韞就曾拒絕使用天英門秘葯。雖然先皇圖韞真答應使用天英門秘葯也未必有機會,但這也同樣表明了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選擇。
只是不知道小霞自己在使用天英門秘葯死而復生后,將來又會怎樣,乃至說,除了小霞和聖母皇太後圖蓮,世上又有沒有人使用其他方法死而復生等等。
可小霞是在這裡胡思亂想,跪在地上的王雅潔等人就有些煎熬了。
因為不像張攸惠是被迫與易嬴歡.好。王雅潔和肖真冰可是主動投入帝師府,雖然不知道小霞與帝師府的真正關係,但猜不出小霞站在那裡發獃的原因,王雅潔和肖真冰自然就有些擔心。
然後在王雅潔的拉扯下,還是張攸惠跪在地上說道:「霞妃殿下,汝認為我們還要在這裡守靈多少時間。」
「守什麼靈?這混帳有什麼資格要人守靈,回去了!」
不知道王雅潔等人的誤會,在張攸惠的提醒下,小霞也發覺自己站得太久了。不僅話音落下就閃身離開,甚至多余的交代都沒有一句。
而看到小霞沉默半晌就這樣突然離開。張攸惠也有些愕然道:「英素夫人。汝看霞妃殿下這是怎麼回事?」
「應該也沒什麼!雖然一日夫妻百日恩,霞妃殿下應該也對王爺留有一些記憶,但真被我們打斷時,霞妃殿下又不想承認這些事情。或者說只想到王爺的壞處了。」
搖了搖頭。由於圖英素等人幾乎都是小霞從箜郡王府消失后才進的王府。所以缺乏對小霞的了解,圖英素也只能去推測小霞的想法。
而小霞既然已經離開,張攸惠也不會再堅持。直接就從地上站起說道:「原來如此,不過以霞妃殿下與王爺的糾葛,這種事也難免!而且王爺那樣的男人,也確認在很多地方招人恨!」
「攸惠夫人汝都要去帝師府了,還說這話幹什麼……」
「不說就不說!好了,我們也收拾一下離開!剩下的事就交給宗人府去辦了。」
扭身從箜郡王圖兕的墓碑前離開,張攸惠不僅不想多說,甚至都不想多留在這裡了。
因為與平民百姓不同,除非是為了做戲,所有皇室宗親和高官貴胄家的夫妻關係本就很簡單,何況張攸惠等人在箜郡王府的身份就僅僅只是填房而已,甚至連在宗人府記名的資格都沒有,留在這裡做樣子給宗人府看也沒有絲毫好處。
當然,換成其他人想要這樣離開也不可能,可多少已經知道一些張攸惠等人與帝師府的關係,留下來準備後事的宗人府官員也不會多說什麼。
畢竟皇室宗親的喪事原本就是該由宗人府來操辦,那些親人能插手的地方不僅不多,宗人府也不允許她們隨便去插手。
因為身份不多,每個皇室宗親的喪葬規格也不同,若是真給她們胡亂操辦,萬一逾越了什麼規矩,宗人府同樣要承擔罪責。
但不知後面發生的事情,也不需要知道後面發生的事情,從皇陵回到雲興縣,潘鬏就被紀劬帶到了一座大宅中。雖然這樣的宅子肯定比不上箜郡王府,但在雲興縣確實算得上豪宅、算得上大宅子。
而一邊帶著潘鬏參觀宅邸,紀劬就有種洋洋得意道:「怎麼樣,潘侍郎,這所宅子不錯!」
「紀大人真是太客氣了,下官怎麼好借住這麼好的宅子。」
雖然只是借住,並不是贈與,潘鬏還是在臉上適當露出了受寵若驚的表情。
因為潘鬏即使知道紀劬是想利用自己,但在自己同樣需要這種利用,乃至逃不開與帝師府的競爭狀況下,只是做做樣子的事不僅對潘鬏來說不算什麼,這甚至遠遠比不上當初潘鬏在圖漾面前所付出的一切。
但不知潘鬏是拿自己與圖漾相比,看到潘鬏臉上的逢迎之色,紀劬就一臉滿意的點點頭道:「潘侍郎不必客氣,只要潘侍郎能按照本官要求與帝師府爭鋒相對,便是將這宅子借住上一輩子都沒關係。」
「紀大人放心,既然下官選擇了這條道路,肯定避不開與帝師府的競爭。雖然在一些人來說很可能選擇臣服帝師府,但下官既然為聖母皇太后寫出了潘氏聖賢書,那就不能不拿出一些本事來。不然被帝師府小看是一回事,恐怕在聖母皇太後面前都難以立足了。所以這還是紀大人幫了下官的大忙。」
