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3章 剩餘價值榨幹淨
大家當然沒有異議。
於是第二天一大早,隱世派幾人就離開了京城。
吳不爭回來還跟她吐槽:“他們還在爭執要不要去財政閣!還有人說他不想去財政閣!覺得不夠清貴!!哎呦我天啊,這臉大的……擠的我都沒地兒站了!”
唐時錦笑道:“自信是好事兒,希望他們真能寫出幾篇好詩來。”
吳不爭問:“他們要真寫的好,你真用?”
“用啊!”唐時錦笑道:“你要明白,他們能寫的出好詩,對我來說是大好事!就相當於我把他們所有的剩餘價值,榨了一個徹徹底底明明白白!既報了私仇,又成全了公事,最完美的結局好麽!”
吳不爭咳了聲:“可是他們不是好人吧?”
“不是好人,但也不算壞人,”唐時錦道:“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讀書人中好人本來就不多,有才華就行了。”
桃成蹊無語的走過來,點了點她的肩。
唐時錦這才想起來他就在後頭寫教材,立刻站起來:“我想起來還有事,我先走了。”
她背著手兒飛快的漂移走了。
隱世派的幾個人,花了足有月餘,才到了閩州建陽,距離大比隻有幾日了。
已經有不少才子從遠遠近近趕了過來,而當地,也有許多關於建盞淵源的冊子,鋪子,茶館裏說的書都是跟建盞有關係的,氛圍確實搞的不錯。
這年頭,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可不是說著玩兒的,上位者一個眼神兒都能引導風向,更何況,唐時錦不止是上位者,還是財神爺?
加上畢竟斷燒的時間短,有祖傳手藝的又輕易不會放棄,燒製工藝尚存,所以短短一年時間,建盞便迅速的恢複了繁榮。
章無極已經在這兒待了很久了。
他其實並不明白,唐時錦為什麽把他差出來辦這麽一件沒多少利潤的事,但是好在唐時錦這個人,屬於我不喜歡你會放在明麵兒上的那種人,所以,隻要不是因為討厭他才把他打發出來,那就行了。
而且唐時錦又是那種做事情她必須要總控大局的那種,所以她劃下方向,他就努力辦好,其中深意,想不明白就不想了。
所以他就一心往好處辦,裏裏外外都妥貼,倒真有了幾分盛事的味道。
大比前一天,桃三郎到了。
他是接了皇上口諭來幫忙的,也是借重他身上大儒世家的身份,咋說呢,拉升此事的格調。
於是一眾匠人,更是興奮莫名。
這一次參與的,共有八家窯,請了十位評判,從定妥到大比足有半年,準備時間很充足。
考慮到觀摩的人眾多,所以大比是在高台上舉行的,據說是沿襲古製,畢竟當初建盞輝煌的時候,是一年就有一次大比的。
比法也很有意思,類似於打擂,先取上屆得到魁首的那隻碗,然後各家覺得比它好的,就開盒亮相,接受評判。
畢竟,雖然建盞說是曜變、油滴、兔毫最為稀有,但同一種之間,也是有高下之分的。
但因為此時沒有“上屆”,所以唐時錦叫人把之前獻上的曜變碗又送了回來,做為“擂主”,如果下一個碗比這好,就會成為下一個擂主。
時辰一到,各窯派出來的人,就各自捧著一隻盒子出來了,八家窯,居然一家不少。
之前的曜變碗,內行大都是見過的,既然敢出來,說明都有自信壓過這個碗,所以這豈不是證明,這些起碼都是曜變碗?
下頭的人都是內行,好多親曆過建盞盛衰的,更是激動萬分,不由的鼓噪起來。
莊貊別的不說,在這方麵,還是很舍得下苦功的,來此幾天,已經把建盞的曆史研究了個遍,又重金買下了有利的觀看位置,務求力壓群雄。
一見這場麵,他也不由得有幾分激動。
章無極和桃三郎都在一旁當吉祥物,當地一個建盞老玩家,名為陸平的主持,先講了講曆史,說了說淵源,宣布了一下規則……下頭都等不及了,陸平才宣布開始。
先把上頭的曜變碗取下來,讓評判看了看。
莊貊舍得花錢,他的位置就在評判的斜後方,就見一隻碗在幾人手中,小心翼翼的傳看,陽光下,真的是光芒變幻,幻彩星芒,美不勝收。
幾人讚了一番,再次送回台上,陸平才道:“哪位先來挑戰?”
不止一家窯的人上前一步:“我。”
於是陸平便叫人拿出簽盤,幾人分別抽了簽,葉家窯抽中了,他便小心翼翼的打開盒蓋,捧出了他家的碗。
不止一人輕呼出聲。
果然,又是一隻曜變碗。
曜變斑與油滴斑相反,是外實內虛的,斑紋中心是無色的,內行稱之為“斑核”,邊緣圍繞著彩色的光暈,隨著光芒變幻。
就隻遙遙一眼,就發現這隻碗的曜變斑,居然不遜於之前那隻!
連主持的陸平都激動起來,連連道:“不錯啊!”
幾個評判也坐不住了,紛紛上前來看,大家把這個碗細細的傳閱了一番,又與原本的那隻曜變碗做對比。
這是個細致活兒,幾人商量了許久,才一致判定,原有的那隻碗,色彩更加豐富,更勝一籌。
陸平於是宣布葉家窯敗。
那人於是把碗收了回去,施了一禮退下。
要知道,建盞大比,內行、文人雲集,這種場合輸了也不打緊,反正我有曜變碗的名頭已經打出去了,過後,自然會有買家上門,所以葉家窯,雖然遺憾,也不會失態。
於是又有一家捧上了一隻碗。
同樣是一隻曜變碗。
章無極和桃三郎都不算內行,隻是看一看,就退到了一邊,章無極道:“若王爺在此,定會歡喜的。”
是的,要是叫唐時錦在這兒,鐵定要激動的不得了。
曜變碗啊!!某國國寶啊!!我們國家的匠人隨隨便便就燒出來好幾隻!咩哈哈哈!
所以說啊,老祖宗是真有好東西,她真的要慶幸,及時伸出援手,沒讓這種工藝失傳!否則後人要複原,雖然後來也確實成功了,可是真的要付出萬倍,萬萬倍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