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第776章 驚天巨變(第一更)
翌日,龍盤虎踞的燕京城東門之外,十萬鐵甲步兵氣勢洶洶待命,好似一群下山猛虎,一個個鬥志昂揚,鋒芒畢露!
在大軍前方,十餘輕騎矗立,便是趙鴻儒,曹阿蠻,羅達及少數副將,他們眾星捧月似得,圍繞林楓身邊。
獲悉林楓親自燕東,討伐叛逆,城中百姓,早早出城,主動站在城門外官道兩旁,為皇上征討燕東叛逆送行。
清晨,天氣涼爽,東門外卻早人頭聳動,熱鬧非凡。
此刻,林楓坐在白色駿馬上,處在大軍前方,英姿勃發,神武不凡。
一身黃金戰甲區別從前,腰間挎著戰刀,深邃雙眸,眺望遠方。
一陣清風吹過,他背上披風隨風捲起,讓他看起來像蓄勢待發的猛虎,只等時機成熟,毫不猶豫撲向獵物。
沒有猶豫,他抬手抽出挎在腰間的斬馬刀,猛地指向空中,語調冷酷道:「大軍開拔,直奔晉陽城。」
一聲令下,十萬大軍齊聲雷動!
「平戰亂,擒叛將!」
「平戰亂,擒叛將!」 ……
這時,官道兩旁送行的百姓,亦情不自禁吶喊助威。
「必勝,必勝,燕軍必勝。皇上必勝!」
「必勝,必勝,燕軍必勝,皇上必勝!」 ……
這時候,被要求同行的拓跋衍等人,目睹燕軍,百姓情形,深深震撼。
大軍出征,百姓主動送行,更重要,他們言語中,對燕帝,對燕軍充滿了信心。
一個個深情飽滿的面孔中,沒有半點擔心,牽挂和憂愁,好似東進平叛,必勝無疑,沒有丁點懸念似得。
他們那清楚,燕京城百姓是燕國強大親歷者,很清楚燕國今日之強大來之不易,更明白,戰場上,燕軍戰無不勝,攻無不取,乃最強大的存在。
此番,燕京城百姓對柳玄遠勾結外敵,在燕東發生叛亂,深惡痛絕,恨不得親自前往晉陽城,主動為皇上清君側。
以往燕京城百姓都清楚,柳氏受審皇恩,在皇上扶持下,變成大燕第一家族。
他們卻辜負皇恩,在燕東叛亂,背離皇上。
若此事發生在別將領身上,百姓不會群起憤慨,唯獨柳玄遠,被任命為燕國兵馬大元帥,權勢僅次於皇上,卻背叛了燕國。
這種忘恩負義舉動,才是百姓憤怒,支持皇上的最主要原因。
此番,皇上親率領軍團,前往燕東地區,大家希望皇上一擊必勝,徹底解決燕東混亂,保證燕國安穩。
在百姓注視下,林楓率領軍團,急速前行,與此,數百暗劍成員,先行一步,直奔晉陽城而去。
楚國之事耽誤,使得林楓御駕親征燕東,延誤兩日,他不得不率軍疾行,爭取早日化解燕國危機。
而拓跋衍等人,在他昨天強勢震懾下,態度稍稍發生變化,雖不曾直接答應向他效力,卻也沒有從前那般針鋒相對了。
因此,他沒有繼續在囚禁這些人,且賞賜沒人新的府邸,不再限制他們自由。
不過,拓跋衍,北辰格等人,身份終究特殊,他也不會徹底放棄監視。
給對方舒適環境,若有人希望入朝為官,他不會拒絕。
今東征討伐柳玄遠,林楓帶著大軍的同時,將拓跋衍等人的女眷安排在燕京城后,帶著所有敵酋,將領,及拓跋玉兒,親自東進。
他要通過討伐柳玄遠,讓拓跋衍,北辰格,塔豐等人,親自見識到燕軍的強大,同時,讓他們清楚背叛者的下場。
大軍離開燕京城,急速行軍。
拓跋衍,塔豐,阿木爾等人,逐漸接觸到新事物,目睹燕國發生的巨變。
在他們認知中,林楓率領燕軍連年征戰,自然是窮兵黷武,不斷自百姓身上巧取豪奪賦稅,支撐燕軍東征西討。
目前,也許燕地領土龐大,卻肯定是百姓苦不堪言,內亂不斷,不斷消耗著燕國實力。
總有一日,這個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強大敵國,會分崩瓦解,好像曇花一樣,崛起速度快,滅亡速度更快。
然而,從燕京城出發,王師東進,穿州過縣,他們想象中凄慘,混亂,戰火不斷的事情,卻從未發生過。
相反,王師東進,各地百姓攜帶食物,夾道歡迎,看在眼裡他們簡直不敢相信,何事,軍隊與百姓,可以做到軍民一家親。
奈何,這種場景,並非一處,他們所過之處,許多不同地方,上演著相同一幕。
