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予非回道:“這個我還沒跟他溝通。在部隊裏每一個士兵都會想參加特種大隊,那邊每年也會下來選拔合適的人選。如果選中他,我不會刻意阻撓。”
“行吧,你們父子倆就會想辦法折騰我。你當了特種兵還不算,現在兒子也要去當。”
“又不是想當就能當上的,還得靠他自己的實力。”
“就他這種踏踏實實磨技術的人,他要是都過不了,那真沒幾個人能通過選拔了。”
“你這麽想也對。”霍予非安撫般的拍了拍她的手,“現在談這件事還太早了,回頭遇到了你再擔心也不遲。”
“我真受不了你們這種粗神經的人。”戰妃拍開他的手後轉身去廚房忙活了。
霍予非好笑地看著她的背影也上樓換衣服了。
……
霍宛吃完晚飯後,準備去溜三個娃,還沒出門就接到秦宇的電話。
霍宛:“秦總,又有什麽吩咐?”
“約你出來晃悠一圈。”秦宇笑道。
“有什麽可晃的?我正準備帶三個小家夥出門散步呢。”
“來我這散步也是一樣的。”
“那算了,我明天再跟他們一起溜吧。”
“這就對了。你一個20幾歲的大老爺們天天跟三個小屁孩兒在一塊,你不嫌悶呐?”秦宇聲音帶笑的問道。
“你不也是天天跟你家然然混在一起?”
“我家然然沒伴兒嘛,跟你家三個小家夥不一樣。”秦宇對著電話吼道:“趕緊來,正煩著呢。”
霍宛:“我想跟你說亂七八糟的場合我沒法去,你挑個好點的地方。”
“不挑,直接來我的茶館。”
“那沒問題,30分鍾後到。”霍宛拿著車鑰匙就出門了。
路上的車不是很多,一路上基本暢通無阻。
霍宛把車停好之後輕車熟路的進了秦宇在這裏特定的包間。
他推開門的時候,秦宇正窩在沙發裏吞雲吐霧。
霍宛踹了踹他,“你什麽情況?走頹廢路線給誰看?”
“看上了一個姑娘,人家沒搭理我。”秦宇簡單粗暴地回道。
“哪家姑娘這麽有眼光?”
秦宇聞言回踹了他一腳,“還是不是哥們?”
“這事兒你得去谘詢感情顧問啊,你問我跟問你自己差不多。”
秦宇發現他這話說的特別對,問道:“你現在回家了,家裏人不安排你相親?”
“目前還比較含蓄,吃晚飯之前我老媽還剛問我這事兒,估計是有看的上的姑娘了。”
“你怎麽說?”
“不急,我30歲左右再結婚就行。”
秦宇用胳膊肘捅了捅他,“你喜歡什麽樣的姑娘?”
霍宛歪頭想了想,“看起來舒服的,性格中有韌性的,寬容又隨和的那種。”
秦宇在腦海裏腦補了一下,“這種姑娘確實挺符合你們家的。”
“嗯,我家所有的女性同胞基本都走這個路線。因此,讓我有了一種錯覺,認為隻有這樣的女孩子會少出些幺蛾子,生活也不至於特別像狗血劇。”
“你這麽說也對。”
霍宛斜了他一眼,問道:“你看上的那姑娘有照片嗎?我看看都有多驚為天人,能把你給勾住了。”
“你還別說我真沒有她的照片。”
“那她都有什麽動人的氣質和品質?”
秦宇想了想後說道,“就是覺得她看起來特別順眼。”
“比看小玉玉還順眼?”
“這跟小玉玉有什麽關係嗎?”
“你還別說,我一直會覺得你們兩個是一對兒。”
秦宇聞言撓了撓頭,“我是挺喜歡小玉玉的。不過,更多的是把她當成妹妹看。”
“那你先談談吧。萬一那個人真的適合你,你也不至於錯過人家。”
“我也是這麽想的,就是不知道該怎麽去追。”
霍宛看著他這副糾結的樣子忍不住笑了,“你前女友加起來好歹也有十個以上了,你居然會糾結這個。”
“我就算有再多的前女友,但每對待一份新的感情我都很認真好嗎?”
“你經驗比我豐富,你愛怎麽做都行。”
“我怎麽覺得你有種老生入定的感覺?你是不是根本就沒想過結婚?還是你看女孩子的眼光太高了,覺得這些庸脂俗粉都落不進你的眼裏?”
“我倒沒有這個想法,就是覺得挺沒意思的。再漂亮的女生,我也隻會覺得不過就是如此了,絲毫沒有提起要跟誰談戀愛的心思。”
秦宇倒是沒有太過驚訝,說道:“你是不是從小到大太優秀了,以至於看誰都覺得缺了那麽點感覺?”
“優不優秀這事兒我一直沒有把她看的特別重,我隻是覺得我在那個時候就盡量八事情做到最好,至於結果跟我想的是否一致,反而沒有那麽重要。”
秦宇沉吟了片刻後問道:“上次我們去殷城大學看到的那姐弟倆,你二叔的慈善計劃有沒有要把他們列進去?”
“這個我不是很關注,我之前倒是跟我二叔提過一句,他說會考慮。就目前看,這一兩年易子心和林林也不太需要別人幫助。他們現在最重要的是給自己建立足夠的安全感,把自己鍛造得越來越強,而不是缺錢。他們兩個要是不足以用一種強悍的姿態麵對這個世界,他們遲早會被別人欺負。而這方麵正好是慈善項目所不能做到的。”
“所以看到這麽可憐的姐弟倆,你們就眼睜睜的看著人家自己自力更生?”秦宇好笑的問道。
“不然呢?像我二叔二嬸剛開始做慈善的時候,也有過困惑,後麵經曆的事情多了,他們便有選擇地扶持或讚助一些人。有些人足夠堅強到自己能站起來,或者是國家的福利機製已經能幫助他們了,我二叔二嬸的慈善項目裏就不會再把他們列進來。他們的慈善項目填補的是國家福利製度還沒有覆蓋或覆蓋的並未完整的區域,並非是看到一個有困難的人就立刻扶持。要是這樣的話,再多的錢也不夠他們折騰。”
秦宇了然的點點頭說道:“你這麽說倒是讓我想起了一個比較經典的慈善案例。如果有兩個相似的家庭需要扶持,他們會優先扶持父母學曆高的家庭,因為這樣的家庭教育出來的孩子更有可能走的更遠。我之前還覺得這種方式有些過於片麵,隨著這兩年真正的走入社會之後,就發現這種方法是相對好的選擇方式了。父母教育程度高,給孩子輸入的教育觀念也不一樣,孩子的未來也有更多的選擇。”