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0.第957章 天助我也,獨闢蹊徑
燕軍咄咄逼人,南方諸侯軍隊,合縱連橫,互相通信,欲在兵家號召下,對燕軍發動反擊作戰。
為此,兵家暗暗聚集潛藏南方各諸侯力量,向墨城方向集結。
吳越聯軍,蜀軍,亦馬不停蹄,快速向墨城進軍,欲從四方合圍燕軍,並在墨城附近,全殲燕軍。
同時楚國派出使者,出使南方國家,宣揚韓湘子主張,爭取龍困南方,讓燕國自內部發生崩潰。
近期,南方諸侯國氣勢漸漸變得高漲,氣勢高漲集結力量,準備重創燕軍,
然而,在南方軍隊氣焰囂張集結時,楚國連續發生兩件事兒,使得南方諸侯尚未集結的軍隊,暫時停止行軍。
其一,楚國將領岳雲山集結在楚國舊部,悄無聲息中,對皇都郢城發動攻擊,
在郢城外被大將軍韓湘子擊敗,帶領殘兵,投靠越國。
其二,蔡國臣子胡海躍投靠楚國,突然在郢城對外宣布,兵家為大周餘孽,在南方各國潛伏龐大力量,欲趁機圖謀南方大地。
前者使得楚國陷入內亂,激戰中,楚軍力量被消弱,岳雲山領數千殘兵,投靠越國,在楚國強勢要求下,越國拒絕交出岳雲山,且在軍中委以重任,與楚國徹底撕破臉皮。
後者使得兵家陰謀大白天下,南方諸侯君王,尚未確定兵家與大周聯繫,但是,郁窮兵數日內在蔡國中,招募七八萬強兵,卻是不容置疑事實。
經過大燕暗劍傳播,藏匿暗處得兵家軍團,一宿之間,似乎變成比燕軍更可怕力量。
不久,吳國趙彥逾,越國韓晏熙,先後在皇都發出通告,吳越深受郁窮兵矇騙,當前,真相大白天下,兩國主動撤兵,與燕國世代交好。
通告后,吳越軍隊撤離,兩國各州各郡,全面抓捕兵家成員。
失去吳越軍隊在側翼對敵,蜀軍亦不敢獨自西進,大軍主動撤出蔡國,駐紮蜀國邊境。
兵家軍隊獨木難支,各國又在抓捕兵家成員,王子非領兵駐紮蔡國南部。
一時,氣勢洶洶聯軍力量,因為岳雲山和胡海躍兩人,瞬間瓦解。
半月時間,兵家成員在南方諸侯國中,好似過街老鼠人人喊打,損失嚴重。
本該計劃按兵不動,矇混過關的兵主,兵家在諸侯國損失嚴重時,不得不主動承認。
發布公告,兵家力量在燕軍進行破壞,現今,南方諸侯清除兵家力量,只會讓親者痛,仇者快,消耗南方整體實力。
這些道理,不管熊武,還是趙彥逾,韓晏熙,均心知肚明。
然而,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兵家力量潛伏各國,遲早會醞釀出禍端。
很快吳越兩國君王發出通告,只要兵主把在兩國潛藏的力量撤出,兩國將不再與兵家為敵。
不久,蜀國也發出相同的通告。
唯獨楚國不言不語,對此事沒有表態。
熊武獲悉兵家力量,並且潛伏楚國時,既驚喜又驚慌。
兵家擁有大量軍事力量,假若為楚國效力,不僅輕鬆阻擋燕軍,還有可能橫掃南方。
但是兵主身份為大周後裔,從未忘記復興大周宏願,肯定不會輕易為楚國效力。
何況,郁窮兵單單在蔡國,就召集七八萬軍隊,收集南方四國全部軍力后,肯定有數十萬軍力。
然而,楚國接納,這些人,怎麼安排,軍械錢糧花費,何人來提供?