這讓坐在軍馬上的故國君臣,深深意識到,燕軍為侵略者,卻在晉地百姓心目中,有很高的威望,而他們也欣然接受了林楓這個皇上。
此情此景不禁對林楓刮目相看,更對這個年紀輕輕,徹底改變北方,乃至所有諸侯國局勢的年輕帝王,產生深深的忌憚心理。
這會兒,大軍快要抵達晉國舊地隆林郡時,北辰穹貼著北辰格冷丁,輕聲問道:「此次,我們重返故里,百姓會不會還記得我們,會不會揭竿而起,解救我們出去?」
北辰格聞言,沒有言語,離開燕京城時,他早早產生這種想法,大軍一路前行,所過之處,縱然許多地方為經過舊地,可惜,百姓心中只有燕帝,卻忘記了統治晉國六百年的北辰氏。
起初,他不清楚為何發生這種現象,北辰家族在晉國六百年,即使滅國之後,許多東西也受到北辰家族影響。
豈會是說忘記就忘記呢。
他很快發現其中端倪,晉國舊地百姓依然記得北辰家族,生活中,許多習俗依舊延續北辰家族統治時代的風俗。
文化,法令,經濟,軍事等等許多方面,卻打破晉地傳統,接受並學習燕國。
起初,北辰格認為燕國舉動,在欲蓋彌彰,肯定會有許多地方,拒絕施行。
大軍逐漸深入晉國腹地,他漸漸發現,從前晉國破落景象一掃而空,在燕國治理下,官道中依舊人來人往,卻不再是遷移的流民,而是南來北往,載著貨物前行的商人。
這其中有燕國商人,宋國商人,南方商人,塞外府中打扮的商人。
他們文化,習俗,制度不同,卻在晉地交易,偶爾不習慣,卻也在逐漸接受這種文化,習俗上的碰撞,慢慢融合。
大軍偶爾駐紮在某處城郭之中,燕軍秋毫不犯,百姓面色中洋溢著笑容,衣食無憂,城池內夜不閉,戶路不拾遺。
城郭中,許多嶄新建築拔地而起,街道兩旁,商鋪林立。曾經欺行霸市地痞惡霸不見蹤跡,卻出現樂善好施的商人,世家。
一切的一切,讓北辰格大吃一驚。
相同的地方,住著一群相同的人,在燕晉不同君王治理下,卻發生翻天覆地巨變。
因此,聽聞北辰穹言語,北辰格微微搖頭,覺得他在痴心妄想,若他報有逃離之心,晉地之行,或許會成為他人生最後一段旅程。
北辰格被譽為晉地賢才,絕不是徒有虛名,曾經在他治理下,晉國東海地區郡縣,曾經也出現過繁榮景象。
他非常清楚,百姓心思最為單純,可能不少人有家國情懷,可六百年亂世中,戰爭從來沒有停止過。
許多人自己家園覆滅,被他國統治后,不過幾年,這個國家又會被滅掉。
這種處於兵荒馬亂,反覆遷移情形,讓百姓們意識到,亂世中,他們的生命不如狗,誰都他們好,給他們帶來穩定生活,他們便支持誰。
正因了解百姓這種心結,所以,他曾經在自己領地施行惠民政策,希望得到百姓支持,從而推翻北辰穹統治,可惜被大哥北辰鉞出賣了。
但他不清楚,百姓從當初自己國家覆滅,再到兼并的國家,被更強大國家攻陷,如此反覆下,最終,處於晉國統治下。
每次遷徙,每次易主,都必須經歷戰爭,經歷兄弟姐妹分離。
在晉國統治下,除晉國舊地百姓,許多地方百姓,根本沒有享受到晉國強大,所帶來的榮耀。
相反,晉國皇室內鬥,導致國力衰弱,許多莫名其妙稅負攤派在百姓身上,讓他們的生活過的很苦,偶爾會出現異自相食的場景。
當燕國鯨吞晉國后,晉地百姓擔心燕國窮兵黷武,從百姓身上徵集賦稅的事情,不但沒有發生,相反,戰爭結束,燕國積極恢復生產,且主動消減稅負,災荒之年有積極主動賑災,力爭減少百姓利益損失。
而且,隨著燕國法令推行,強勢殺掉一批被十惡不赦之徒,不僅使得諸侯國商人大量湧入晉地,晉地本土商人,也像雨後春筍的迅速冒出。
經濟的恢復,法令的退行,並且完善,使得晉地百姓逐漸徹底打消對燕國芥蒂。
數年前,當燕國暫時把皇都遷移在晉陽城,年關之事舉行祭奠軍人的儀式,更是讓晉地百姓,開始有了國家榮譽感。
許多人,在對外遊學,經商,或者遷移過程中,不在以晉人自稱,而改變燕人。
北辰穹目睹北辰格不言不語,便意識到自己又自找沒趣了,乾脆不再言語,只盼著回歸故里,可目睹晉國昔日大好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