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以安跟他一起把東西端出去。
兩人坐在上好的實木桌邊。
封長寧說道:“這張桌子是我出差的時候看到的就讓人送了回來。”
“確實很特六四別。之前印象中的實木桌子都是那種又厚又重,看起來特別笨重。”
“你的想法跟長語的一樣,她也不愛笨重的東西,尤其是每次她吃飯搬椅子的時候都覺得很痛苦。她自己公寓裏的椅子就特別輕,椅子的腳還被包裹了起來。”
“她是那種講究生活品質的人,我比較粗糙,哪怕我不喜歡,我也不想動。”
“你們本來就不是同一個性格,有不一樣的反應是正常的。嚐嚐看,鹹淡適不適合。”
“你這是對自己的廚藝沒有信心嗎?”
“很有信心,隻是在你麵前會忐忑一些。”
霍以安吃了一大口,說道:“很好吃,跟上次一樣好吃。”
“上次的牛排你還記得啊。”
“嗯,準確的來說就是上次你做牛排的時候,我的心跳突然加速了。那個時候才會覺得你跟其他人不一樣。你是會讓我心動的人。”
“我很慶幸當時為你做了一頓飯。”封長寧未曾想到她會說出這樣的話來。
她沒有必要為他撒謊,她也不會像其他的女孩子那樣害羞。
她說出口的話通常就是她心裏的想法。
“我也沒有想到。然而確實很心動。你呢?在什麽時候開始覺得我跟其他女孩子不一樣?”
“應該在第二次見你的時候。”
霍以安想了想,愣是沒有想起來他們第二次見麵究竟是什麽時候。
封長寧笑道:“那時侯你還在高中,你跟從街邊走過來的時候,整個人顯得很慵懶,跟那條巷子很搭。那是你為數不多的不跟睿睿和飛飛走在一起的時候。看到你那一刻覺得整個世界都亮了起來。”
“居然這麽早。”
“對。我和周寒墨大概是同時喜歡你的。”
霍以安的手指輕輕敲著碗沿,“我一直不知道。”
“那個時候想過要對你表白,隻是沒有鼓起勇氣。你看起來很不食人間煙火,更不識情愛。我有些害怕把你帶到那些根本不入你眼的男女之愛裏。而你之後的這些年的表現也確實是如此的。愛情在你生活裏不是必需品,其他人給你的愛已經太多了。你也有很多途徑去展示你個人的特色,對於愛情和男朋友的期待與需求並沒有那麽大。別的女孩靠交男朋友和結婚改變自己的階層和命運,你並不需要這些。”
“你這麽說大概是對的。你在以前交男朋友和結婚在我心裏並沒有那麽重要,覺得可有可無。就算一輩子不結婚也不會影響我的生活狀態。因為有哥哥們會繼續保護我。”霍以安說到這裏笑了一下,“我對他們的依賴感太深了,總是想讓他們為我付出,卻沒有想到,他們可能也不想結婚。”
“睿睿不結婚的可能性有些大。他太聰明了,聰明到可以不受規則和很多倫理的約束。”
“他在外人麵前展示的樣子跟在家表現的很不一樣。他是個心裏很軟的人,隻是因為臉上的表情太少了,會讓人覺得他對待什麽事都很冷淡,不會太熱情。那是因為他的熱情不是給外人看的,隻是給他親近的人看。”
“他就是這樣的人。不得不說,你們老爹的教育也實在太好了。我之前聽說家裏這一輩的孩子都是你老爹帶的。”
霍以安想到這裏笑了笑,“基本上都是我老爹帶的。大哥四歲的時候就交給我老爹了,飛飛哥哥剛滿月的時候就被扔過來。我和睿睿就不用說了,理所當然的交給他帶。洛洛哥哥十幾歲的時候過來這邊,幾乎也都是老爹帶的。家裏的長輩想法是在我們18歲之前,由一個人統一教育,給我們樹立比較好的學習理念,教育理念和處事理念。等我們18歲之後,有比較成熟的三觀之後就讓我們自己做決定。就現在的成果而言,他們的教育方式是沒有問題的。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也很輕鬆,不會得到太多人的幹涉。有什麽事也有老爹幫我們從中調和,讓我們做我們想做的事。我老爹最大的教育理念是,盡可能的實現我們想實現的事。他不會幫我們具體做什麽,他會引導我們自己去做。”
“所以你們家才能走得這麽遠,到現在還沒有分家,一直其樂融融的在一起。”
“這個倒是。我們就是一個整體,分開了就不是了。大嫂以前的性格有些靦腆,很多話都埋在心裏,現在也開朗多了。林林來家裏幾年之後也很好。很多小家庭解決不了的事,在大家族裏都可以解決。”
“我們家就做不到這一點,可能是我們家人一直都少,又注重這個人的隱私和習慣。”
“小家庭有小家庭的過吧,挺好的。隻是我們家不一樣而已。”
兩人慢慢的聊天,把桌上的飯菜都給解決了。
因為是吃宵夜,做的菜量並不大。
慢慢的吃半個小時也都能解決了,還不會覺得特別撐。
封長寧一邊收拾碗筷一邊說道:“剛才你睡著的時候,我讓人送你能穿的衣服過來了。”
“有心了。”
“這是應該的。”
霍以安搖了搖頭,“沒有什麽是你應該為我做的,都應該被誇獎,被稱讚。”
封長寧朝她笑了笑。
霍以安並沒有直接上樓,而是在餐廳與客廳慢悠悠的走著消食。
封長寧洗完碗之後問道:“要去海邊走走嗎?”
“我雖然很想嚐試,不過現在太黑了。大晚上的在海邊走,我有些害怕。”
“那明天起來再帶你走走,再往前走一段,會有不錯的海灘,那裏的海水是白色的,讓人很驚豔。”封長寧說完之後才想起霍家在這邊同樣有別墅,笑道:“忘了你在這邊住過。”
“我每次來這邊都是來休假,可是好多地方也沒有去。聽說附近開發的不錯,就是沒有去而已。”
“越是在身邊的景點就越不會去。”
“是有這樣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