「……難以在聖母皇太後面前立足?原來如此!」
雖然一開始是疑惑了一下,但仔細想想。紀劬還是點了點頭。
因為潘氏聖賢書雖然乍看之下好像並沒有什麼,可一旦將來聖母皇太后成為女皇上,潘氏聖賢書和寫出潘氏聖賢書的潘鬏就彷彿是在為聖母皇太后開闢出一條登上皇位的康庄大道一樣。
這樣的人假如都不能做到獨當一面,別說底下官員會不服,潘鬏恐怕也會給聖母皇太后留下一個江郎才盡的印象。
所以為了配合上潘氏聖賢書將來的影響力,潘鬏就必須步步高升,也必須與帝師府爭鋒相對才行。
只是想到潘氏聖賢書,紀劬又說道:「潘侍郎當初是怎麼寫出潘氏聖賢書的,或者說,潘侍郎是怎麼想到這樣想潘氏聖賢書的……」
「這全是天英門弟子轉達的聖母皇太后命令。當然。那究竟是不是聖母皇太后的命令下官並不知道。只是為了跳出二公子的圈子,下官當時也只能將這事做到最好。」
「當初在盂州城接觸潘侍郎的一直是天英門弟子?」
聽到潘鬏話語,紀劬的臉色就奇異了一下。
當然,紀劬不是不相信潘鬏。畢竟以潘鬏當時所處的立場。除非是天英門弟子以實力讓潘鬏相信自己的話語。不然換成任何一個朝廷官員去對潘鬏說聖母皇太后怎樣怎樣,恐怕潘鬏都不可能相信。
只是不知道潘鬏與天英門弟子接觸得有多深,紀劬到覺得這事需要仔細了解一下了。
知道這事無需隱瞞也沒有隱瞞的必要。潘鬏就點點頭道:「沒錯,不然下官又怎敢相信聖母皇太后真會任用下官。當然,在那時來說,下官真正相信的乃是天英門的江湖聲望,並知道她們不會拿聖母皇太后和天英門的名聲對下官開玩笑。」
「原來如此,那以潘侍郎的條件,可有與天英門弟子交厚?」
「……交厚?紀大人說笑了,這種事除非是天英門弟子主動開口,下官當時可不敢流露出一絲半點這種態度。畢竟沒來到京城,沒得到聖母皇太后封官前,一切都有可能發生變化。」
沒想到紀劬還有意讓自己勾搭天英門弟子,潘鬏就啞笑了一下。
因為潘鬏即使不會說自己做不到這事,但也絕對不會去做,乃至絕對不敢去做。不然真被天英門看輕了自己,可沒人再能讓潘鬏獲得現在的位置。
知道潘鬏說的是實話,紀劬就一臉遺憾道:「那真是太可惜了,但不知潘侍郎又打算怎樣與易帝師競爭?」
「下官的意思是,我們應該以穩取勝!」
不需要再做思考,或者說早已經思考過這事,潘鬏直接就說出了自己的答案。
一聽這話,紀劬就驚訝道:「以穩取勝?這不會有些示弱嗎?」
潘鬏搖頭道:「在其他事上,以穩取勝可能確實是示弱的表示,但想想聖母皇太后想要做的事,不穩又怎能持續下去。而照紀大人的說法,如果這一切都來自於易帝師的主意,易帝師卻反而不能輕易說出求穩二字。不然真要求穩,易帝師又憑什麼要將聖母皇太后推到這樣的身份、地位上。」
「所以易帝師不求穩時,我們可向聖母皇太后提出求穩的意見,而當易帝師也想求穩時,這卻可以成為我們攻擊的目標。」
「原來如此,潘侍郎此言大善。」
雖然潘鬏並沒有說太多,但僅是求穩二字也足以讓紀劬大喜過望了。
因為紀劬雖然一心想要對付帝師府,但不管是能力不及還是心有畏懼,至今紀劬都沒有太好的手段。
可如果能在穩字上做文章,這的確就是紀劬與帝師府競爭的最好手段了。
畢竟從易嬴向聖母皇太后提出女皇上計劃開始,他就無權再在聖母皇太後面前提這個穩字,可以聖母皇太后的女皇上企圖,別說坐上皇位之前,縱然是坐上了皇位后,恐怕聖母皇太后一輩子都必須圍繞著穩字做文章。
不然即使有大陸第三大帝國計劃可遮掩一切,若是朝中不穩,別人會記住的可不是躲在幕後的易帝師有沒有能力,而是聖母皇太后的能力不足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