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1 聖雄甘地
那群人大多數都是印度貧民打扮,不過最後的三個人卻是穿著體麵,和艾哈邁德一般不二,前麵的印度貧民都拿著砍刀和木棒,最後麵的三人空著手,陳飛見到眾人走上前來揮了揮手,他手下的眾人便分開成一個扇形,用手中的槍對準了走來的人。
那群人到了陳飛近前五十多米的地方停下,陳飛一看五十米這個距離就對這些人充滿不屑,因為步槍發揮威力的最佳距離是100米,見過槍的人,用過槍的人肯定不會輕易走到和對手相距100米遠的地方,這些人直接走了距離槍口五十米的地方,顯然不懂槍的威力。
這時最後麵那三個穿著體麵的人走上前來,一眼看到了被砍斷雙手,滿地打滾的艾哈邁德,氣得全身發顫,指著陳飛怒道:“你竟然敢對我的人這樣……”
“你就是卡達迪爾?”陳飛不等他說完便搶先說道,弄得那人一愣神,沒有立刻回答,陳飛不耐煩地說道:“你到底是不是啊?給個痛快話,我等著殺你呢!”
那人一聽這話頓時勃然大怒,指著陳飛怒道:“不錯,我就是卡達迪爾,你竟然想要殺我?太狂妄了!我先弄死你!”
卡達迪爾說完便一揮手,說道:“給我衝,殺光……”
卡達迪爾“他們”兩個字還沒說出口,一顆子彈就從陳飛的槍口飛出,直接射進卡達迪爾的眉心,卡達迪爾仰麵朝天摔倒在地,一命嗚呼。
卡達迪爾的手下見到如此都驚呆了,怔怔地站在原地,陳飛輕歎一聲,說道:“這些人都是人渣,直接打死吧,不用留了。”
陳飛的部下一起開槍,子彈瞬間把卡達迪爾的手下打倒在地,很快便沒有了一個活人,這時被斬斷雙手的艾哈邁德也因為流血過多昏了過去,陳飛笑道:“把這些家夥的屍體留在這裏吧,咱們回去。”
陳飛的部下也沒有多說,轉身回去,這時憤怒的印度貧民們從屋子裏麵衝出來,對著那些家夥的屍體發泄著仇恨。
此時林遠已經結束了加爾各答之行,回到了城外的軍營,陳飛便趕回軍營和林遠會合,這時加爾各答站的站長也來向林遠報告:“對查理辛德的清剿行動已經結束了,他的很多手下都被我們抓了,可是他本人卻不見了蹤影。”
林遠想了想說道:“他和城中的英國人關係過密,應該和英國人一起逃到德裏去了,算了,不用管他了。”
站長說道:“我們審問了他的手下,他們說查理辛德沒有去德裏,而是逃到了加爾各答附近的一個村子,他們說查理辛德在村子裏占有大量土地,還有豪宅,具體是哪個村子他們也不知道,我們要不要派人去搜查?”
林遠笑了笑說道:“不必了,反正下一步我們就要在農村進行土地改革了,他是逃不掉的。”
站長答應下來,告辭出去,林遠隨後發出通電,通電中說道:“中國軍隊已經解放印度加爾各答,現在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加爾各答自治區,中央政府已經派出工作組,指導當地民眾進行各項改革工作。”
林遠的通電剛剛發出,就有部下來報告:“林帥,有十五個學者模樣的人聚集在軍營外麵,他們想要進來見您,您會見他們嗎?”
林遠眉頭一皺,問道:“學者?什麽學者?見我要做什麽?”
部下答道:“他們不肯說,非要見到您才能說。”
林遠若有所思地說道:“既然是學者,就應該對印度的窮苦百姓充滿憐憫,我們就是來解放印度百姓的,他們應該可以幫助我們,你讓他們進來吧。”
部下答應下來,轉身出去,林遠看著部下的背影心中暗想:“在我的時代,印度人把中國視為競爭對手,無論什麽事情都要超越中國,他們還搶中國的領土,誰能想到在這個時代,印度本身都成了我們中國的自治區,印度的苦難民眾還要我們拯救。”
林遠想著想著就笑出聲來,這時部下進來說道:“那些學者我已經安排到會客室去了,這是他們的名單和簡要事跡。”
林遠接過名單,掃了一眼,開頭的兩個他都在寫印度曆史的書上看過,都是印度民族意識啟蒙的推動者,在英國人剛開始統治印度的時候,印度人根本就沒有印度人的概念,印度的民族意識是從十九世紀七十年代開始覺醒的,這兩個人就是最早寫文章宣傳民族意識的人。
中間有一大串名字,林遠都沒見過,盡管如此,林遠卻也知道他們是印度曆史上比較有名的人物,隻不過他們的名氣在印度比較大,自己是中國人,雖然並不知道他們的名字。
當林遠看到最後一個名字的時候,不由得感到被深深地震撼了一下,因為那個名字是——莫罕達斯?卡拉姆昌德?甘地,他就是林遠時代赫赫有名的“聖雄”甘地。
在林遠時代,甘地是印度最偉大的政治家,通過他領導的“非暴力抵抗”運動,使印度從英國的統治下獨立,在1899年,甘地不過才三十歲,是一名名不見經傳的律師,雖然已經有了“印度獨立”和“非暴力抵抗”的想法,可是還沒有廣泛宣傳開來。
不過林遠卻對聖雄甘地倡導的非暴力不抵抗運動不以為然,林遠一直認為,甘地那一套“靜坐絕食抗議,不使用暴力”的法子在中國根本就不適用,你難道能讓東北抗聯的戰士跑到日本憲兵司令部門口靜坐抗議嗎?早就把你抓到731部隊當試驗品了。
林遠看到這份名單,便把這些印度學者的來意猜到了幾分,他們很有可能是來搞印度獨立的,林遠並不想占領印度,更不想稱王稱霸,可是現在印度這種局麵,沒有中國人能好得了嗎?
林遠想了一陣子,把名單放進口袋,然後對部下說道:“走吧,帶我去會議室,我去見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