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兗州入趙
昌邑城內,曹操和他的文臣武將聚集在州牧府內,人人麵色沉重,低頭不語。
突然曹操咆哮道:“都怎麽啦?不就是被六十萬大軍圍城麽?爾等害怕了?害怕了可以打開城門,去向趙雲小兒投降啊,孤絕不留難爾等,去啊。”
“主公,事到如今,生氣也不解決問題的,說起來,此事都是臣的錯,如果不是臣向主公獻計,讓那些逃亡兗州的世家子弟去鼓動其他諸侯和世家,共同討伐趙雲,兗州也不會走到現在這一步。主公,一切都是臣的錯,臣才是罪魁禍首呀。不如將臣交出去,說不定能夠平息大將軍的怒火,免去昌邑生靈塗炭之苦!”
見曹操即將失去理智的咆哮聲,婁圭麵色痛苦地出班跪地請求道。
“子伯糊塗,趙雲小兒是要孤的地盤啊,你以為將你交出去就能解決六十萬大軍圍城之危嗎?”曹操猛地一拍座前幾案,手指著婁圭嗬斥道。
婁圭知道自己也是異想天開,被曹操一嗬斥,便低下頭顱,沉默了。
“趙雲無非是想要孤這一條老命,孤給他就是了。爾等聽著,等孤隕後,好好輔佐大將軍趙雲,他乃是唯一可平息我大漢戰亂的人選,爾等告訴大將軍趙雲,好好對待孤的親族,否則孤化作厲鬼也不會放過他的。”
曹操突然冷靜了下來,似乎也想通了,諸侯爭霸,輸了就得認輸,為了數百親族的身家性命、為了曹氏、夏侯氏的香火延續,他必須要有個決斷了。如果趙雲隻有幾萬、甚至十萬人馬,曹操還敢與趙雲拚個魚死網破,然而,麵對六十萬久經戰陣的北疆邊軍,他知道再怎麽拚命,魚死了,網都不會破的,力量懸殊太大了,大到曹操無能為力了,絕世梟雄有絕世梟雄的氣度和決斷,兩害相權取其輕,隻有他死了,趙雲才會放過他的至親族人,而趙雲也得到了他餘部,使其實力更加的強大。
“主公不可!”曹操的一眾文武見曹操拔劍自刎,慌忙起身撲向曹操,欲阻止曹操。奈何曹操鐵了心要死,動作太快,等一幫文武撲倒他時,倚天劍已經割破了曹操喉嚨,鮮血如同噴泉一般噴射三尺開外。
“主公啊!”眾文臣武將皆抱著曹操大哭不止。
翌日,曹操麾下文武打開城門,向趙雲投降。
趙雲得知曹操自刎而死,親自祭拜了曹操,命麾下以王侯之禮葬之。
此役,北疆大軍不但拿下了兗州全境,還順勢拿下了豫州的陳國、梁國、沛國三地,可謂是大獲全勝。
趙雲表太原郭緼為兗州刺史、清河崔琰為豫州刺史、關羽部駐守兗州,徐晃部駐守豫州三國,以防中原諸侯和世家聯盟的攻擊。
班師回北疆,曹氏、夏侯氏兩族皆遷並州實邊。而投降的曹操部眾,趙雲毫不猶豫地接納了,命夏侯淵與李典從青州軍中挑選十萬精壯,組建兗州狻猊軍團,夏侯淵為主將,李典為副將;命曹仁為幽州將軍;夏侯惇為涼州將軍;於禁為並州將軍。專司負責三州的鎮守與郡縣兵的訓練。曹純為鐵血龍騎偏將軍、曹洪為鐵血狼騎偏將軍。其他未成年的曹氏、夏侯氏子弟皆入北疆官塾學習。
婁圭為大將軍府薄曹從事、何顒為朝廷議郎。
為了安撫曹操麾下部眾,趙雲又下聘納曹操嫡女曹節為平妻。曹操舊部果然安心了,就連曹氏、夏侯氏各將領皆真心從趙,畢竟這是曹操的遺囑,也是曹氏、夏侯氏未來的保障,由不得他們不真心投靠。
小皇帝劉協也知情識趣,大肆封賞了趙雲的部眾。
趙雲滅掉曹操之後,天下諸侯與世家大族皆驚懼,膽小怕事的荊州劉表趕緊遣使向大將軍請罪,言說之前乃是受到小人挑唆,才響應曹操反趙的,並不是劉表本意,他願意與趙雲永世修好,並送以重禮賠罪,包括黃巾十萬、白銀五十萬、絹帛五萬匹、錢糧無數;
緊接著徐州牧陶謙也遣使向趙雲請罪,內容與劉表一般無二,賠罪之禮也相差不離,很顯然,兩者之前是通過氣了的。
青州孔融遣使秘密向趙雲投誠,表示願意交出北海郡太守印信,他自己則歸隱山林。
青州自從焦和病故之後,一直沒有刺史,各郡太守皆以孔融馬首是瞻,孔融無形中就成了事實上的青州牧。
趙雲沒有同意孔融的投誠,他遣使回信讓孔融繼續擔任北海太守,並且還支援了孔融許多兵甲、武器、戰馬等,好言安撫了孔融一番,並表孔融為青州牧。
孔融大喜之下,又遣秘使王修向趙雲大將軍效忠,申言青州永遠都是屬於大將軍,任誰也拿不去。並肯請趙雲派遣大將鎮守青州,因為青州沒有統兵大將。
於是,趙雲派遣太史慈、徐盛二將前往青州組建青州貔貅軍團。
趙雲之所以不直接接收青州呢?其原因有二:一是趙雲剛剛拿下兗州全境和豫州三國,需要時間消化;而是趙雲的“神龍輔助係統”一時接納太多新地盤,會拉低趙雲各項屬性,對他以後升級不利。
既然孔融真心投效了,青州納不納入北疆體係都問題不大,隻是在政策上有些出入罷了。不過,趙雲為了青州的發展,又派出一批經驗老到的文官帶上若幹高產農作物種子,去協助孔融發展青州。這樣一來,就將青州問題解決了一大半。
長沙太守府內,孫堅與麾下一幫文武聚集在一起夜宴,其實名為夜宴,實為商討孫氏以後的出路。
“主公,荊州乃劉表治下,劉表老兒盯得主公太緊,江夏黃祖陳兵數萬,一直對主公虎視眈眈,咱們困守在此,實在難以發展壯大,不如棄守長沙,回江東發展,揚州牧劉繇膽小暗弱,吳郡太守吳公又是主公至親,相信咱們很快就能在江東打下一片屬於咱們自己的基業,到時與其他諸侯劃江而治,進可攻退可守,也好過待在長沙這個地方不死不活的。”
孫堅新收的文臣闞澤向孫堅進言道。
“主公,臣附議。”孫堅麾下老將黃蓋連忙附和道。
“主公,臣附議。”
“主公,臣附議。”
“主公,臣附議。”
……
一時之間,所有的文臣武將皆附和闞澤的提議,希望孫堅回江東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