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極品帝王> 173.第173章 第174冥頑不靈

173.第173章 第174冥頑不靈

  林楓語氣未變,相反,越發嚴厲起來,意在告訴準備阻止推行之人,他各人意圖,也無需對方辛苦揣測聖意。 

  他沒有虎軀一震,王八之氣迸發而出的能力,卻也盼著通過這會聲聲訴控,驚醒那些冥頑不靈的守舊者。 

  「數十年來,鄭梁相繼變法,都逐漸富強起來,趙國恆王臨死,清楚朝中舊勢力,也是為變法掃清障礙,連趙國那麼強大的國家,都要適應時代潮流發展,燕國難道還要抱著舊東西,舊觀念進棺材板么?今日新政繼續推行,深化,朕不想造成流血事件,可若有人跟朕對著干,恭喜你,你丫玩完了。 

  司徒,你周遊列國,見多識廣,你說治國之道,該不該變,該不該推陳出新,又有什麼治國理念適合燕國?」 

  一句恭喜你,你丫玩完了,淋漓盡致表達出自己態度,當前,把話題轉移給司徒,便是不想聽沒有用的廢話。 

  朝中保守勢力,目光齊齊轉移在司徒身上,大概猜出林楓意思。 

  詢問司徒,簡直是正中下懷,燕人誰不知,司徒,文季師兩人力主變法,是皇上左膀右臂,鐵杆盟友,對推行新政舉雙手贊成。 

  司徒不斷研習百家之術,對變法之術尤為精通,在燕國被重用,取代燕國老臣趙士德,擔當吏部尚書,就因全力支持新政,推行新政來,若是場戰爭的話,司徒及手下幹吏,始終處於前線。 

  他思維敏捷,才學廣博,對新政有深刻見解:「皇上之言,言之確確,沒錯,物競天擇適者生,大自然該如此,諸侯列國以該如此,變法時不我待,繼續耽擱下去,燕國之成就毀於一旦,列為同僚亦是亡國之臣。」 

  掃了眼諸位同僚,司徒繼續道:「大世之爭,戰國時代即將來臨,今百家爭鳴,各家各派思想多如牛毛,治國強兵之術,數不勝數。 

  鄭梁兩國變法,鄭國王道治國,梁國霸道治國,確實有不小成就,可惜變革不徹底,不敢刮骨療毒,終究不能登上霸主之位。 

  唯有法家治國,亂世行重典,才是根本治國之路,然法家治國,帶有不可抗拒性,推行勢必血流成河,阻力極廣。一旦實施,卻意義深遠。」 

  「我與文大人商量過,燕國推行法制,未必重典治國,但必須有系統律令,無規矩不成方圓,無律令難以治國。 

  設律令,乃國之根本,需要皇上支持,且堅定不移支持,變法期間君臣始終同心同德,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如此,不過三年五載,燕國必然脫胎換骨,贏得新生。不然君臣二心,法令不能統一,變法難見成效。變法之路,往往是條血途,沒有大恆心,大毅力,豈會形成天翻地覆的變革,形成強大國家!」 

  「燕國推行新政,主要解決人口及律令問題,解決了這兩件事情,燕國會是猛虎入山,囚籠入海,無任何束縛了。 

  根據我數日來親自調查了解,燕國地廣人稀,但富戶,貴族家中雜役奴隸,卻少則數十人,多則上百人,數十乃至上百人,為寥寥數人服務。 

  這等做法極其荒唐,致使勞動力減少不說,大量良田因此荒廢,對外兵源稀缺。所以廢奴隸制,耕者有其田,?」 

  非推廣法令難以拯救,法令推行如排山倒海,不徹底打破舊的貴族傳統思想,何談強國大志?司徒這句話,說的語氣極重,聲聲鏗鏘,字字珠璣,響徹金鑾殿內。 

  既震懾貴族舊臣,又得到不少人認可,受新政影響,提拔上來的文臣武將,聞言紛紛點頭,畢竟是受益者,沒有新政,就沒有今時今日的他們,鯉魚躍龍門,封王拜將,幾乎在白日做夢,故此,對新政推行,極為支持。 

  「說得好!」林楓對司徒口才,佩服之至,這傢伙不愧是曾經周遊列國,宣揚變法思想的說客,說起新政之事,口若懸河,頭頭是道,少有人匹敵。 

  趁著金鑾殿上安靜,林楓掃了眼群臣,接著司徒的話繼續道:「新政不可急於求成,朕向來也沒有著急,不然,兩年前,就會徹底打破燕國舊制,推行新政了。可這樣做帶來的危害,也是毋容置疑的。法令頒布亦是如此,法令穩定,須長期信守鐵律,徐徐圖之,讓百姓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新政,接受法令!」 

