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第234章 大國氣量下
洛邑!
天色通亮,朝陽照射在地面,彷彿鋪了層金裝,讓洛邑城顯的神聖許多。
李釗率領諸臣,穿過街道,街道上,早在各諸侯國王來之前,修容翻新過,與換了新裝似地,看起來繁華,充滿朝氣。
大街上,等待李釗帶來的百姓,摩肩接踵,人山人海,潮水似地擁擠在李釗出行的街道上,自李釗出現,叩拜聲,歡呼聲不斷,一浪高過一浪。
今日,整個洛邑城,在這一刻,好像所有的事情都停止了,一切只為歡迎李釗。
在眾人期待中,李釗策馬徐徐前行,被皇宮侍衛保護在中間,人到中年,卻依然神采飛揚。
百姓站在街邊檐下,爬在大樹上,坐在房檐上,興奮不已,指指點點,交頭接耳,看著熱鬧,興奮議論。
「快看,皇上騎馬過來了,群臣文武官員來了。」
「好氣派,御林軍先行開道!」
「鄭國,依然是我心中強盛的鄭國!」
「..」
王駕出,百姓動,眾人沸騰。
儀仗隊正前方,一馬當先領軍人物,正是負責保護李釗的御林軍都統蘇霈,年輕,俊朗,颯爽,身後五千藍羽鐵甲勁裝御林軍開道,浩浩蕩蕩,氣勢如虹。
鐵騎整齊前行,馬蹄踏在地面,聲音似響雷般激蕩,青石鋪地,地面微微顫動,道路兩旁圍觀行人,有意識退後避讓,五千御林軍轟轟烈烈踏馬前行,盔甲鮮明,刀鋒亮麗。
蘇霈策馬馳騁在平坦街道上,錦旗招招,獵獵有聲,御林軍精銳輕騎,氣勢雄渾威嚴,無不顯示這支隊伍彪悍善戰。
不久,在御林軍穿過街道時,李釗龍輦亦出現在街道上,頓時,人群徹底沸騰了,圍觀百姓不約而同,齊聲吶喊,高呼萬歲,聲音自四面八方,潮水似地涌過來。
李釗掀開帘子,意氣奮發,沖著百姓露出柔和笑容,儼然不像殺伐果斷的君王。
這時,他走出龍輦,轉身跨上白色駿馬,表現出君王大氣與威嚴,面帶和煦笑容,騎著高頭大馬,自百姓中間穿過。
李釗身為君王,以史為鏡,深知君為舟,民為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何況,眼前這些熱情洋溢的百姓,骨子裡都流淌著大周血液,就算沒有大周血脈,也是那些曾經忠於大周將領的後代,說起來,大家算兄弟,是袍澤。
沒有眼前這些百姓的先輩,捨生忘死,在戰場上揮灑血水,就沒有今日的鄭國,更不會有他李釗。
因此,對待百姓,李釗從來不會高高在上,通常,他會偶爾走到百姓中間,與其交流,或者,在上元,中秋時,邀上數十百姓入宮,君臣百姓同樂。
此刻,即將接待各國諸侯君王,即使時間緊迫,李釗依然沒有忘記和輕視百姓。
他清楚諸侯國君王是敵人,面前這些熱情洋溢,憨厚老實的百姓,才是他和鄭國最大依仗。
他絕不會做出巴結敵人,做出有損鄭國百姓的事情。
走出龍輦,騎在白馬山,李釗雖不言語,卻面色和睦,平易近人,不像威武肅宗的皇上,更像祥和平靜的父親。
更下令所有士兵,減速慢行,防止誤傷無辜百姓。
可以說,縱觀諸侯列國,沒有誰,沒有任何君王,像李釗這般愛民如子了。
也正因李釗愛民如子,變法時,百姓積極支持,就算偶爾遇到難處,利益相違背時,也絕沒有發生叛亂或起義的事情。
同樣,為照顧百姓利益,鄭國在變法時,沒有採取激蕩強有力措施,而是選擇溫和改良,儘可能保護百姓利益。
儀仗隊減速前行,整個行伍車隊,在百姓注意下,緩緩平穩駛出洛邑南門,向著太姥山而去。
太姥山!
