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第220章 君臣論道
兩世為人,兩世從軍,熟讀兵書,親自率兵,林楓始終謹記: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兩世經歷和經驗告訴他,若要在爾虞我詐,險象環生的戰爭中生存,了解敵人,了解自己,極其重要。若欲在戰爭中,長期立於不敗之地,就必須了解對手,包括他的用兵習性,兵力部署,性格特點等等。
唯有了解敵人,可針對性給予致命一擊!
看到張羽,侯銘封聽的認真,林楓來了興趣,厲聲道:「記住:兵者,詭道也。行軍打仗就是詭詐之術,就是在戰爭中,無所不用其極,使用各種戰術欺騙敵人。
譬如,明明能征善戰,卻向敵人裝作軟弱無能。本來準備用兵,卻偽裝不準備打仗,要攻打近處的目標,卻給敵人造成攻擊遠處的假象。
要攻打遠處的目標,相反卻偽裝作要在近處攻擊,敵人貪心就用小利來引誘他上當,敵人混亂就乘機攻取他,敵人實力雄厚就要謹慎防備,敵人強大就暫時避開其鋒芒,敵人容易衝動發怒,就設法挑逗他,使其失去理智。
對於小心謹慎的敵人,要千方百計驕縱他,使其喪失警惕,敵人安逸就設法騷擾他,搞得他疲勞不堪,內部團結的敵人,要設法離間他,讓他分裂。在敵人沒有準備時,突然發起進攻,在敵人意料不到的情況下採取行動。凡此種種,才是軍事家用兵取勝的奧妙,只能隨機應變靈活運用,是無法事先規定刻板傳授。」
養兵期間,林楓有考慮過,把後世的孫子兵法,三十六計,全部書寫出來,編輯成文,交給麾下將領,奈何時間緊促,諸位將領又在各處領兵打仗,難以聚齊。
「皇上,打仗還有這些門道啊,儘管咱們平時也會用,卻不料有這麼多?」張羽驚訝的道,他自詡得林楓真傳,狡詐之極,劍走偏鋒,出奇制勝,簡直手到擒來,奈何,聽林楓一席話,頓時,意識到自己與林楓,像螢火之光與日月爭輝,太微不足道了。
一句兵者,詭道也,竟飽含無窮演化方式,單單這句話,讓他受用無窮,需要花費長時間來領悟。
「是啊,皇上言語,讓微臣茅塞頓開!」侯銘封嘖嘖稱讚道。
林楓笑著,輕輕搖頭,意味深長道:「行軍之道,千變萬化,詭道,適合張羽,但對你而言,敢戰,死戰,硬戰,才是王道,要做到這些,必須時刻謹記,進攻,進攻、再進攻。在你面前,縱然有萬里山嶽,也要把他踏平,縱有千道溝壑,也要把他填滿。
每戰,保證部隊靈活機動,大膽推進。進攻時,配備強大箭雨支援,壓制敵人,酣戰中,兵力不足於對方,就用氣勢壓制對方。
你只需知道,攻擊,永遠是最簡練,最扼要,最行之有效的軍團作戰方式。
殲滅戰,必須做到在悄無聲息下,極重優勢兵力和強大力量,形成排山倒海的氣勢,在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取得大勝利。」
林楓不清楚他說的對不對,但經過親自領兵,在對東胡人作戰中,他就這怎麼做,就是憑藉少量軍隊,永遠保持強橫氣勢,不戰,也要讓對方怯懦。
「嗯,皇上言語,包含諸多內容,末將謹記,消化,再融會貫通,活靈活運。」侯銘封的道,林楓指點了張羽,又指點了他,卻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方法,這讓侯銘封意識到,行軍打仗不是兒戲。
以前自己用過的戰術,還有更深奧的,難怪古人言,行軍打仗也是門學問。
看著兩人驚愕的神情,林楓笑著道:「攻晉之前,我會極重全軍將領,給你們好好講講,打仗,永遠是最殘酷,卻有最簡單的事,打仗是門藝術,永遠充滿了魅力!」
「呃.」張羽,侯銘封來不及消化林楓後面的話,林楓也沒有影響兩人,師傅引進門,學藝在個人,先前的話,兩人吸收領悟多少算多少吧!