熊武心中,沒有主張,欲驅逐兵家離開藏兵谷。
胡海躍聲明,一石激起千層浪,南方諸侯國混亂。
墨城中,燕軍在林楓部署下,東征西討,幾乎佔領蔡國全境,大軍來到蔡楚邊境,登高遠望,甚至可看到熊魁在楚國變形部署的漫長防線。
不過,文季師亦派暗劍從燕國傳來消息,國內動亂漸多,皇上必須快速返回,平息叛亂,不然,國內兵力根本不能平息國內叛亂。
得到國內傳來的消息,林楓不得不吩咐軍隊停止前行,對楚國部署唯有暫時偃旗息鼓。
燕軍撤回北方,也不容易。
南方四國大軍,暫時撤回各國,但是搖曳長江的水師,卻不曾撤離,很顯然依舊暗中與燕軍作對。
墨城中,林楓不得不與諸將商議。
此時,林楓帳下精兵猛將眾多,侯銘封,馮石虎,鞠文泰,趙鴻儒,刑伊柯,林梟,張羽,趙俊,阿史那等等,除尚在蔡國西面作戰的白易生,李霖外,外出將領幾乎全部歸來,
此刻,殿內氣氛嚴肅,國內危機加緊,主力軍必須設法返回,當務之急,便是怎麼消滅長江上吳越蔡三國水師。
「諸位將軍,當前局勢你們全部清楚,有何方法,快速返回!」龍椅中,林楓神情嚴峻詢問。
得到文季師送來的書信后,林楓派信使前往沿海四城,尋找馮異,詢問韓先當長江上情況。
燕國騎兵東征西討,戰力無雙,陸戰中,不曾有諸侯國部隊與燕軍匹敵。
水師訓練許久,卻始終不曾有捷報傳來,尚未打通燕國與蔡國聯繫,林楓不禁對耗費巨資,打造的水師及其失望。
眾將聞聲,相互對望,撤離肯定要撤離,究竟怎樣撤離,卻必須從長計議。
「皇上,末將建議,大軍暫且撤離沿江四城!」趙俊提議。
大軍橫掃南方后,在各地駐兵后,尚有數十萬軍隊聚集墨城附近,不管是否打通長江通道,主動撤離沿江四城,一旦有機會,雷霆之勢,想渡江回國。
「皇上,末將建議,大軍翻越劍閣,殺進蜀國,從蜀國上方登陸回國。」長江上游狹窄,是長江一線,最容易渡江的地方,燕國水師,勝敗難料時,從蜀國渡江,是不錯選擇。張羽提議!
「皇上,國內局勢緊急,從蜀國撤離,花費時間太多。」侯銘封站出來道:「末將聽說,長江在越國與陳國之間有段,僅有數百步距離,末將提議,領兵殺進越國,佔領此地,渡江入陳,返回燕國。」
………..
朝堂中,諸位將領,紛紛道出自己建議,林楓吩咐將士,把沙盤抬進大殿內,詳細規劃!
林楓與諸將集聚沙盤前,計謀百出,依舊不曾想出合適方法!
從中午到日落,林楓等人推演各種渡江方法,不是路途遠,便是傷亡較大,林楓額頭上,漸漸生出冷汗。
這時,一名侍衛匆匆自門外走進來,向林楓行禮,道:「皇上,馮將軍派信使!」
「快讓他進來!」林楓吩咐道,諸將也轉身向門外望去。
數日前,林楓派出信使,前往沿江四城,詢問韓先當水師之事,現在信使返回,該是帶回有關水師的消息。
信使急匆匆走進來,林楓急不可耐詢問,道:「怎麼回事?」
「皇上,馮異將軍的信!」信使快速向林楓行禮后,從懷裡掏出信件,恭敬的寄給林楓。
林楓接過信件,快速拆開,瀏覽起來,不久,語氣震怒道:「宋起,這是在找死!」
諸將聞聲,紛紛圍繞林楓身邊,侯銘封急問;「皇上,究竟發生何事?」
「你們瞧瞧!」林楓把信件寄給侯銘封。
侯銘封接過信件,與眾將快速閱覽,信中內容,超出他們預料之外。
若說胡海躍言語,改變南方格局,信中內容之一,已經在改變北方格局。
內容之一,自然是林楓等人關心的水師問題。
信中描寫,韓先當在長江,與蔡國水師死戰,目前,處於緊要關頭,無法撤兵。
其次,便是讓林楓震怒的宋起,這廝在宋國謀反,囚禁女帝,更可惡趁著燕軍主力在南方,率軍進攻燕軍。
這樣一來,大軍更需要及時返回大燕。
「皇上,該怎麼辦?」
「是啊,宋軍不比兵家軍隊,他們進攻燕國,局面對大燕很不利。」
「這群混蛋,當前,就該飛回燕國,沒了宋國!」
諸將紛紛感慨,氣憤不已,恨不得當真重創宋軍!
「飛?」聞聲,林楓暗自嘀咕。
手掌猛地拍在沙盤上,震得沙盤部署混亂,林楓喝道:「哈哈哈,天助我也,天助我也!」
「皇上,有何想法?」當前燕國局勢複雜,有火燒眉頭跡象,皇上怎麼說天助我也呢,侯銘封道?
