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59 拖曳天線
這型潛艇已經和林遠的部下打過交道了,在陳飛利用空降手段奇襲太平洋明珠號的戰鬥中,就是這型潛艇想要擊沉陳飛的小艇,結果被林遠用副油箱偽裝深水炸彈的法子騙了過去。
波塞冬之刃級潛艇是一艘常規動力潛艇,核動力對英國人和美國人來說實在是太高深,他們根本玩不了。
波塞冬之刃級潛艇的水下排水量在三千噸左右,相比於之前日本人使用的伊型潛艇,性能有了極大提高,尤其是這型潛艇裝備了八具魚雷發射管,每一具魚雷發射管都能發射655毫米口徑重型聲音製導魚雷。
這種魚雷裏麵裝填了四百多千克高能炸藥,采用聚能爆破戰鬥部,一枚就足以擊沉一艘八千噸排水量的戰艦,換句話說,隻要有一枚擊中神仙級防空驅逐艦或神獸級驅逐艦,就足以使其沉入大海。
即便是十萬噸排水量的滄海級航空母艦,挨上一枚這種魚雷也會被重創。
這型潛艇一但對中國海軍發動攻擊,將會和林遠的名劍級核動力攻擊潛艇正麵相遇。
奧沙利文來到基地,潛艇部隊的指揮官比埃爾霍夫急忙出來迎接,其他七名艇長也跟在一邊,比埃爾霍夫求戰心切,見到奧沙利文的麵就問道:“將軍,我們什麽時候能果斷出擊,擊沉中國人的軍艦?”
奧沙利文笑著說道:“就是現在了,我剛剛和魯米埃爾爭執了一通,為我們的波塞冬之刃爭取到了主動出擊的機會,你們準備一下,盡快出擊。”
比埃爾霍夫“啪”地一立正,正色道:“我們現在就可以出擊!”
奧沙利文滿意地點點頭,說道:“很好。自從中國海軍成軍以來,還從來沒有人可以擊沉中國海軍的戰艦,中國陸軍的主炮戰車被擊毀過,中國空軍的戰機也被擊落過,誰擊沉了中國海軍的戰艦,誰就是曆史第一,這個曆史第一,就交給你們了。”
奧沙利文一番話說得比埃爾霍夫等艇長熱血沸騰,齊聲高呼:“誓死擊沉中國軍艦!”
奧沙利文滿意地點點頭,然後說道:“我們這就去作戰會議室,商量一下攻擊中國軍艦的戰法。”
比埃爾霍夫把奧沙利文帶進作戰會議室,其他艇長也在一邊陪同,比埃爾霍夫說道:“我們的波塞冬之刃級潛艇,潛深可以達到一百米,這是中國潛艇做不到的,他們既然做不到,自然也不會想到我們能做到,所以隻要我們能發現中國的軍艦,就能對其發動偷襲。”
“我們的魚雷威力很強,精度也不低,隻要有一枚命中中國的軍艦,就足以將其擊沉,也就是說,在整個作戰環節中,‘發現敵艦’成了重中之重,可以這樣說,‘發現敵艦’是整個作戰裏麵唯一的難點,隻要我們發現了敵人的軍艦,就可以將其擊沉。”
比埃爾霍夫說到這裏看了看奧沙利文,奧沙利文滿意地點點頭,比埃爾霍夫這才接著說道:“關於如何發現中國軍艦,我們是這樣打算的,由於海洋中的聲音傳播條件十分複雜,所以靠潛艇上裝載的聲呐很難發現敵人軍艦的位置,因此我們決定,使用飛機來偵察發現敵軍艦。”
“等等,我打斷一下。”奧沙利文說道,比埃爾霍夫急忙看向奧沙利文,緊張地問道:“將軍,我說的有什麽不對嗎?”
“沒什麽不對的。”奧沙利文說道,“你說我們要使用飛機來偵察發現敵軍艦,那這個飛機從哪裏來?難道我們要請空軍配合嗎?”
比埃爾霍夫急忙搖頭,說道:“不不不,我們是不會請空軍配合的,那樣的話,擊沉中國軍艦的功勞就要分給他們一大半,這是我們萬萬不能接受的。是這樣的,我們購買了幾架民用飛機,使用這些飛機對敵軍艦進行偵察。經驗表明,敵人對這些小型民用飛機通常不予理睬。”
“那發現敵艦之後呢,飛機怎麽把敵艦的位置信息傳遞給水下的潛艇?”奧沙利文接著問道。
“電磁波在水下是無法傳播的,這一點您很清楚,所以我們特地準備了拖曳天線來解決這個問題。”比埃爾霍夫答道。
“拖曳天線,那是什麽東西?”奧沙利文問道。
比埃爾霍夫笑道:“這是我們最近研製的設備。”比埃爾霍夫說著命令手下拿出一幅掛圖,掛在了作戰會議室前麵的牆壁上,隻見掛圖上畫著一艘潛艇,潛艇的尾後畫著一根線,線浮在水麵上,線的末尾是一個盒子一樣的東西。
比埃爾霍夫指著那個盒子笑道:“將軍,那個盒子就是我們的拖曳天線,它自身裝備浮筒,能夠漂浮在水麵上,在水麵上完全可以接收、發射電磁波信號,我們的偵察飛機,可以通過拖曳天線和我們取得聯絡。”
奧沙利文高興地笑了,看得比埃爾霍夫和幾位艇長比吃了蜜還甜,比埃爾霍夫受到了奧沙利文笑容的鼓勵,勁頭更足,說道:“拖曳天線的作用還不止於此,有了拖曳天線,我們的潛艇彼此之間就可以取得聯絡,到時候我可以協調所有潛艇,對敵艦隊展開有組織的攻擊,甚至可以這樣說,我們可以八艘潛艇共同合作,一舉擊沉滄海級航空母艦。”
“滄海級航空母艦的排水量是十萬噸,看起來抗沉性極佳,可是我們一枚魚雷就裝填了四百千克高能炸藥,我們一共有八艘潛艇,算上備用魚雷,一共有六十四枚,這些魚雷都砸在滄海艦上,我就不相信滄海艦扛得住。”
奧沙利文激動地一拍桌子,說道:“滄海艦是林遠侵略世界的急先鋒,是林遠最倚重的海上力量,更是中華民族的驕傲,中國的最高領導人——林遠還在艦上,如果我們能一舉擊沉滄海艦,林遠說不定會葬身魚腹,到時候不光是整個澳大利亞的頹勢會發生逆轉,整個世界局勢也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