喝口茶,潤潤嗓子,林楓轉頭朝著身邊司徒問道:「近來北方五國,有何動靜?」
五國聚兵伐宋,是他很關心的事情,成與敗,關乎北方格局,影響燕國未來部署。
司徒人在南湖,但有關五國舉兵伐宋的事情,朝廷方面源源不斷把最新動向傳來,因此,他對此事也有了解,不光五國伐宋,諸侯國會盟,他也有了解,有考慮,因為,他清楚今天林楓召集四人來,肯定要談亂這些事情。
畢竟,五國伐宋,或者諸侯會盟,都是迫在眉睫的事情,若沒有應對之策,燕國會在接下來與諸國交鋒中,吃虧。
「皇上,五國伐宋,各國在緊鑼密鼓中備戰,臣了解的最新消息表明,作為五國伐宋的發起者,北趙舉兵二十萬,準備由鄭國過道襲擊宋國。不過,若北趙清楚燕宋兩國異地,肯定攻打邙山地區,同時借道鄭國,主力軍團攻擊宋國。
陳梁兩國也各出十萬,鄭國與晉國受兵鋒阻撓,暫時各出兵五萬。
五國中,梁國攻南趙,趙鄭陳晉攻宋國,攻擊方向又不同。不過,五國大張旗鼓伐宋,奈何合縱聯盟向來難以齊心協力,眼前,五國伐宋尚未開始,但已有謠言傳出了。
據悉,梁國,距離宋國太遠,攻擊宋國要跨越南趙,鄭國,有點鞭長莫及,就算攻下宋國部分領土,也難以管理,因此,梁國王上退而求其次,轉而攻擊宋國盟友南趙。
然而,北趙把南趙視為北趙領土,禁止梁國攻南趙,同時,北趙就借道鄭國的問題,又與鄭國暫時無法結成同盟,鄭國要求,北趙若欲過道鄭國,必須出兵阻擋鄭國境內的楚蜀兩國。
而東面陳國,也又猶豫不決,趙鄭晉梁均在宋國西面,一旦伐宋結束,五國退兵,宋國追擊,四國容易聯合,唯有陳國,偏安一隅,五國伐宋結束,陳國很容易被宋國圈在東面,死戰!
晉國,倒想奪回晉西地區,卻被宋國重兵把守少陽郡,掐住晉國西進咽喉,把晉國死死封在晉東,即便出兵,目前也闖不過少陽郡,也是有心殺敵,無力回天。
因此,五國伐宋,尚未聚齊,消滅宋國,五國就在出兵問題上,發生重大分歧了,結盟出現裂痕。」
林楓聞言,輕笑,合兵向來不是什麼好事,春秋戰國時代,波瀾壯闊的合縱連橫,就因各諸侯利益不同,互相扯皮,或落井下石,最終導致秦國獨大。
眼前五國伐宋,尚未開始,五國便互相計較得失,看來五國伐宋即便不會流產,怕也因為各自利益,與宋國也打不了多久,相反,在宋國運籌帷幄,拉攏打壓下,五國會損失嚴重。
「呵,朕還覺的,燕國埋頭苦戰,壯大自己才是要事,五國伐宋,浪費人力物力,終究雷聲大雨點小,不會傷宋國分毫。」林楓輕嘆,只有共同的利益,沒有共同的敵人,五國伐宋,絕非北趙想象的那麼簡單。
倘若五國伐宋流產,宋國擁有邙山地區,不是攻鄭,就是攻擊南趙,從而消弱北趙,無論出兵那方,對宋國都有利。
司徒點點頭,道:「聯合終究不是長久之計,沒有強橫實力,依靠他國,就像空中樓閣不現實。眼前五國伐宋,各懷心思,終究會因為不同利益瓦解,何況,目前宋國若重金賄賂梁陳兩國,兩國未必會出兵,相反,宋梁聯合,分寡南趙,夾擊北趙,效果遠遠超過五國伐宋,梁國收穫更大,何況,梁國與南趙之間,存有不少小國,此刻,正是擴大地盤的好機會。」
林楓壞笑,道:「希望宋梁結盟,打殘北趙,屆時,人多力量大,燕國由黑旗關出兵,也分杯羹。」
「皇上想法不錯,但是,臣在返回南湖時,聽說兵家柳灼崖,鬼谷顧希文入趙,被趙柯拜為上卿,準備變法。這兩人皆為天下名士,尤其柳灼崖,被譽為兵家第一人,有神鬼莫測的才華,想來絕不會讓宋梁聯盟,不會讓人破壞五國伐宋。」司徒搖搖頭,事情不會像兩人想象中那麼簡單。
林楓倒吸口涼氣,北趙強大,對燕國是威脅,但宋國獨大,對也過威脅更大,唯有兩國互相消耗,才有利於燕國,目前,北趙也準備變法,這不是好事情,至少對燕國而言,不是什麼好事情。
思來想去,林楓思緒終於有了豁然開朗,道:「燕宋兩國異地換地,終究會讓五國伐宋進行下去,至少,北趙,梁國,鄭國,因為邙山地區,與宋國開戰,朕也希望趙宋兩國沒有時間壯大,反而互相爭鬥消耗,這才有利於燕國,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聽著林楓言語,司徒似乎明悟,頓時興高采烈的道:「皇上說的沒錯,邙山,終將是北趙,梁國,鄭國,宋國的爭奪點,那裡恐怕不得安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