「對啊,皇上,該設法回國才對嗎?」趙鴻儒亦火急火燎詢問,
林楓輕笑,伸手示意眾將集聚身邊,得意洋洋道;「既然無法渡江回國,那麼,咱們就飛回燕國?」
飛?怎麼飛?侯銘封,馮石虎等人,兩眼一抹黑,不解其意。
「朕自有妙計!」林楓笑著道,很快面孔嚴厲道:「侯銘封,你親自回國,暫時穩定國內秩序。」
「是!」侯銘封抱拳回應。
這時,林楓返回龍案前,提筆在執掌勾勒,不久,紙張上浮現出三個圖形,林楓喝道:「馮石虎,馬上把這張圖紙拿回去,尋找技藝精湛工匠打造,哪怕夜以繼日,明日清晨前,朕必須看到一件成品。」
馮石虎上前,接過林楓手中圖紙,詳細瀏覽一遍,愁眉不解道:「皇上,這是何物,為何末將從未見過。」
「哈哈哈,你若見過,就不叫出其不意了。」林楓大笑,道:「這三件東西分別叫熱氣球,滑翔傘,滑翔翼!」
??????
聞聲,不但馮石虎愁眉不解,侯銘封,鞠文泰等將領,全部神色不解,皇上所言之物,他們根本從來沒有聽過。
「皇上,你說的東西,當真可飛起來嗎?」馮石虎驚叫。
「沒錯,皇上所畫之物,雖像鳥兒雙翼,但該怎麼飛呢?」鞠文泰亦好奇詢問。
「這熱氣球,可承載馬匹,滑翔傘,滑翔翼,轉移將士,屆時眨眼時間,燕軍會全部渡過長江。」林楓解釋,道:「當務之急,必須快速建造出實物、」
「皇上放心,末將會親自督促!」馮石虎眼前斬釘截鐵道。
「嗯!」林楓點點頭。
翌日,清晨。
諸將除侯銘封連夜北上,尋找機會渡江回國外,餘下將領全部集聚皇宮廣場前。
廣場中央,擺放一架滑翔傘,好似展開雙翼,欲騰空飛翔雄鷹,氣勢宏偉靜立地面。
馮石虎,林梟,鞠文泰,張鴻儒的十幾名燕國將領,站在旁邊指指點點,交頭接耳。
「馮將軍,這東西當真可飛起來!」林梟上前,手掌摸在滑翔機左翼上,有點不相信向馮石虎詢問。
馮石虎點點頭,笑呵呵道:「國公,這滑翔機怎麼飛起來,末將暫時不清楚,但是,打造滑翔機的工匠曾經說過,滑翔機適當時,可飛起來。」
「太不可思議了,皇兄怎麼想出來的!」林梟滿目驚訝,渾身激動的道。
聞聲,不少將領紛紛好奇,來回打量,雙手摸在機身上。
這時,不曉得誰喊道:「皇上來了!」
諸將紛紛轉身,望向林楓方向,待林楓走上起來,紛紛行禮道:「末將拜見皇上。」
此刻,林楓早被廣場中央滑翔機吸引,疾步走過來,擺擺手,道:「不錯,不錯,材料雖粗糙點,至少樣子相似。」
「皇兄,那滑翔機怎麼起飛?」林梟急切詢問。
「你們去旁邊,朕親自試試!」林楓邊走,邊把身上多餘物件歇下來,交給身邊太監,向滑翔機走去。
從前,林楓玩過滑翔機,很清楚,這東西假若粗心大意,雙翼斷裂會產生危險,很容易在起飛,或者飛翔時,造成機毀人亡。
但是,當前時間緊促,燕國局勢危難,林楓亦顧不了許多了。
勁裝走到滑翔機前,林楓詳細檢查一遍,雙目望向前方,廣場高地,足夠滑翔機助跑起飛。
沒有丁點猶豫,林楓鑽進滑翔機內,固定全身,雙臂抓著兩翼下方鐵杆,托起滑翔機,邁著步伐助跑。
他設計的滑翔機,是較為簡單的三角滑翔機,傘衣依靠空氣支起,飛行速度快於滑翔傘。
伴隨林楓前行,他的步子漸漸離開地面,滑翔機亦漸漸起飛,林楓憑藉熟練技藝,開始控制滑翔機起飛前行。
「起飛了,起飛了,皇上飛起來了!」
「是啊,太好了!」
「這次,該狠狠教訓宋軍,教訓所有與大燕作對的諸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