位於洛邑南面十裡外,不高,亦不雄壯,看起來沒有任何異常之處,沒不向鄭國北面邙山,那樣馳名天下。
然而,六百年來,太姥山依舊成為北方諸侯國會盟之地,皆因昊天武帝,曾經在這裡多次召見君臣,久而久之,太姥山得名。
大周帝國分崩離析,中土大地陷入紛爭,第一次諸侯國會盟時,那時,中土大小諸侯國成百上千,實力參差不齊,卻都想把會盟地點,安排在各自國家。
那時,鄭國還不強大,僅有洛邑之地,為彰顯鄭國力量,及大周帝國餘威,鄭國君臣積極爭取,最終,鄭國說服北方霸主燕國,把會盟地點設立在太姥山。
當然,因為燕國強勢要求,各諸侯國莫敢不從,燕國因此確立了,三百年霸主地位。
燕鄭強勢,會盟地定在太姥山,又定下規矩,每五年各國諸侯在太姥山會盟,數百年來,風起雲湧,諸侯國兼并不斷,昔日北方霸主燕國,江河日下,但會盟地,會盟規矩不曾更改過。
六百年來,太姥山決定天下大勢格局,鑒證了諸侯國興起與衰敗,當時,燕國選擇太姥山,不僅因為太姥山地處中原,更因為,洛邑乃大周皇都,燕國崛起北方不毛之地,數百年來向大周稱臣,嚮往中原文化。
行半日,鄭國儀仗隊,護送李釗抵達太姥山,作為東道主,李釗到達意味著會盟正式開始了,而先前準備妥當的各國君王,此刻,行轅內也在準備著,即將登堂入室,祭拜天地。
李釗下馬,昂首挺胸走過鎧甲林立的御林軍甬道,兩翼群臣跪拜,藍羽鐵甲騎兵精神飽滿,氣勢威猛,皆為雄糾糾氣昂昂的百戰之士。
「武威!」深受影響的李釗,情不自禁贊了一句,幹練,沉穩,率先邁步朝著內行轅走去。
此時,隨著李釗同行的群臣,大多只能留守在行轅之外,唯有蘇秦,韓琦隨李釗進入行轅中。
蘇秦身為李釗親信,又為鄭國太尉,主持變法,讓鄭國逐漸強大起來,功勛赫赫。韓琦,皆因來自鄭國韓氏,地位崇高,不可小覷,韓氏又執掌鄭國經濟,沒有韓氏支持,鄭國不會平穩發展。
李釗在蘇秦韓琦左右擁簇下,進入鄭國行轅,因為是東道主,鄭國行轅在太姥山正中央,諸侯國行轅,星羅分佈在旁邊,每當這個時候,李釗都有眾星捧月的感覺,彷彿鄭國真的成為諸侯國統領。
走進行轅,李釗並沒有入大帳,環視著四面各諸侯大帳,厲聲道:「擂鼓,召見各諸侯國王!」
按照流程,李釗來到行轅內,會立刻會見各諸侯國王,隨即,舉行祭天拜神儀式,接下來,會盟才會正是開始。
而這會見各諸侯國王的流程,很講規矩,會依照親疏遠近,各諸侯國強弱排名,通常,多是大國在前,小國在後,結盟國在前,交戰國戰後。
鼓聲雷動震天,各諸侯國行轅內準備妥當的君王,早翹首期盼了。
今年不同於往年,往年各諸侯國強弱,涇渭分明,霸主早已確立,不需猜測。今年,北方霸主趙國分裂,宋國又趁勢崛起,而這兩個國家,去年均與鄭國發生大戰,造成鄭國數十萬軍隊傷亡,數年努力新建的鐵騎軍,基本毀於一戰。
諸侯國君王紛紛猜想,鄭國與趙宋不和,趙宋兩國又皆有爭霸實力,不清楚鄭國首先邀請誰。
眾人期待中,李釗身邊蘇秦,拿出詔書,清了清嗓子,朗聲道:「歡迎梁國皇帝,柳文龍,請左上方高坐!」
諸侯君王驚愕,梁國,柳文龍,鄭國唯一盟友,但是吧,鄭梁同時變法,鄭國崛起,梁國十多年來不見動靜,無論軍力,聲威,或者影響力,均不如趙宋兩國。
此刻,李釗率先會見柳文龍,是不是意味著,鄭國支持梁國,成為北方新的霸主。
旁邊宋國行轅內,林疏影看著柳文龍意氣風發,卻又內斂沉穩的樣子,對身邊簡燁道:「李釗,果然恩怨分明,虧得鄭國百姓,表面上裝的包容開放,實則,骨子裡依舊仇視宋國。」
「女帝,勿怒,鄭國人自詡昊天武帝後裔,骨子裡的倔強和執拗,數百年來,根本沒有更變過,況且,就算昊天武帝時代,宋國依然是東方獨立小國,不曾臣服,因此,北方任何國家都可做盟主,鄭國亦都會臣服,唯有宋國,鄭國君臣百姓絕不臣服昔日尚未征服的國家,說起來,或許是種病態吧!」
「呵呵,朕也不稀罕,總會有讓鄭國心愿誠服的時候,不服,朕會把他踩進泥土裡,讓鄭國永世不得翻身。」林疏影溫聲說道,卻讓人聽著害怕。
北趙行轅,年輕的君王趙柯,聽聞李釗首先會見柳文龍,拳頭微微收攏,腳掌狠狠踩在地面,這混蛋,目中無人,北趙實力,莫還是不如梁國了。
在他潛意識裡,可接受東方強大的宋國,卻不能接受梁國稱霸,柳文龍老匹夫,多年來被趙國踩在腳下,今日王八翻身,肯定會擠兌,諷刺北趙。
何況,梁國對南趙虎視眈眈,一旦確立霸主地位,肯定馬不停蹄出兵吞併南趙,進而威脅北趙,坐實北方霸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