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女狀元
容玨走的時候,隻有沈貴妃和沈相去送了他。
沈貴妃憔悴不堪,沈相也似是老了許多。他們神色複雜的看著眼前的少年,不知該說些什麽。
“一路上外祖父都幫你打點好了,你一定要好好活著。萬一……”沈貴妃低聲說了幾句,緊緊握住了容玨的手。
在牢房關了幾天,容玨似是完全變了性子。
他扯出個笑,安慰沈貴妃:“娘你放心,我一定會好好活著回來見你。”
沈貴妃看到他這個樣子,心中越發難過。
沈相上前拍了拍容玨的肩膀:“我會替你照顧好你娘,不必擔憂。”
容玨眼眶發紅,點頭轉頭離開,將沈貴妃撕心裂肺的哭聲徹底拋到背後。
二皇子被流放似是在朝中引起了很大的波動,卻又很快平息下來,所有人視線都膠著在了齊珩和容澈的身上。
齊珩絲毫沒有理會這些人的意思,仍舊保持著自己頹廢太子的人設。
唯一不同的是,北辰帝似乎對他越發不滿,在朝堂上罵他的次數比以往更多。
三皇子更是保持低調,一心撲在科舉考試上。
朝臣們也漸漸放鬆下來。
可誰也沒想到,就在科舉結束的那日,忽然爆出了一個驚天消息。
科舉狀元竟是個女扮男裝的姑娘!
這位狀元原本是個寒門學子,一躍成為狀元後立即成為了眾人追捧的對象,當天就被人拉到了攬月樓舉辦慶祝宴。
也不知是誰叫來了青樓舞女助興,舞女打著小九九不小心將酒灑在狀元郎身上,原本以為可以勾搭一二,卻不想扯出了驚天秘密。
沒等在場眾人去告狀,狀元郎自己就麻溜的到北辰帝麵前承認了身份。
北辰帝又驚又怒。
雖然自他在位以來男女大防並不算嚴,可從古至今也沒有女人當官這麽一說。更不用說這位新科狀元從一開始就瞞著眾人,犯的是欺君大罪。
北辰帝當堂便將新科狀元打入了天牢,隻等隨後處置。
科舉出了問題,三皇子這個監督官可逃脫不了。
這些原本和齊珩沒什麽關係,可他沒想到的是,長公主居然主動找上了門來。
“皇姐今日特意前來,不知所謂何事?”齊珩看著長公主,不解的問。
長公主遲疑的看了齊珩一眼,似是猶豫不知該不該說。
齊珩微微一笑:“難道皇姐和我之間還有什麽秘密?若是有需要我的地方,盡可以開口。”
見齊珩並非推搪,長公主也鬆了一口氣:“其實我來,是想讓你為古樂說情。”
齊珩挑眉,沒想到長公主是這麽個要求。
“古樂以女子之身考狀元,雖說不合常理卻也罪不至死,畢竟北辰的律法裏可沒有寫著女子不能考狀元啊。”擔心齊珩不願幫忙,長公主急忙說了起來。
齊珩眯了眯眼,在他的印象裏長公主可不是個善心大發的人。
“可她女扮男裝應試,也犯了欺君之罪。”齊珩沉聲說。
長公主臉色微變,咬牙說:“實不相瞞,此女曾幫過我的忙,我想趁機還了她的情。況且女子並非天生孱弱,若不是……”
似是察覺到自己的話太多,長公主又軟了軟聲音:“旁的不說,蘇悅不也是個才貌出眾的女子嗎?若是她還活著,也必定會支持古樂。”
若不是實在無法,長公主也不願提到蘇悅。
果然,齊珩的臉色陰沉了幾分,勉強開口:“若皇姐執意如此,我便去和父皇求情。”
長公主大喜,連連點頭:“如此就辛苦皇弟了。”
見齊珩的心情不好,長公主也沒有多留,隨便扯了幾句便離開了東宮。
“你怎麽看?”齊珩轉身問一直在角落安靜的蘇悅。
蘇悅皺眉,她忽然有了一個非常大膽的想法。
“古樂不過是個寒門學子,又女扮男裝提心吊膽考科舉,怎麽可能幫到長公主?於其說長公主是為了保住古樂這個人,不如說她是為了保護女子入朝這個機會。”
齊珩不解的看向她,蘇悅卻沒有多說。
北辰自古以來便從未有過女子為官的先例,齊珩也許會被古樂的行為驚到,缺不會想得更深。
可蘇悅卻不同,她所接觸過的曆史裏可是有過一代驚才絕豔的女皇存在。
對於長公主的行為,她有了更多的猜想也能解釋更多的疑惑。
比如,為什麽皇後對齊珩這個未來的君主不甚疼愛,卻偏寵長公主。
再比如,若皇後當真是之前下毒的幕後凶手,為什麽又突然改變了對齊珩的態度。
蘇悅想了想,還是提醒了齊珩一句:“保住女子入朝為官的機會,或許隻是一個信號。”
齊珩一愣,緊皺著眉頭沉思起來。
雖然有所懷疑,第二天齊珩還是當著滿朝文武的麵為古樂求了情。
北辰帝正是憤怒之時,沒想到齊珩居然敢在這個節骨眼上求情,索性連他也一起懲罰禁了足。
一直沉默的皇後頓時急了眼,當夜便去了勤政殿,和北辰帝商談了許久。
第二天,北辰帝收回了之前的命令,解了齊珩的禁,也饒過了古樂的死罪。
死罪可免,活罪難饒。古樂雖然被免除一死,原本的狀元身份被剝奪,遣返原籍。
古樂的事雖然就這麽結束了,但她帶來的影響卻絲毫沒有減少。
也不知是誰開的頭,竟然有人開始提出女子為官這個設想。
一時間,朝野間引起了軒然大波。
這個話題不僅讓朝臣們爭執不休,就連百姓們都開始熱烈的討論起來。
一部分人固執守舊,覺得女子就應該在家中相夫教子,不應該參與到這些事情中來。
也有一部分人覺得有些女子如古樂一般,有本事有才華,不應該局限在後宅浪費一生。
這樣的討論甚至引申出了賭局,各方人馬紛紛下注賭朝廷最後會不會放開讓女子也參與到政事中來。
若是在平常,蘇悅定然會站在支持女子參與朝政這一方,但這一次的事情實在太不尋常了。
朝臣們還好說,為什麽百姓們會突然對這件事如此關注?
比起自由討論,他們更像是被某些別有用心的人帶起了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