  接受過信息爆炸時代的文化,林楓深知新政或變法難度,及操之過急帶來的弊端,不可一蹴而就,更不能今天推行新政,明日復辟,政策朝令夕改,這樣一來,會很容易失去百姓信任,皇家也沒有了權威。 

  這時,工部尚書趙士德,邁出臣列,拱手道:「皇上,微臣支持皇上新政,但微臣以為推行新政即可,無需廢除奴隸制,施行耕者有其田。燕國地處北方,賤民尚未開化,廢除奴隸制,沒有了約束,犯罪率勢必激增。燕國清除了外敵,萬萬不能因推行新政,破壞了燕國國力,皇上三思啊!」 

  燕國朝堂之上,代表舊貴族勢力,有三位重臣,兵部尚書文季師,刑部尚書柳乘風,工部尚書趙士德。 

  這三人,家族均為燕國百年世家,在燕國根深蒂固,影響力極大。 

  不過,文季師從善如流,全力支持林楓推行新政,柳乘風不全力支持,卻也不反駁,處於中立態度。 

  唯有趙士德,也算林楓依仗之臣,前幾次,對林楓多有支持,昨日,林楓特意召集諸位重臣,希望君臣口徑統一,誰知,他今日言語一轉,逆道而行。 

  之前,他執掌燕國官吏升遷,位高權重,倒也在身邊聚攏不少人。卸下吏部尚書之職,擔任工部尚書,依然為六部首腦,朝中不少人,由他提拔上來。 

  此言一出,不少親信紛紛點頭,跳出來支持趙士德觀點,認為不能繼續深化新政,或繼續深化新政時機不成熟,云云。 

  林楓觀之,心中暗暗不悅,默默點了點人數,朝中四十餘人,十三人唯趙士德馬首是瞻,一股不小的力量啊。 

  他不會追究這些人拉幫結派,只要君臣同心同德,眾志成城推行新政,拉幫結派反倒是好事,若這些人阻撓,就別怪他同下手了。 

  此刻,林楓尚未發言,司徒身為推行新政首腦,自然不會示弱,道:「皇上繼位,燕國像垂垂老矣的老人,風燭殘年,不曉的還可堅持多久,去年,戎族南下差點滅了燕國,便是守舊的結果。 

  列國爭霸,不會有誰同情你,憐憫你,落後就要挨打,燕國若不崛起,必然被諸侯列國無情拋下,自韓方伏誅,燕國舊勢力遭重創,給推行新政提供了良好前提。 

  皇上趁機推行新政,兩年來,燕國迅速壯大,騎兵東征西討,商人南來北往,國家朝著好的方面發展。 

  而今,新政到了深化完善地步,趙大人不支持皇上言行,莫非準備眼睜睜看著,燕國重蹈覆轍,淪為末流諸侯國。 

  今趙大人不支持解放奴隸,在下試問,荒廢土地誰人耕種,兵源何來,難道趙大人準備帶著家眷,上前線,或者下田耕地嗎?」 

  司徒語氣極重,更像在批評趙士德,趙士德被司徒言語嗆的無言以對,肥胖身軀上,在冬冷寒天滴滴冷汗自額頭滴落。 

  看了眼面色不善,似笑非笑的林楓,趙士德退回原位,不再說話,今日若再阻撓下去,可能明天他會捲鋪蓋滾蛋了。 

  趙士德閉口不言,依附之人自然不會主動自找沒趣,朝堂一時間,又安靜下來。 

  當前燕國事務繁雜,正是需要人手之際,林楓沒有追究趙士德言語,道:「司徒一番理論不無道理,今日唯有辛苦司徒大人,擔任新政首腦,根據百家學說,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起草文書!」 

  同時,又對趙士德說:「趙愛卿,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燕國處於列國微末地位,快馬加鞭都追趕不上別人,何敢逆道而行啊! 

  你的言語,也不是阻撓新政,的確,新政不可冒進,需步步為營,徐徐圖之。這些道理朕不是不懂,否則,昨日真不會答應釋放奴隸,皇家出資的事情。 

  新政目的在於富國強民,斷然不會威脅百姓利益,愛卿若不相信,拭目以待!」 

  趙士德誠惶誠恐,自古伴君如伴虎,在朝堂兩年,他曉得林楓品性,不是會主動服軟退縮的人,今日說了這麼多,給足了他面子。 

  接下來,自己若不識好歹,故意阻礙刁難新政,恐怕不光好日子到頭來,連項上人頭也有危險。 

  物極必反的道理,他不是不懂。 

  接下來,林楓沒有再搭理趙士德,話已經說的足夠明白了,若還依然冥頑不靈,自己也救不了他。 

  隨即又提出了統一度量,統一貨幣,遷移百姓前往渾河三郡,及建立黃金台,發求賢令等等。 

  談完新政之事,林楓掏出黑旗關送來的書信,寄給安恆,由他交給諸臣閱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